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银屑病的进行期,皮肤处在对外界刺激的高度敏感状态,如果摩擦、注射、针刺或者受外伤碰破皮肤,或者由于其他皮肤病等原因产生对皮肤的刺激,在皮损或受刺激的地方都可以发生新的银屑病皮疹,这种现象叫做同形反应现象。同行反应现象,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皮肤病学家Koebner首先注意到并在文献中报道的,故又用他的名字命名称做Koebner现象。从皮肤受创伤刺激到发生银屑病皮损的时间,在不同的病人身上长短不一,短则数天,长则可达数月,通常为10~14天。一般来说,病情越严重、活动性越强,则发生同形反应的可能性越大。据统计,银屑病患者中同形反应现象的发生率为11%——75%。
银屑病的同形反应发生率报告不一,所有的阳性反应与疾病的活动密切相关。一般认为,银屑病处在活动阶段较静止期或消退期更易发生同形反应;发病年龄较早者较易发生同形反应。
目前对于同形反应的发生机理还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免疫因素、血管因素、皮肤脱氢酶活性增强、抑制因子、生长因子等有关,损伤处肥大细胞数量增加,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促进新血管的形成是同形反应发生的重要环节。
机械性损伤,如外伤、手术、针刺、搔抓、磨擦、压力、蚊虫叮咬等都可引起银屑病的同形反应。另外,物理性损伤,如冷冻、烫伤、烧伤及暴露于阳光、紫外线、放射线等均可导致银屑病的同形反应。对银屑病患者进形紫外线生物剂量测定时可发现同形反应,个别病例经紫外线照射后病情恶化。
为防止银屑病的同形反应,原则上应在进形期禁止施行一般手术,避免针灸、注射、冷冻等治疗,这点对眼科来说尤显重要。
总体来说,对银屑病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注意安抚,避免激惹;防止银屑病内在隐蔽的同形反应现象因诸多形式的不良刺激和创伤而诱发。银屑病如同海水潮涨潮落,复发与痊愈交替出现。患者最现实的用药就是安全、有效、长期地控制症状;放弃根治的梦想,摆脱无助和绝望情绪,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治疗。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