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刘兰茹谈科学看待西医的局限性?????????????

[复制链接] 1
回复
212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huxzhu 发表于 2011-7-5 21: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曾经也研究过一段时间的西医,客观地说,西医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也具有很多中医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西医同样由于过于追求科技化而忽视了人体五脏六腑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因此,西医在一些重大疾病面前显得捉襟见肘。??????????

    二十世纪西方医学界的进步首先是在诊断手段上。然而,严格地说,这种诊断手段的进步是光、机、电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医学的进步???????(我不明白什么是医学进步!!!)。例如,小肠镜是一粒类似感冒胶囊的东西,实际上是一架自带光源的微型摄像机,能够把小肠内部的情况拍摄下来,并通过无线电波传递到身体外的接收器上,再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这是医学的进步吗?还是光、机、电技术的进步?大医院最先进的诊断设备,如CT、彩色B超、核磁共振等等,全都是光、机、电技术的进步。当然,光机电技术不仅应用于诊断,还应用于治疗。

    我有一位搞计算机的朋友,发明了一种电化学治癌仪。当时我很惊讶,一个根本不懂医学的人,怎么可能发明治疗癌症的仪器呢?现在明白了,治疗癌症的人并不需要懂得癌症的发病原因,亦不需要懂得医学,只要能找到某种杀死癌细胞的技术手段就可以了。???????(能找到治癌细胞的手段还不是伟大的的发明?????)

    西医给人第二大印象深刻的成就是外科手术。二十世纪的外科对于人体的骨骼、肌肉、神经、血管和各种器官的细微结构研究得更清楚了,然而,在人体观念上,仍然是十九世纪尸体解剖学的观念,即把人体看成是一架静止的、结构复杂的机器,对于人体内部各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则完全缺乏了解。(中医都了解吗?????比西医好吗??????????)例如,有的人由于长期心情忧郁而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癌,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刻打开人体,外科技术能够发现这种联系吗?外科医生只能看到人体某一时刻的状态,严格地说,甚至某时刻都看不到。由于人体被打开,人体内部的各种状态就发生了重要变化。打个比方说,人体是一条奇妙的不停运动的河流,外科医生甚至一次都不能踏进这条河流。非要踏进去,则河流必将发生改变。

    所以,外科技术的进步实际上只能解决骨折等瞬间性、局部性的疾病。有人可能以为,对于那些长期积累形成的器质性病变,外科也是挺有效的呀,比如心脏搭桥,比如肾脏移植。但是,如果能够了解器质性病变的发生、发展机理,中断甚至逆转这一进程,为什么要开刀呢?( 不开刀当时就要命如何办??????)要知道,开刀并不能消除导致器质性病变的原因。

    西医给人印象深刻的第三大成就是抗生素。现在通过肠镜、胃镜、CT、核磁共振,诊断结果出来了,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例如,结肠部分发现了一处炎症,为什么会发炎呢?按照中医理论,炎症只是一个结果,是人体内外部环境发生某种失衡的结果。只要调节好平衡,即调节好阴阳、寒热、虚实等平衡,炎症自然就消失了。问题表现在局部,但原因可能在整体。问题表现在结肠,但原因可能在脾胃。这是对病情因果关系的一种整体论观点。但是按照西医的原子论观点,结肠发炎肯定是由某种细菌引起的,只要找到能够专门杀死这种细菌的某种抗生素,炎症就会消失。正是按照这种理论,西医在二十世纪发明了无数种抗生素、消炎药。现在医院药费收入中各类抗生素的销售额大约占40%—50%。怎么知道某种药物能够杀死某种细菌呢?化学合成药物,在小白鼠身上做动物实验。因为人和小白鼠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能够杀死小白鼠身上的细菌就能够杀死人身上的细菌。如果找不到某种特定的化学药物呢?病人就只好等待最新实验成果了。(科学总是在发展的!!!!)

    综上所述,二十世纪西医的成就主要是靠光、机、电、化学、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取得的,在医学观念上,则仍然停留于十九世纪的原子论和机械论上,因而对人体内在的整体性、变化性还一无所知,对于解决复杂疾病仍然无能为力。也正是为什么西医在治疗银屑病方面远不如中医效果显著。

????????
我看了这个文章,不敢苟同他的观点。“调节好阴阳、寒热、虚实等平衡。。。。。”很像神学,很神秘,有点迷信。带括号的和问号的,感叹号的地方是我的疑问和不解。从这里让我对中医产生了怀疑。大家对这篇文章的观点有什么想法,如何看待西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5 22:10:58编辑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KARE 发表于 2011-7-6 18:40:00 | 只看该作者
众所周知,医药是科学的一类。刘兰茹以中医知识谈科学彰显其对科学之不足,也说明了中医学对医学的研究欠缺制度化,不能取各科学家之专长,分工合作,集思广意,加以研究,更上一层楼。

无庸质疑,西医对五脏六腑是了如指掌,当然也知道其相互关系。只是不知中医所云“阴阳”为何物。
所谓制度化,分工合作,即西医已分门别类:r耳鼻喉科,眼科,消化器官,神经科,心脏科等等。大学里的医学院尚有药剂,生物科技,生物科技本科到了第三学年再细分化学药理,机械科技。而这两项之研究项目,其来源是医学上尚存在的药物治疗及诊断之不足。如胃X-光之准确性是60%,演进至胃照镜90%,如要100%准确性,则可通过切片检验。如眼科也是通过仪器纠正近视与老花眼(lasik)及更换眼球的晶片(Phama)去除白内障。这种诊断及治疗都是通过各方的努力与合作达至的,怎能说不是医学的成就,而说成光,机,电的进步呢!

说到抗生素,更可说西医是为了缩短病人痛苦的时间。但西医对市面上所使用的药都会追加研究与跟踪,如10多年前,美国研究人员说小孩常用抗生素,中年后患鼻窦炎的机率增加数倍。外国的医生已很少开抗生素,由忌口让其免疫自然修复。顺便说一般中医所攻击的类固醇,目前广泛用在哮喘,消炎,长期使用虽副作用大,但在还没有更有效的取代药物之前,只能如此。

刘兰茹莫非是要说中医重病因而防病的发生,西医重治疗,不管病因,这是瞎扯。西医也是知道病因。只要病人问的话,他都会说的。至少新加坡是如此。作为医生当然首要是把病先治好再说其他。刘兰茹的意思大概是中医把你的身体调理好就不会生病去看西医。事实是有多少经中医调理而不生病的。

老实说中医靠把脉,看舌苔,即说出阴阳失衡,阴盛于阳或倒过来,什么虚啦实啦,干啦湿啦,身为病人,有听没懂。关于舌苔颜色,理工科的人都知道光是红色就有好多种,各人视觉也各异,因此要有光谱仪器为标准。中医如何教学生,我不知道。

我的大胆假设,刘兰茹是否要继张悟本,马悦凌写书,这种短文是投石问路。我一向不买中医养身的书,在书店翻一翻,有些不合逻辑的,一笑以置之。要真正的医学知识,要多看国际性的医学杂志,或国际性的医学报道。

我认为LZ很有逻辑思维,点出了很多中医只会开口说别人,不会回想自己。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