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常有病人这样问医生:"要忌什么口?""可以吃些什么食物?"这就是所谓的饮食宜忌。饮食宜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饮食宜忌指疾病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而广义的饮食宜忌则是根据人体的体质、疾病的性质、食物的成分和性味,将食物分为有益和有害两类。饮食宜忌是食疗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治疗疾病和健康长寿具有重要意义。这个似乎不是医学专业但几乎每个病人都要问的问题在医生和病人中都有很大的分岐:比如有个病人说医生告诉他:"要严格忌口,鸡、鸭、鱼所有肉类都不能吃,只能吃素,饿死肿瘤。"忌口后病人日渐消瘦,体质一日不如一日,也无法进行任何抗肿瘤治疗。另外有个胰腺癌的病人,医生说不用忌口,什么都可以吃,结果吃了很多的肉类食物,引起严重腹泻。还有个中药介入治疗后的肝癌病人,喝了蝎子汤,造成药物流失,大出血,病情急剧恶化。国内曾有人对公鸡、鱼腥、虾、蟹、羊肉、猪头肉、葱、韭菜等所谓发物进行了研究,他们将手术后病人分为两组,一组忌食发物,而另一组则不忌口,结果忌发物的一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不忌口的那组,说明发物确实可以使伤口不易愈合。内科临床也有许多因饮食不忌而加重疾病的例子:有一肠伤寒病人,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准备出院之际,家人送来许多食物,病人胃口大开,吃了过多高蛋白、易产气食物,结果引起肠穿孔死亡。
祖国医学很注重饮食宜忌,对此有丰富的经验和总结。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就已经记载了食物的"五味所禁"。汉代的《金匮要略》也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经后世医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发展总结,形成了一整套饮食宜忌理论,进而发展成为具有特点的中国食疗学。
西医也强调饮食对疾病的影响,西医的饮食宜忌是根据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提出来的,强调补充足够的营养成分,同时也要忌口,如:心脏病、水肿病人忌盐,以免加重水肿;肝脏病人忌高脂肪食物;胃肠道病人忌暴饮暴食。西医的饮食宜忌理论形成较迟,但许多内容与中医不谋而合。
纵观中、西医的饮食宜忌,可以分为体质对食物的宜忌、疾病对食物的宜忌、药物对食物的宜忌、食物对食物的宜忌四方面。
饮食宜忌的重要性毋须置疑,但也要注意到,过分强调忌口,可能会引起营养不良。任何疾病,都需要精心、细致、周到的治疗护理和调养,在参照本书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其他营养的合理补充,多方面配合,才能稳定病情,加快康复。
内 容 简 介
病人的饮食问题,是人们很想知道,而医生在诊疗时又难于用三言两语讲清楚的话题;但由于它与疾病的康复息息相关,故人们特别关心。本书以简明、通俗的文字,介绍了常见仪器的性味功效和各种常见疾病的饮食宜忌,回答了人们在生病期间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