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标题:
围城内外 ?A女和C男没人敢找? 男多女少已成社会心病 搜
[打印本页]
作者:
秋天DE落叶
时间:
2008-1-15 17:52
标题:
围城内外 ?A女和C男没人敢找? 男多女少已成社会心病 搜
很早就有人提出“A女D男说”:按学历把人分为四等A,B,C,D。 由于男人都爱面子,所以希望老婆不如自己优秀,所以A男选了B女,B男选了C女,C男选了D女,所以剩下A女和D男。<div> 咱中国人“找对象”讲究个男高女低——从身高、收入,到社会地位、家庭背景,诸多方面都被一揽子包括在内。所以我们的分级内容里自然又包括了更多的内容。</div><div> 而我们的现状是男多女少,性别比例严重失调,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div><div> 所以有人认为,人口结构上男多女少的性别失调,加上社会意识上的男强女弱的婚姻定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千上万的A女c男(称谓有所不同,实际上就是上边说的D男)难以婚嫁将成为现实。</div><div></div><div style="CLEAR: both;"></div><div class="text"><div class="name"><a>A女C男难以婚嫁将成为现实</a></div><div class="content"><div></div><div><div align="center"><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6" width="384" align="center" border="0" style="BORDER-RIGHT: #cccccc 1px dotted; TABLE-LAYOUT: fixed; BORDER-TOP: #cccccc 1px dotted; BORDER-LEFT: #cccccc 1px dotted; WIDTH: 384px; BORDER-BOTTOM: #cccccc 1px dotted; HEIGHT: 246px;"><tbody><tr><td bgcolor="#f3f3f3" style="WORD-WRAP: break-word;"><p align="center"><a href="http://love.daqi.com/bbs/00/1805913.html"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img.daqi.com/upload/2008-01-12/1200149090.jpg" border="0"/></a></p><p align="center"><a><strong>A女D男难以婚嫁</strong></a></p></td></tr></tbody></table></div><strong> 性别失调,婚姻市场供求平衡已被打破。</strong></div><div> 中国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2.85。<br/> 婚姻市场供求平衡已经被打破。若干年后,这多出来的22.85名农村男青年很有可能被贴上C男的标签,他们势必成为3700万“光棍”中的大头。一个最好的证明就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迟迟找不到“提升身价”的机会和方式,整村整村的男青年被无情地挡在婚姻大门之外。</div><div><strong> 婚姻有价,“房”、“车”成现代婚姻的门槛。</strong><br/>
<div><strong> </strong>前不久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讲过一个笑话,得出结论适婚女青年制造了大量市场需求,推动了房价上涨。虽然是地产商的调侃,但不能否认的是,在现实的婚姻面前,无论当事人还是双方父母,甚至亲友团,人人心中一杆秤,个个一点不含糊,挑成色,称分量,货比三家,讨价还价。在这场以“终身”为单位的交易中,谁都不甘心委屈了自己。</div></div><div> <strong>A女C男将难以婚嫁,社会问题凸现。</strong></div><div><strong> </strong>经济发展了,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一骑绝尘,而在队伍末端,另一些人则还在为了基本的温饱苦苦挣扎。在如此悬殊的差距下,“找对象”难的,不是条件太好的,就是条件太差的。于是,被贴上A女和C男标签的两类人,成了婚嫁市场上的弱势群体——没人敢娶多金的A女,没人愿嫁少钱的C男。人口结构上男多女少的性别失调,加上社会意识上的男强女弱的婚姻定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千上万的A女C男难以婚嫁将成为现实。</div><div> <strong>A女C男问题该如何解决?</strong></div><div> C男的问题,只有通过国家加大扶贫力度,推进城市化进程,进而提高其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方可缓解。先富的A女,其居高不下的择偶心态,既是传统意识沉淀,又受消费社会影响,单靠个人掉头也难......</div><div><h2>A女和C男没人敢找? 男多女少已成社会心病</h2><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197955"><font size="4"> 婚,还是不婚,原本是个人问题。可一旦“不婚”或者说“婚不得”的人多了,个人问题就升格为得有人管管的社会问题了。</font><br/><br/><font size="4"> 眼下就是这么个情况。<br/><br/> 据统计,目前我国男性总数比女性多3700万。有人预测,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4000万——平均5个男人就有1个讨不到老婆。<br/><br/> 其实用不着等到十几年之后。现在,在不少地区,年轻人找不着对象就已经是个大问题了,有媒体早就宣告“中国社会第三次单身浪潮”汹涌袭来。<br/><br/> 在婚姻市场上,男女历来是“有价”的,这个“价”就是当时社会通行的价值判断。有人总结说,60年代红卫兵,70年代子弟兵,80年代大学生,90年代大富翁。到如今,有房有车成了一些城市青年的婚姻门槛。<br/><br/> 前不久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讲过一个笑话,说适婚女青年制造了大量市场需求,推动房价上涨。因为在中国,买房愿望最迫切的就是待嫁女青年。不论是相亲还是结婚,房子都是她们下定决心的重要条件。<br/><br/> 虽然是地产商的调侃,但不能否认的是,在现实的婚姻面前,无论当事人还是双方父母,甚至亲友团,人人心中一杆秤,个个一点不含糊,挑成色,称分量,货比三家,讨价还价。在这场以“终身”为单位的交易中,谁都不甘心委屈了自己。<br/><br/> 难怪有人感叹:你以为你是在跟某男某女谈恋爱,错了,你是在和一个社会潜意识谈婚论嫁。<br/><br/> 在这方面,咱中国人爱讲究个男高女低——从身高、收入,到社会地位、家庭背景,诸多方面都被一揽子包括在内。经济发展了,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一骑绝尘,而在队伍末端,另一些人则还在为了基本的温饱苦苦挣扎。在如此悬殊的差距下,“找对象”难的,不是条件太好的,就是条件太差的。于是,被贴上A女和C男标签的两类人,成了婚嫁市场上的弱势群体——没人敢娶多金的A女,没人愿嫁少钱的C男。<br/><br/> A女的台词是,我有房有车,吃香喝辣,完全不需要靠男人来提升生活品质,没有合适的就“单”着呗。至于C男呢,他们往往集中在农村地区,深陷贫穷,缺少改变窘境的能力和资源。如果我们可以把前者视为“主动单身”的话,那么后者则是完完全全的“被动单身”了。<br/><br/> 按照不久前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中国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2.85,高于全国119.58的平均水平。这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在农村地区,每出生100个女孩,就同时出生122.85个男孩;第二,在性别比失调这个问题上,农村的情况要比城市更严重。<br/><br/> 或许我们还可以做出如下推测:在现有的社会价值体系下,男女双方在婚姻市场中的供求平衡已经被打破。若干年后,这多出来的22.85名农村男青年很有可能被贴上C男的标签,他们势必成为3700万“光棍”中的大头。一个最好的证明就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迟迟找不到“提升身价”的机会和方式,整村整村的男青年被无情地挡在婚姻大门之外。 <br/><br/> 如果一个人的正常生理心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由此引发的社会混乱可想而知。这不单单是“光棍”的人生悲剧,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安全隐患、和谐负担。<br/><br/> 人口结构上男多女少的性别失调,加上社会意识上的男强女弱的婚姻定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千上万的A女C男难以婚嫁将成为现实。C男的问题,只有通过国家加大扶贫力度,推进城市化进程,进而提高其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方可缓解。先富的A女,其居高不下的择偶心态,既是传统意识沉淀,又受消费社会影响,单靠个人掉头也难,何况这些多金女大半是工作狂,职业压力大,休闲时间少,社交半径又小,良缘难觅,如果社会不加以干预,许多人可能只有一“单”到底了——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也将失去做母亲的机会。<br/><br/>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知青返城,一水儿的大男大女。当时一些全国性大报都在呼吁,把关心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作为大事来齐抓共管。那个时候,集体舞会风靡一时,婚姻介绍所方兴未艾。到1985年,这场社会单身危机基本解决。可以说,充分的社会动员在当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果当时社会不及时干预,很难想象改革开放的春光会那么美,“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也就唱得不那样欢快了。</font><br/></div></div></div></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5 17:54:58编辑过]
作者:
阿P
时间:
2008-1-16 00:29
以后结婚要孩子还是要女孩子吧,省得买车买房子[em01]
作者:
秋天DE落叶
时间:
2008-3-23 16:18
hehe
欢迎光临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https://www.yxb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