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健康生活
本文作者: 江苏省盐都县龙冈医院副主任医师 陈玉芳
正常人每天约排出500至1000ml的汗液,夏季可达1500至2000ml。如果汗腺停止排
汗或出汗过多,均是不正常的现象。
从中医角度来看,汗是津液的代谢产品,与鼻涕、眼泪、口水和唾液共称为五液。
此外,汗亦被称为心液《素问宣明五气》,而心主血,因此有汗血同
源的说法。出汗过多,会耗气,也会伤及津液而损于心血。
汗 量
无汗:又称闭汗,是指汗腺减少或机体不产生汗液,身体局部或全身少汗或完全不
出汗。患者某些部位或全身皮肤非常干燥。他们多半曾患有皮肤病(如银屑病、硬皮病
等),令毛孔闭塞,以致无汗。另外,若身体新陈代谢紊乱,亦可能会无汗。老人活动
量减少,汗腺萎缩,排汗较小,不足为怪。
多汗:多汗是指在恒温和静态情况下,仍大量出汗。若多汗兼有心悸、食欲亢进、
情绪波动、失眠,可能是甲状腺机能亢进。若多汗兼头晕乏力,以及感到饥饿,可能是
血糖过低及肝功能欠佳。服用某些药物后,亦会产生多汗反映。若重金属中毒,例如铅
、汞、砷等,可能亦会有多汗现象。若汗出如珠,冷汗不止,须加注意,这是气散虚极
的表现,中医学上称为“绝汗”,是病危的表现。
出汗时间
自汗:在白天清醒的状态下,不因劳动、穿厚衣或高温而汗自出,称为自汗。中医
认为这是气虚、阳虚的表现,身体因失却固摄力而不自觉地流汗。自汗的人通常精神不
振、气短、怕冷。
盗汗:指入睡后,胸部、背部、大腿等部位出汗,出汗量甚多,可以令衣服湿透。
醒后则不出汗。盗汗多阴虚所致,若伴有低热、两颧潮红、手心发热,口干等症状,可
能是肺病的征象。
出汗部位
头汗:以头面部出汗为多,肝胃有热及气虚所致,若兼有四肢发冷、气短,多为阳
气虚。重病患者若突然额头大汗,则是病危警告。现代医学发现,突然间一侧额头出汗
,多是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可能患有动脉瘤。
手足汗:心情紧张时会手脚出汗,若非因此原故而经常两手潮湿和冰冷,多因脾胃
湿蒸,气虚、肾虚所致。身体状态甚差者才有这问题,须加注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30 4:07:1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