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北京小吃 (一)

[复制链接] 10
回复
511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饕餮 发表于 2007-4-10 04: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糖耳朵”


<>


<>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见名品,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蜜麻花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南城的南来顺饭庄的蜜麻花由于常年制作。质量稳定,主要是放碱合适,没有酸口,炸得透,吃蜜均匀,达到了松软绵润的质量要求,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饕餮 发表于 2007-4-10 04:27:00 | 只看该作者
<>“爱窝窝”


<>


<>爱窝窝是用蒸烧得极软的江米(糯米)饭,晾凉后揉匀压紧,摁成圆皮,内包各种馅儿:桃仁、澄沙、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玫瑰、山楂……包好后放入江米面中滚一下,沾了一层雪白(欺霜傲雪),十分漂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3#
 楼主| 饕餮 发表于 2007-4-10 04:30:00 | 只看该作者
<>“灌肠”


<>


<>灌肠是北京人爱吃的小吃,在春节各大庙会、夜市、小吃街,都见。它前身是高贵之名物:关东的“炸鹿尾”。到了清末,炸鹿尾已非真鹿尾,而是在肠皮衣内灌肉末,用油炸。现在的灌肠,是用荞麦粉团灌在肠衣内,其色灰白,得加红颜料,让人“误会”是猪血肉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4#
 楼主| 饕餮 发表于 2007-4-10 04:36:00 | 只看该作者
<>“关东糖”


<>


<>关东糖,也就是灶糖。最早见于清代记录,最早出现在东北地区,后来传到关内,也就是长城以里的地区。此后就称之为关东糖。在东北地区叫灶糖。按传统,在祭灶那天要把这糖抹在灶王爷的嘴上,好让他上天多说好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5#
 楼主| 饕餮 发表于 2007-4-10 04:39:00 | 只看该作者
<>“爆肚”


<>


<>爆肚,多为清真回民所经营,之所以称为“爆肚”,指其在滚烫的水中汆一下,速度快,一灼一捞,就可以食用了。过去人们吃爆肚很讲究,羊肚各部位有名堂:肚板、领仁、肚葫芦、肚散丹、肚蘑菇、食管……顾客要吃哪个部位,可以选择,因各部位老嫩厚薄不同,水灼的时间也有差异,得恰到好处,欠火候或过火候,便过生或过熟而不脆,甚至嚼不烂。当然,亦讲究鲜货,没有异味。从前梨园界的角儿如梅兰芳、马连良、李万春、小白玉霜等都是爆肚迷。食用时,蘸芝麻酱、酱油、酱豆卤汁、醋、辣油、香菜末、葱花对成的佐料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10 4:40:23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6#
flypig 发表于 2007-4-12 03:15:00 | 只看该作者
<>爆肚


<>这个一定好吃

7#
笨!拉灯 发表于 2007-4-12 11:18:00 | 只看该作者
<>爆肚,和灌肠不错[em02]


<>关东糖也算。。。。。。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这帖子不错!!

8#
港區自由行 发表于 2007-4-10 20:57:00 | 只看该作者
<>好,我的今天所選是:


<>“爆肚”

9#
逍遥自在 发表于 2007-4-10 20:28:00 | 只看该作者
<>少了驴打滚、奶油炸膏、豆汁、麻豆腐、焦圈、豆面丸子、面茶、嘿嘿还有好多好多,补冲一下啊,呵呵

10#
Heather 发表于 2007-4-10 18:02:00 | 只看该作者
都想吃一点哟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