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标题: [推荐]太阳系真实全貌! [打印本页]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4:56
标题: [推荐]太阳系真实全貌!
<>(1):这是1973年美国天空实验室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有一个难得一见的巨大日饵</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4:57
<>(2):摄于H-alpha波段的太阳日饵照片。</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4:57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00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01
<>(3):水星: <BR>水星距太阳五千八百万公里,是太阳系中和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没有卫星,它的体积在太阳系中列倒数第二位,仅比冥王星大。因为水星与太阳非常接近,所以它的白昼地表温度可高达摄氏四百二十七度;而到晚上又骤降至摄氏零下一百七十三度。 <BR>以下是美国水手10号探测器发回的一系列近距离水星图片。这是水星的一个半球,上北下南。</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02
<>(4):一个年轻平原上的陨坑群,最大的一个直径约一百公里。</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04
(7):金星: <BR>金星是距太阳的第二颗行星,它与地球在体积、质量、密度和重量上非常相似,可以算作是地球的姊妹星。而事实上金星与地球非常不同。金星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243天,而它的一年却只有225天。金星的自东向西自转还使得太阳在金星上西升东落。金星有厚厚的二氧化碳的大气,没有水。它的云层是由硫酸微滴组成的。它的地表大气压是地球上的九十多倍。金星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造成强大的“温室效应”,太阳光能够透过大气将金星表面烤热,但地表辐射却受到大气的阻隔,热量无法得到释放,致使地表温度高达摄氏四百八十多度。这样高的温度使得金属都会熔化。 <BR>这是美国宇航局水手10号探测器1974年拍摄的金星照片,显示金星被浓厚的云层包围 <BR>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05
<>(8):麦哲伦探测器1991年拍摄的多张金星雷达照片。</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06
<>(9):蛛网地形是在金星表面发现的另一种明显的地形特征.</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07
<>(10):这是哈勃太空望远镜1995年拍摄的金星紫外光照片.</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08
(11):火星: <BR>火星上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这是它与地球最主要的相似之处。但除此之外,火星与地球相差就很大了。火星表面是一个荒凉的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占了95%。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造成了金星上的高温,但在火星上情况却正好相反。火星大气十分稀薄,密度还不到地球大气的1%,因而根本无法保存热量。这导致火星表面温度极低,很少超过0℃,在夜晚,最低温度则可达到-123℃。 <BR>这是美国宇航局海盗号环绕器拍摄的火星全球照片。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巨大的“水手谷”。水手谷长约4000公里,深度约8公里。 <BR>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08
<>(12):火星表面的景色。这是由着陆在火星表面的探路者号探测器拍摄的。远处可见名为“双子峰”的火星山峰 </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09
<>(13):火星表面纵横交错的河床。这些河床已经干涸,但它们可能是在远古时期由大量的洪水冲刷形成的。</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10
<>(14):火星表面的水滴状地形,看起来似乎更象是一个个岛屿。环绕着这些岛屿的悬崖高度都在400-600米之间</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10
<>15):位于火星南极附近的聚集在一起的大片沙丘。这些沙丘与地球上最大的沙丘一般大小。 </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11
<>(16):火星南极的冰盖。这些冰盖至少有方圆400公里,主要由干冰组成。 </P>
<></P>
<>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12
(17):这是火星表面一个不寻常的特征,被叫作“白石”。它的成因尚不清楚,但可以确认的是它与极地无关,因为它位于赤道附近。 <BR>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13
<>(18):火星表面扬起的大范围沙尘暴。这次沙尘暴生成于火星南极附近,影响范围约有数百公里。</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13
<>(19):这是火卫一,又叫Phobos,是由海盗号拍摄的。它的表面有一个巨大的陨石撞击坑。</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14
<>20):火卫二,又叫Deimos,每30小时绕火星运行一周。火卫二比火卫一小许多。</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17
<>(34):1977 年,天王星的首批共九条环被发现。在旅行者号的访问期间,这些环被一一照相和排列,并发现了另两条新的环和小环。天王星的环和木星环和土星环显然不同。最外面的第五环的成份大部分是直径为几英尺的冰块,整个环系统布满了细小的尘埃。 <BR>另外还可能存在着大量的窄环,它们是一些可能还未成形的环,或许还刚刚开始排列成一个弧形,它们的宽度仅有 50 米。单独的环的反射率非常低。至少有一条环,即第五环是灰色的。天王星的卫星 Cordelia 和 Ophelia 扮演着第五环的牧羊卫星的角色。 </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18
<>(35):天王星家族</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19
(36):海王星: <BR>海王星是太阳系中最远的气体巨行星。它的赤道直径是 49,500公里。如果海王星是中空的,它能够容纳将近 60个地球。海王星上的一年相当于地球上的 165年。它有 8颗卫星,其中的 6 颗是被旅行者号(Voyager)发现的。海王星上的一天长 16 小时6.7 分钟。 <BR>这张照片由旅行者 2号(Voyager2)摄于1989年8月20日 。海王星云貌的最大特征——大暗斑 (Great Dark Spot)在这幅图片的中心可以看见。它大约位于南纬22 度, 环绕海王星一周大约需要18.3小时。 <BR>大暗斑东南边的明亮云带则在不断地改变着它们的外貌。 <BR>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20
<>(37):柔软有如羽毛的云填充了深蓝和浅蓝地区的交界处。风车状的深色的交界处和卷云表明风暴系统是逆时针旋转的。云上间歇性的小范围图案(很可能是波浪)生命很短暂,而且不能够坚持超过一个海王星自转周期。</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20
<>(38):大暗斑边缘明亮的卷云变化得十分迅速,常常在数小时至数十个小时的时间里产生又消失。在两个自转周期(大约36小时)内,旅行者 2号以每像素100 公里的有效分辨率观测了大暗斑周围的云的变化。这些惊人的现象表明在这个地区海王星的天气可能很地球一样非常多样且不断变化。地球和大暗斑尺寸相近。除此之外,在海王星寒冷的大气层(温度低至零下 218摄氏度)中,卷云是由甲烷冰晶构成而不像地球上的云是由水冻结成的冰晶构成 <BR></P>
<>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21
<>(39):海卫一(Triton)是海王星最大的卫星。</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22
<>(40):海卫一的外表好似丝瓜</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23
<>(41):海卫二(Nereid)。</P>
<></P>
<>(42):海卫三(Protues) 的形状十分不规则,这很可能是由于在形成时遭到了外物的撞击而造成的。</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24
<>(43):海王星和海卫一</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25
<>·地面望远镜拍摄的最好冥王星照片</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26
<>冥王星和它的卫星查龙, <BR>左上图为地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 <BR>右上图为哈勃空间望远镜所摄照片</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28
<>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质量最小的要算冥王星了。它在远离太阳59 亿千米的寒冷阴暗的太空中蹒跚前行,这情形和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的地下宫殿里的冥王普鲁托非常相似。因此,人们称其为普鲁托(Pluto),在天文学中是普鲁托英文名字前两个字母,又是对冥王星发现有推动之功的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 (Percival Lowell)姓名的缩写。</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29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体积超过地球的一千倍,质量超过太阳系中其他八颗行星质量的总和。与其他巨行星一样,木星没有固态的表面,而是覆盖着966公里厚的云层。通过望远镜观测,这些云层就象是木星上的一条条绚丽的彩带。</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32
木星是一个巨大的气态行星。最外层是一层主要由分子氢构成的浓厚大气。随着深度的增加,氢逐渐转变为液态。在离木星大气云顶一万公里处,液态氢在100万巴的高压和6000K的高温下成为液态金属氢。木星的中央是一个由硅酸盐岩石和铁组成的核,核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0倍。 <BR>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34
<>这张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显示出木星北极套索般的极光。图中可见三个木卫运行的印迹。</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35
<>22):这是旅行者1号探测器于1979年拍摄的木星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到木星上的“大红斑”。该图的分辨率达到160公里。</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36
<>木星光环。木星环是1979年由旅行者1号发现的,而此图是由旅行者2号拍摄的。</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37
<>木星与木卫一(Io)。木卫一的大小和月球相似,相比之下,它背后的木星就是个庞然大物了。此图是卡西尼探测器拍摄的 </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38
<>木星与木卫三。此图是卡西尼号探测器于2000年拍摄的。木卫三比水星、冥王星和土卫六还要大。</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39
<>木星与木卫一(左)、木卫二(右) ,可以明显地看出两个卫星颜色的不同。此图由旅行者1号于1979年拍摄。</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40
<>23):土星:土星直径119300公里,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它与邻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态氢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样覆盖着厚厚的云层。土星上狂风肆虐,沿东西方向的风速可超过每小时1600公里。土星上空的云层就是这些狂风造成的,云层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氨。 <BR>这是旅行者2号1981年拍摄的土星照片。在图中还可以看到土卫四和土卫五。 </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41
土星大气的主要成份是分子氢,随着深度的增加,氢在高压下成为液态,并进一步成为液态金属氢。氢层以下是由水、甲烷和氨组成的液态混合物。中央是一个岩石或由岩石和冰组成的核。 <BR>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42
<>这张土星图片是由2.6米的北欧光学望远镜(Nordic)拍摄的。照片呈现一种特别的色调。</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44
这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土星照片。图中可见在土星上有一个箭头状的风暴,风暴的大小与地球相当。<BR>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45
<>土星环与一个土卫。照片由旅行者2号拍摄,当时探测器离土星表面280万公里,环上的卡西尼裂缝清晰可见。</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46
45):最后来贴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来爱护它! <BR>地球: <BR>地球这颗有着广阔天空和蓝色海洋的行星始终给人以坚实巨大的感觉。而在宇宙中,地球给人的印象却并非如此:这个在一层薄薄而脆弱的大气笼罩下的星球并不见得有多大。在太空中,地球的特征是明显的:漆黑的太空、蓝色海洋、棕绿色的大块陆地和白色的云层.这是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在1990年12月11日距地球150万英里时发回的地球照片。图中可见印度次大陆和澳洲 <BR>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47
<>(46):这是地球南极洲的照片,是由多张由伽利略探测器拍摄的照片拼合而成的。</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47
(48):这是由伽利略探测器在前往木星的途中于1992年拍摄的地球与月球的合影 <BR>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48
<>地球只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有人认为小行星 3753 (1986 TO) 是地球的另一个卫星,但事实上尽管它与地球的轨道有很复杂的关系,但还不能称之为卫星,最多只能叫它地球的“伙伴”。由于月球的内部构造已经固化,它的地质活动非常不活跃。 <BR>这是1972年美国阿波罗17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地球途中拍摄的月球照片 </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49
这是用一千五百张由克莱门汀号飞船拍摄的照片拼合起来的月球南极图。月球南极黑色的陨坑内可能因终年不见阳光而保存有水冰。 <BR>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51
(56):这是由阿波罗17号宇航员拍摄的月球岩石照片,远处空中悬挂着的天体是地球 <BR>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52
这是由美国月球环绕器5号拍摄的哥白尼陨坑的一侧。哥白尼陨坑有93km宽 <BR>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52
<>这是阿波罗17号在环绕月球飞行过程中拍摄的哥白尼陨坑照片</P>
<></P>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5 15:55
[em04]能来个精华嘛!灌的累死了都........数字后来乱了.大家理解理解哈.嘿嘿!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6 17:15
<></P>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06-4-9 18:52
<>我喜欢看科幻世界,楼主的pp比任何科幻小说看着都过瘾!航空一直被看作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伟大事业,自从冷战以后,发展极慢,可是,地球上的资源日渐宝贵,人类要发展,向宇宙索要资源是迟早的事情,强烈支持祖国的航空事业,比支持收复台湾都支持!</P>[em04][em04][em04]
作者: 之乎胜也    时间: 2006-4-11 00:48
[em11]55555555555555.有好多图现在打不开了!55555555555.郁闷呀.咋能这样那...........
作者: 湖南将军    时间: 2006-5-24 03:17
<>看不到</P>




欢迎光临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https://www.yxb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