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标题: [原创]治愈牛P癣的良方!献给大家参考 [打印本页]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5-26 11:52
标题: [原创]治愈牛P癣的良方!献给大家参考
本人一介土郎中!自小被爷爷逼着学习中医!终有小成。现愿凭自已的微薄之技,无偿帮助一些热爱祖国中草药的病友!结善缘!交良友!共同光大中医!Q号412542760<br><br>知母、白鲜皮、防风、赤芍、紫草、丹参各15克,生石膏、生地黄各35克,丹皮、乌梢蛇、大青叶、板蓝根、生甘草各10克。<br>用于牛皮癣热毒入血分有特效!我曾用此方治疗过二位同型p友。吃药20天就见好!后加减服用四-五个月痊愈!已有2、3年末见复发。<br>p友参考此方时,最好就地找个中医辨证一下!对号入坐,效果才更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9 18:46:00编辑过]

作者: 66295650    时间: 2007-5-26 21:25
<>是真的吗</P>
<>这药好吗</P>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5-26 22:12
<BR>只要对症!效果保证好!你可就近找中医辨证对型!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5-26 22:17
《素问、至真大要论》提出:“帝日: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日:主病之谓君,应臣之谓使。”中医方剂学从其发端与发展进程中都遵循着君臣佐使的系统组织原则。 <BR>1,君药:是一方中的主药,是针对患者的主证,起主要治疗你用的药物。 <BR>2,臣药:是辅助君药和加强君药功效的药物。 <BR>3,佐药:有二种含义,一是能协助主药治疗主病或次要病证的药物;一是主药的性味太偏或有毒副作用,加入某药可对主药起到缓和其偏性或减除毒副作用的也称佐药。 <BR>4,使药:是具有引导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又称为引药。
作者: 山东响马    时间: 2007-5-27 00:04
确实需要辩症一下,后面几位药需要加减。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5-27 21:48
<>此方若再配合中药外用洗浴方!效果更神奇!</P>
<>祖国医学几千年的文化!莫要等闲视之!</P>
作者: kouku    时间: 2007-5-27 22:55
<>拜托说一下如何服用:如用法、用量、疗程禁忌等!</P>
<>盼等!!</P>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5-28 00:04
<>一天一付!每天三歺!水煮服!</P>
<>不吃辛辣、油腻之物!不吃海鲜、虾子等发物!</P>
<>千万要找中医指导辨证对型服用才有好疗效!</P>
作者: 曲径通幽    时间: 2007-5-28 00:25
<>油衣=游医,呵呵.[em01]</P>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5-28 15:34
以下是引用[I]曲径通幽[/I]在2007-5-28 0:25:49的发言:[BR]<>油衣=游医,呵呵.[em01]</P>

没错!我是网络游医=油衣!呵呵!
作者: aqlyj    时间: 2007-5-28 15:39
呵呵,楼主哪弄的方子呀?谁要试用了发个报告给大家看看!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5-29 10:22
治病良方!给有缘人!
作者: 老病新人    时间: 2007-5-29 11:32
怎么样判断是不是热毒入血的呀?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5-30 07:35
<>好的!有时间我一一打上来!你注意看帖。</P>
<>最好在中医的指导下用药!</P>
作者: 刺槐树    时间: 2007-5-30 21:51
谢谢楼主的无私,请继续发帖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6-3 22:04
血瘀型:反复不愈、鳞屑较厚。颜色暗红。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缓。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6-3 22:05
血燥型:久病,皮疹多呈斑片状,色淡红,干燥皲裂,自觉瘙痒。舌质淡红,苔少,脉沉细。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6-3 22:06
血热型:皮疹点滴形状为多,发展快,颜色深,瘙痒剧烈,伴有口干、喉疼。心烦。大便干燥,小便赤黄。舌质红,苔薄而黄,脉洪数。
作者: 残云    时间: 2007-6-3 22:44
楼主有外洗的方吗?外洗必竟危害较小。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6-7 07:43
以下是引用[I]残云[/I]在2007-6-3 22:44:15的发言:<br>楼主有外洗的方吗?外洗必竟危害较小。
有啊!中药对症无害!无论内服外洗!治愈后一般不会再复发!
外洗方也须对应内服方!辨型而用。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今后我将一一公布。
留意我的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7 7:45:20编辑过]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7-6-8 17:18
中医说我是血热型的,用什么方洗?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6-9 07:40
以下是引用[I]小马哥[/I]在2007-6-8 17:18:43的发言:[BR]中医说我是血热型的,用什么方洗?
清热凉血法:土茯苓30克、西红花3克、槐花30克、生地30克、茅根30克、紫草15克、玳瑁3克、甘草6克。此为内服方!
若外用原方去甘草,加当归30克、豨签草40克、芫花20克、狼毒20克、苦参40克。切记别搞混了!在中医生的指导下内服、外用。
作者: 憨豆小姐    时间: 2007-6-9 09:49
<>是内服方里面去掉干草再加上当归30克、豨签草40克、芫花20克、狼毒20克、苦参40克,就可以用于外涂吗?</P>
作者: ttxiaoxiao    时间: 2007-6-9 11:17
可以试试[em01]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6-9 18:20
以下是引用[I]憨豆小姐[/I]在2007-6-9 9:49:23的发言:<br><>是内服方里面去掉干草再加上当归30克、豨签草40克、芫花20克、狼毒20克、苦参40克,就可以用于外涂吗?</P>
不是外涂!是煮水泡病处或全身!一日可泡洗3次左右!只要对症,坚持一个月内保你皮损消失!要痊愈还须内外夹攻!一年左右见全效!切记必须在中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9 18:22:40编辑过]

作者: 憨豆小姐    时间: 2007-6-10 10:18
谢谢
作者: 阿行行    时间: 2007-6-10 14:21
有条件的,就试试看。效果如何可要发个贴喔。
作者: xufenfei    时间: 2007-6-10 17:43
<>呵呵.和我在杭三开的差不多,我那里还有金银花</P>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7-5 08:48
自个顶一下
作者: Joe    时间: 2007-7-5 10:13
<>原来如此,果真游医!</P>
<>各位病友可辨正,但慎用!</P>
作者: 青魔手    时间: 2007-7-5 11:01
<>我最讨厌中医的就是忌口一说,无奈俺从小嗜食辛辣,所以p跟我一辈子也是命中注定。</P>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7-5 11:0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青魔手</I>在2007-7-5 11:01:43的发言:</B><BR>
<>我最讨厌中医的就是忌口一说,无奈俺从小嗜食辛辣,所以p跟我一辈子也是命中注定。</P></DIV>
<>西医也忌口啊</P>
作者: 自己    时间: 2007-7-6 11:50
[em01]
作者: 自己    时间: 2007-7-6 11:54
真的要试一下了……
作者: 自己    时间: 2007-7-6 11:54
真的要试一下了……
作者: 易大夫    时间: 2007-7-6 12:29
<>你好厉害!</P>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7-7 17:2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易大夫</I>在2007-7-6 12:29:11的发言:</B><BR>
<>你好厉害!</P></DIV>
<p>是中医厉害!不是某个人…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8-25 22:58
医生之思维与患者之思维有不同么?------不都是想方设法把患者的疾病治愈么?  <BR>我们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如此的------医生治疗疾病,患者花钱治疗,其目标都是让患者痊愈.  <BR><BR>然而,事实却完全不是如此.  <BR>某日,我一不小心,对某著名西医院校毕业的老师说:作为母亲,肯定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长期服用激素的.  <BR>猜猜那个老师怎么教育我?  <BR>"作为患者可以这样想的,但你现在作为医生,就必须彻底抛弃这种观点了--------"下面是一大篇关于激素的具体知识.我当然无法听进去了,所以这里描述不出来.  <BR>都几天了,这位老师的话仍然象一根棒槌敲击着我的心灵.如果说,以前在某论坛上,看到"医生只是医疗技术规范的执行者"这类的话只是感到震惊,那么亲自面对老师这样的热心指导,我感到了心灵撕裂的疼痛.------在老百姓眼里无比神圣与先进的医学,其目标竟然是不考虑患者的疾病是否能够真正痊愈的-----长期这样的结局,就是医生与患者越离越远.医生希望患者盲目服从自己的权威,盲目服用自己开出的根本不能治疗疾病的药物;患者希望医生能够给自己解除病痛,当一再目睹医生的药物不能够治疗疾病时,大部分患者将会觉醒-------患者无法得到治疗,医生将会失业,在这以谎言支撑的西医的体系下,没有人最终会赢.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8-26 08:10
<><FONT size=5>煤焦油<br><br></P>
<DIV>中文名称: 煤焦油  <br><br>英文名称: coal tar  <br><br>中文名称2:煤膏 <br><br>CAS No.: 65996-93-2  <br><br>理化特性<br><br>外观与性状: 黑色粘稠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br><br>相对密度(水=1): 1.18~1.23 <br><br>闪点(℃): &lt;23 <br><br>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br><br><br><br>健康危害: 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可引起鼻中隔损伤。  </DIV></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6 8:16:25编辑过]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8-26 08:19
<FONT size=5>紫外线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皮肤上出现红斑、痒、水疱、水肿等;严重的还可引起皮肤癌。 <BR>  紫外线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等。作用于眼部,可引起</FONT><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68952.htm" target="_blank" ><FONT size=5>结膜炎</FONT></A><FONT size=5>、</FONT><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49200.htm" target="_blank" ><FONT size=5>角膜炎</FONT></A><FONT size=5>,称为光照性眼炎,还有可能诱发</FONT><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9779.htm" target="_blank" ><FONT size=5>白内障</FONT></A><FONT size=5>。 <BR>  虽然紫外线在一年四季都存在,冬季太阳光显得比较温和且北方多雾,但紫外线仅仅比夏天弱约20%,仍然会对人体皮肤和眼睛等部位造成很大危害,所以冬季仍需避免紫外线照射。长期紫外线照射最易造成皮肤产生各种色斑。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户外活动时也应涂抹隔离霜或防晒霜。当然,SPF指数在15就足够了。 如果是外出进行滑雪运动或在雪地里长时间停留时,最好还是戴上护眼镜,以防止紫外线和雪地强白光对眼睛的刺激。</FONT>
作者: 油衣    时间: 2007-8-27 08:30
药性也讲五行 <BR><BR>{药有五味} <BR>张元素曰:凡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此明五味之义。〕 <BR><BR>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统论五味之用。〕辛能散结、润燥、致津液、通气,酸能收缓、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坚软,咸能软坚,淡能利窍。〔复明五味之用。〕 <BR><BR>{药有阴阳} <BR>阴阳应象论曰: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清阳发腠理〔清之清者〕,浊阴走五脏〔浊之清者〕;清阳实四肢〔清之浊者〕,浊阴归六腑〔浊之浊者〕。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味厚则泄〔降泻〕,薄则疏通〔渗利〕,气薄则发泄〔表散〕,厚则发热〔温燥〕。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润、或燥、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 <BR><BR>{阴阳之气平则无病,不平则病生} <BR>〔此明阴阳之义。宗奭曰:生物者气也,成之者味也。寒气坚,故其味可用以软;热气软故其味可用以坚;风气散,故其味可用以收;燥气收,故其味可用以散;土者&amp;#61863;气之所生,&amp;#61863;气则无所不和,故其味可用以缓。气坚则壮,故苦可以养气;&amp;#61639;软则和,故咸可以养&amp;#61639;;骨收则强,故收可以养骨;筋散则不挛,故辛可以养筋;肉缓则不壅,故甘可以养肉。坚之而后可以软,收之而后可以散,故缓则用甘,不欲则弗用,用之太过,亦病矣。古之养生治疾者,必先通乎此,否则能愈人之疾者,鲜矣。〕 <BR><BR>{药有气味升降浮沉} <BR>李杲曰:味薄者升而生〔象春,如甘平、辛平、辛微温、微苦平之药是也。〕,气薄者降而收〔象秋,如甘寒、甘凉、甘淡寒凉、酸温、酸平、咸平之药是也。〕,气厚者浮而长〔象夏,如甘热、辛热之药是也。〕,味厚者沉而长〔象冬,如苦寒、咸寒之药是也。〕,气味平者化而成。〔象土,如甘平、甘温、甘凉、甘辛平、甘微苦平之药是也。〕汪昂曰: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 <BR><BR>李时珍曰: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其性然也。而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此统明升降浮沉之义〕 <BR><BR>{药有根梢上中下} <BR>元素曰:凡药根之在土中者,中半以上,气&amp;#61639;之上行也,以生苗者为根;中半以下,气&amp;#61639;之下行也,以入土者为梢。病在中焦与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梢降,人之身半以上,天之阳也,用头;中焦用身;身半已下,地之阴也,用梢,乃述类象形者。 <BR><BR>汪昂曰:凡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干者,内行脏腑。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 <BR><BR>{药有五伤} <BR>五伤篇曰: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咸伤血,甘胜咸。〔此五行相&amp;#61662;之义〕 <BR><BR>{药有五走} <BR>五走篇曰: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多食令人癃;酸气涩收,胞得酸而缩绻,故水道不通也。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多食令人变呕;苦入下脘,三焦皆闭,故变呕也。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多食令人悗心;甘气柔润,胃柔则缓,缓则虫动,故悗心也。辛走气,气病毋多食辛,多食令人洞心;辛走上焦,与气俱行,久留心下,故洞心也。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多食令人渴;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汁注之,故咽路焦而舌本干。〔此五病之所禁〕 <BR><BR>{药有五过} <BR>五过篇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肉胝伤&amp;#61389;而唇揭;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皮槁而毛拔;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平,骨痛而发落;味过于辛,筋脉阻绝,精神乃失,筋急而爪枯;味过于咸,大骨气劳,肌短,心气抑,&amp;#61639;凝濇而变色。〔此五味之所伤〕 <BR><BR>{药有子母相生} <BR>汪昂曰:人之五脏,应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经曰:虚则补母,实则泻子。又曰:子能令母实。如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肾与心;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与脾;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与肺;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与肾;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也。 <BR><BR>{药有形性气质} <BR>汪昂曰:药之为物,各有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而相类者〔如连翘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睪丸而入肾之类。〕;有因性相从者〔如属木者入肝,属水者入肾,润者走血分,燥者入气分,本天者亲上,本地者亲下之类。〕;有因气相求者〔如气香入脾,气焦入心之类。〕;有因质相同者。〔如药之头入头,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红花苏汁似血而入血之类。〕又药有以形名者〔如人参、狗脊之类〕,有以色名者〔如黄连、黑参之类〕,有以气名者〔如豨莶、香薷之类〕,有以味名者〔如甘草、苦参之类〕,有以质名者〔如石膏、石脂、归身、归尾之类〕,有以时名者〔如夏枯草、款冬花之类〕,有以能名者〔如何首乌、骨碎补之类〕,此自然之理,可以意会也。 <BR><BR>{药有佐使恶畏反杀} <BR>时珍曰:药有七情。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需者同类,不可离也〔如人参甘草、黄柏知母之类〕;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古方多有用相恶相反者,盖相须相使同用者,帝道也;相畏相杀同用者,王道也;相恶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经有权,用者识悟耳。 <BR><BR>{制药贵适中} <BR>嘉谟曰:制药贵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火制四,炮、炙、炒也;水制三,渍、泡、洗也;水火共制,蒸、煮二者焉。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陈壁土制,藉土气以补中州,面煨面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瀑,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去穰者免胀,抽心者除烦,大概具陈,初学熟玩




欢迎光临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https://www.yxb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