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标题:
坚持自己的人们
[打印本页]
作者:
缠绵
时间:
2006-4-20 11:33
标题:
坚持自己的人们
前些年,当我还住南门大街的时候,常常路过一个烧饼铺。做烧饼的是个老大爷,应该有七十多了吧,身子骨还挺硬朗,但动作早已有些迟缓。老人做的是大饼,很干,很大,有些类似现在新疆人做的那种,不过却更大。我那时常想,这好吃么?也有心买点来吃,始终却还是做罢。这么大的烧饼,常常是切开来卖的,只是,买者寥寥。也许,老人的饼根本就不好吃。可老人却乐此不疲,每天早早起床,做饼,然后默默的等。店面是很狭长的通道,不足10个平方,老人常常是坐在店门口。夏天的时候,老人会赤着上身,但还是围着围腰。看着老人瘦骨嶙峋而又汗流浃背的模样,我忍不住想问,这——是为了什么?以他家烧饼的价格和销量,除去本钱,恐怕还不够吃饭。这么辛苦为了什么呢??? <BR><BR>还有个外地的小贩,可能是浙江一带的,十年如一日的穿着单薄的夹克衫走街串巷。冬天的时候,也曾见过几次,戴了毛线帽子,但没戴手套。他总是行色匆匆,身上斜背着一个大包,都是些夜市地摊上的小商品。手上拿的常常是廉价的洗锅用的钢丝球,一边挥舞着一边吆喝,但他说的我总听着象是“橡胶球”??他很少主动和人搭讪,印象中只有一次我路过他身边并留意他手里的东西时,他才和我说了句什么,但我没听明白,也没买他东西。他永远是看着前方,不会四处张望着热切的眼光。偶尔有人问价,却从没见着买的。我想,他这样子,够养活自己么? <BR><BR>同样是小贩,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妈,也常常出现于我们的视线。老人应该有八十了,背已经有点驼了,总是一手拖着个行李箱,上面放着些摩托车电瓶车用的反光垫,怀里还抱着些杂七杂八的小商品。老人不常开口,有时她看着你嘴角在动,而我却听不清什么。因为年纪大了,老人总是缓缓的走着,拖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坎坷而行。虽然很想帮她点什么,甚至有过把她东西全买下来的念头,但我还是没有。我知道,就算今天都买下来,明天,她还会出来的。老人一定有自己的苦衷,否则不可能如此辛苦,可惜,我并不能帮上什么。 <BR><BR>现在,每天傍晚骑车回丁卯的时候,在中医院旁的一个五金工具店里,常常看见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深蓝色老式的工作服,面对着喧嚣的大街,拉着二胡。每次我经过那里,都要看看他的模样。永远是古旧的工作服,昂着头,沉醉于悠扬的乐声里,一脸执着。破旧的门面,老式的工作服,铁皮饭盒,二胡……每每钩起我儿时的回忆。身边是崭新的店面,时髦的男女,喧闹的大街,仍然专注于心爱的二胡,确实难得。 <BR><BR>在这个浮躁而拜金的年代里,能坚持自己的人已经不多了,我也算是一个罢。因为看淡了名利虚荣,看透了人间冷暖,我已经不愿改变自己了。人生短短几十年,不应该太委屈了自己。坚持做自己,守住心灵的底线,这一路,我会走下去。 <BR><BR>想想烧饼老人的淡定从容,浙江小贩的坚实步伐,白发大妈的坎坷而行,二胡乐者的专注执着…… <BR><BR>原来这一路,我不孤单。
作者:
泓翔
时间:
2006-4-20 22:56
<
>呵呵。自己有自己的路了。</P>
<
>高中毕业的时候有个女同学给我留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P>
作者:
可人儿
时间:
2006-4-22 13:26
<
><FONT size=4>有多少人能坚定地坚持着自己?想来真是不容易。</FONT></P>
<
><FONT size=4>好文章!</FONT></P>
作者:
当时已惘然
时间:
2006-4-22 21:27
<
>呵呵,林语堂可是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哦,所谓明智的放弃胜过茫目的执着。</P>
<
>我引用这样一句倒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喽—楼主见谅,我只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就如同当年邓小平逝世时有位同学哭得稀里哗啦,说是如果没有邓小平,我们至今还走在毛爷爷的大锅饭年代,就不可如今天般小资了。你不得不承认她说得尚有几分道理。</P>
作者:
上午
时间:
2006-4-25 22:06
<
>呵呵,历史不可假设。如果某件事情没有发生的话,谁也不知道最终会怎样。</P>
<
>LZ比较有浪漫情怀。现实地想想,或许卖烧饼的大爷只是为了赚取明天的生活费;浙江的小贩一边行色匆匆一边在担心远方家中孩子的成绩;白发苍苍的老大妈可能仅仅只因为摊上了个不孝的子女;拉二胡的中年人有时会想:什么时候起孤苦伶仃、琴音相伴居然成了一生的追求?</P>
<
>我有个老友,不久前重遇,此君赞我曰“你还是做了你自己,真好”。但我知道没有人可以做自己,所谓坚持自己的人也是会逐渐变化——坠落或者...。</P>
作者:
湖南将军
时间:
2006-5-23 00:24
路还是高速公路好
欢迎光临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https://www.yxb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