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银屑病靶向治疗药物展望
迄今为止,靶向药物治疗银屑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仍没有一种药物可以完全安全有效地治疗所有患者。另外,由于银屑病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且涉及多种合并症,因此对治疗药物的要求是长期治
疗仍有效、停药后不会复发、安全性更强、成本更低。从目前研究来看,TH17轴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因子IL-17和IL-23是TH17轴的组成部分,选择性地靶向于IL-17和IL-23是有潜力的治疗
策略。目前,有发展潜力的新药物正在研发过程中,如特异性靶向白介素IL-17的brodalumab、ixekizumab和secukinumab以及特异性靶向IL-23的guselkumab和tildrakizumab。
Secukinumab 是一种完全人源化的抗IL-17A IgG1单克隆抗体,目前正在开发其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可能性。一项II期对照试验将近150名患者随机分至4个治疗组:1×25、3×25、3×75、3×150 mg或安慰
剂组,第0、4、8周皮下给药,治疗12周后,150、75mg剂量组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75应答率分别为82%和57%,且随访期间PASI-75应答逐渐减弱。150mg剂量组的PASI-90应答率52%显著高于其他组,且随访期间,该剂量组的PASI-90应答率一直高于其他组。另外,研究者观察到了体重-剂量依赖性,体重低于90 kg的患者的应答优于高于90 kg的患者。150mg剂量组的总不良事件(AEs)发生率89%高于其他剂量组73%–76%,后者和安慰剂组相似。最常见的AEs是银屑病恶化、鼻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总体来说,secukinumab的耐受性较好, 3×75、3×150 mg给药方案可有效治疗中重度银屑病。一项3期试验数据表明,第0、1、2、3、4、8周接受150、300mg皮下给药的患者中,第12周PASI-75应答率分别为67.0%、77.1%。报告称,secukinumab治疗组和依那西普对照组的AEs发生率相似。发现了罕见严重不良事件(SAEs),包括念珠菌感染。然而总体来说,secukinumab对银屑病患者快速起效,且疗效强烈、持久,获益/风险特征是有利的。
Brodalumab是一种人抗IL-17受体拮抗剂类单克隆抗体,能够以较高的亲和力和人IL-17受体结合,从而阻断IL-17A、IL-17E及F的作用。一项2期试验涉及198名患者,第0、1、2、4、6、8、10周皮下注射70、140、
210 mg药物,且第0、4、8周还包括了280 mg剂量。第12周,PASI-75应答率分别为33%、77%、82%及67%,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ASI-90应答率分别为18%、72%、75%及57%。PASI-100应答率分别为10%、38%、62%及29%。该药物可以产生剂量依赖性的应答效应。但brodalumab组中的AEs发生率更高,包括2例3级无症状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的AEs是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和注射部位红斑。一项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3期试验中,患者每两周一次皮下注射210、140 mg药物或安慰剂。第12周,PASI-75应答率分别为83.3% 和60.3%,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ASI-90应答率分别为70.3%和42.5%。PASI-100应答率为41.9%和23.3%。对照阶段,治疗组最常见的AEs是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和头痛。210、140mg剂量组及安慰剂组SAEs发生率分别为1.8%、2.7%、1.4%。
Ixekizumab是一种人源化的抗IL-17A单克隆抗体,一项涉及142名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评价了其对中度至重度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包括10、25、75、150 mg剂量组及安慰剂组,在第0、2、4、8、12、16周给
药。第12周,25、75、150mg剂量组中PASI-75应答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但10mg剂量组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ASI-90应答率分别为71.4%(150 mg)、58.6%(75 mg)和50.0%(25 mg)。PASI-100应答率分别为39.3%(150mg)和37.9%(75 mg)。报告称,这些结果第1周便可以观察到,并且在整个20周试验中可以一直维持。另外,75、150mg剂量组患者的指甲和头皮银屑病也显著改善。150 mg剂量组患者的关节疼痛症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缓解程度有统计学显著性。未观察到SAEs或者重大心血管事件。最常见的AEs是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注射部位反应和头痛。
Guselkumab是一种 IL-23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在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中进行的第一项小规模人体研究中表现出了临床和分子应答。24名患者皮下注射单剂量10、30、100、300 mg药物或安慰剂。第12周,PASI-75应
答率分别为50%、60%、100%,高于安慰剂组。在为期24周的试验中,治疗组的PASI评分可以一直维持。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讲,所有guselkumab组AE发生率65.0%和安慰剂组50.0%相当。
Tildrakizumab是一种人源化的抗IL-23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地与IL-23的p19亚基结合,但不能结合p40亚基,p40亚基是细胞因子IL-23和IL-12的组成部分。在355名银屑病成年患者中进行的2b期对照试验
中,0、4周皮下注射5、25、100、200 mg 药物,随后每12周给药一次,整个研究持续1年。根据PASI-75判断,5、25、100、200 mg剂量组中第16周终点时银屑病症状改善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5.0%、65.5%、67.1%和76.2%。而安慰剂组仅4.9%达到了PASI-75改善。各个治疗组的AEs发生率未出现剂量依赖性升高现象。然而,这项试验的16周安慰剂对照阶段出现了4例SAEs,包括细菌性关节炎(报告称可能和使用25mg药物有关)、死亡(不太可能与使用100mg药物有关);卵巢囊肿(不太可能和使用200mg药物有关)和淋巴瘤(可能和使用200mg药物有关)。
综上所述,抑制IL17A和IL-23在治疗银屑病方面具有重大的发展潜力。在整个试验期间,每种靶向于IL-17和IL-23的药物均表现出了药效强、起效快和疗效相对持久的特点。因此,这些结果证实了IL-17和IL-23在
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的说法,推论可知,也证实了TH17 T细胞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为了支持IL-17和IL-23类生物制剂成为银屑病生物制剂的补充方案,今后可能需要进行更大规模、
更加全面的III期试验来验证这种获益-风险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