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样的标题,不用看内容,脑子里就有这样一个闪念---“流氓”。
其实流氓“生来”就是这样,是最讲自由、最没阶级观念的一群,男女老幼全然不在即定的范围之外。爱谁谁。
第一:流氓的确大多给人的感觉无所事事,因此有时间大段大段地胡言乱语。
第二:社会分工不同,流氓不准备和贼,强盗抢饭碗;受教育的程度也和流氓程度没关系。受教育程度只和傻的程度成正比。没常听见人说嘛---怎么傻的跟大学生似的?要是傻的跟博士似的估计就没救了。这样的流氓还有一套男男女女孰是孰非的理论。
第三:会打架的人不一定是流氓,就和捧着本圣经的人也可能是流氓一样。这样的流氓只是会刻苦钻研大女人小女人不大不小的女人。
第四:这里我尤其要强调一下,我不敢说全体流氓都像那个人,就好象羊吃草,但是吃草的不一定就都是羊一样简单的道理。这本来并不比小学生的应用题更绕脖子,所以我只能是相信在这里是断章取义牵强附会了,而不是有刻意的逻辑上的偏差或理解上的失误。对于这条我比较奇怪,感觉上我是不是认为把先前的他想得过于完美,觉得有着脱离群众的孤单。这个家伙总是以一种下凡的姿态显得亲和的另一面(要把自己装扮成上帝的模样,怎么还能好意思脱裤子干龌龊的事情---王朔语)。只不过我对他的新兴下降的速度过猛,不小心落到了另一个极端去了。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着可爱之处,要是就因为这个而逐个体验,是件多么浩大的工程啊。是不是流氓本来并不重要,生活就是这样。存在即是合理的。出来就是坏的,用苹果来比喻吧,那形容和坏距离太远。要是我形容他生下来就是坏的,还不如说是大粪呢,连农民兄弟现在都失去利用他们的兴趣,也就只能招点苍蝇下点蛆了。
是不是流氓。所有的出格只能在臆想中,这是对自己按部就班生活状态不满意而产生的臆想。对不起。这个长句太拗口,简单说吧,就是没有必要为赋新词强说什么什么来着。我想起了王菲歌里的一句-----“没 没有蜡烛就不要勉强庆祝,,没 没想到答案就不要寻找题目。。。”
我并不奇怪,就在应试教育下一拨一拨批量出来的产品中那个人并不突出,小知识分子的做派已然是那个人的显著特征。即为自己一点点的虚荣沾沾自喜,又对变化莫测的社会无所适从。就象一个不彻底的革命者希望在土改中分了老财家的莫个姨太太做媳妇,又怕穷棒子们哄抢了自己的二亩薄田。就象一个学会卖弄风情的少女希望引起男人们的关注,又怕不得要领被人误解为轻薄。小知识分子无疑是现代社会中活的最累的一群,他们只能瑟瑟抖抖的举起小知识分子这块遮羞布,把自己打扮成跛腿斗牛士的造型,内心祈祷着万万不要有冒失的西班牙牛冲将过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