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周六去全球通影院看了《太阳照常升起》。一直想写写观后感,事情太多,拖拖拉拉便过了好些天,也忘得差不多了。
当红影片评论总是铺天盖地,翻了几篇,毁誉参半。叫好的赞新颖出奇,也有不少批影片晦涩难懂,哗众取宠。对我这样的普通观众来说,既不懂拍摄手法,又不懂什么意识流之类,只能说一点直观的感受。
影片一开始,雄壮的配乐就把人冲撞的不知所以。久石让不愧为一流的音乐大师,壮丽而浪漫的音乐伴随着120分钟的故事,仿如洞穿心底的一缕情绪,带点不安分,充满了奇幻,给人不可言喻的享受和震撼。片内黄秋生扮演的小梁自弹自唱的印尼民歌《美丽的梭罗河》,和着食堂姑娘们的女声,优美动听,几乎成为整个片子最温暖最阳光的一幕。
看到最后才发现,本片采用的是倒叙插述,1234四个段落正常顺序应该是4213,怪不得好多地方感到费解呢。先前看的影评中批说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令人无法理解,明明可以好好讲,为什么存心让观众一头雾水?并指出这是学戏剧出身的姜文为证明自己对电影把玩能力的一种华而不实的炫技。 得承认,影片采用这种方式,的确让人有晦涩难懂的感觉,但到了第四节,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谜底逐一解开,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同时,对结尾昭示的希望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也许这正是姜用心良苦处吧。
不能不说说影片的色彩,激情澎湃的红,生机盎然的绿,光芒万丈的金组成了一个恢宏的彩色世界,美丽的世界。真向往那个有青山绿水,小桥竹楼充满温馨的小山村,世外桃源般。也只有在影院里,才可以不受干扰、安安心心地享受这别离于世的向往。
影片里,最喜欢陈冲扮的小林,至今想起她的某些小细节,比如踮着脚麻花糖似的扭来扭去,不完美但健美的腿部特写,不经意间露出的内裤痕迹,挺胸跺地敲门,说话时颤动的气息,永远湿漉漉的身体,嗲声嗲气等仍忍俊不禁。陈冲把个骚动不安中夹杂着纯真的大龄女青年演得惟妙惟肖,出场就叫人惊艳,性感的一塌糊涂,实实在在叫人大饱眼福,大呼过瘾。她跟那位长着朝天鼻的花痴女青年轮流去探望黄秋生并激情表白的段落尤为搞笑,面对黄秋生无奈的拒绝,那句“感情是没有条件的”差点让全场笑翻。
那位朝天鼻花痴女青年不容略过。此女在陈冲之后冲进病房,原来她就是给厨房女工打骚扰电话的人。她对着黄秋生激愤道:我伸出手,多希望你摸得是我,我恨我恨!恨!恨你为什么摸得不是我。。。连林医生这样的都能来,我为什么不能来。。。。哈哈,此女的激情和花痴度不逊于陈冲扮演的林医生,同样出劲风头,她的扮演者,一位叫不上名字的演员,演技真没得说,此段全场爆笑率最高。
姜式黑色冷幽默挺吸引人的,全片不少对白甚为经典,第2段和第3段更是妙语连珠,有很多爆笑对白,可惜记不全了。
黄秋生饰演的南洋华侨,除了国语有些进步,没觉得有出彩的地方。姜文的演技还是老生常谈。周韵升级为姜太太和姜妈妈后,灵性眼看贡献给相夫教子,把一个本来最容易出彩的,一生为爱而生单纯执着的活在自己的意向世界中的女子演绎的平淡无奇,远不如《走过幸福》的朱小北招人爱。不过,天台上光着脚丫,用温州话踱步朗诵的《黄鹤楼》还是蛮值得称道的。房祖名的纯真和孔维的风情中规中矩。崔健扮演的京城明白人倒让人印象深刻,脸上写满深沉,说话斩钉截铁,话不多,说出来的都是残酷的真实。
影片把荒诞与真实揉杂在一起,短短两个小时,太多元素来不及关注就被错过,这正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它会让你不自觉的思索:周韵丈夫遗物里怎么会有三条不通颜色的辫子?黄秋生为什么在真相大白后反而笑容满面的吊死?姜文为什么会下放去了小山村?为什么对生命失去信念后的疯妈竟然平静的和正常人没有区别。。。。。。或许,导演最得意的创意便是,他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悬念,诱使人们去想象,去寻找。
影片那个疯狂的年代是属于姜文们的过往和记忆,我们,只是看客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