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星月 - 

[讨论]P病是炎症性皮肤病么?!

[复制链接] 38
回复
860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
 楼主| 星月 发表于 2006-6-8 00:39:00 | 只看该作者
<>    橄榄兄:很不好意思的告诉你,“循环系统”这个概念内容,我也是转贴的,你老说转贴的不是我的,我也没办法,不能言简意赅和专业表述;你滴要求,总是我不断学习的动力!


<>  “更多的是让我们感到更深层次的迷惘”的同时,也是促使我们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微循环的具体过程"是如此的复杂,“同时也会对自身的生命产生一种敬畏”的同时,又如此让人向往了解。吾有几分遗憾,最初怎么不读医学呢 :)...


<>   因为我的起点低,于是,我爱借用别人已有的成果,说是抄袭也罢,至少我还知道里面说得是啥子....有说登高望远,医学者的成果让我敬佩不已.....


<>   相信我还没“搞清”的内容,橄榄兄一定是颇有见解,要不,你也说说让我借鉴一下,说不定,哪天我的帖子,也转贴了你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匿名  发表于 2006-6-8 11:35:00
<>   记得聊天时我曾与你讲到过,孙逸仙曾给学医的学生题词:学成致用!而不是如古人所云:“学以致用”,个中含义不难理解。


<>  学,然后知不足。这是孔圣人的话。我想如果你真的进一步深入地了解了P的理论、更要紧的是随着你更多的见识P患,你会对孔子这句话的认识比我高的。


<>  对于P的了解,我现在对单单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探究已经不感兴趣。到是会向几个学分子生物学的病友讨教一下“多基因表达”这类问题。若不是你那天在群里要与我来讨论这个问题,我想就不会有这段文字了。


<>  当然最近一个生活在美国的病友的出现,使我发现自已丢了近二十年的英文还能捡起来一点,我开始在试着读《The National Psoriasis Foundation 》上的一些文章,虽然读起来很是吃力,但我发现,他们在有关治疗方面的用词通篇都是“treatment\treat\control”而绝无“cure”这个词的出现。而在《treatment》一栏中开篇就是一句明确无识的话“Psoriasis and psoriatic arthritis have no cure ”。


<>  概念的精准和论题的明确,这是论述一个学术问题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治学的最基本的要求,人们往往把这叫做“学养”。


<>  学,然后知不足!共免吧!

回复

使用道具

23#
橄榄 发表于 2006-6-8 12:21:00 | 只看该作者
<>  记得在聊天时我说到过,早年孙中山为学医学的同学们的题词是:学成致用!而不是如古语:学以致用!虽一字之差,用心何其良苦啊!

<>  学,然后知不足!孔圣人说的。关于P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我一般很少说什么,因为我不敢。我知道它的复杂与无常。

<>  对“P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我已经不太感兴趣了,只是偶尔在网上遇见一个学分子生物学的病友时,会请教一下“多基因表达”这样的问题。

<>  论坛中来了一个生活在美国的病友,他因为在除周未以外的时间不能用中文发帖,在读他的英文帖的过程中,我发觉被我丢了近二十年的英语还能够捡回一点来。于是最近在看“National Psoriasis Foundation”的网站上的一些文章。

<>  虽然读起来很是吃力,但我发现在它上面所有的文章里,谈到有关银屑病的“治疗”一时, 都是用的“treatment\treat\control”而绝无“cure”这个词的出现,进而我又发现在它的《treatment》一栏里有这样一句话“Psoriasis and psoriatic arthritis have no cure”,不用翻词典我们就能发现这些词含意的不同。我看到的是用词的精准,或则说“用词的精准”对在阐述一个论点时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在医学这种关乎人的身体健康的问题上。

<>  概念在形式逻辑学上的定义是:思维的对象!

<>  早年读过一本名为《科学技学术概论》的小册子,上面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概念组成的,但这些概念决不是简单而机械的堆砌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是有着必然的有机的联系的。”也就是说科学是有系统性的。

<>  我本不想给你的这个帖子回帖子的,就是因为你帖子的概念的不确切性。

<>  学,然后知不足!这句话对端正我们的治学态度和加强我们的“学养”是多么重要呀!让我们共勉。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8 21:30:3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rosa 发表于 2006-6-8 19:43:00 | 只看该作者
<>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验课题方面,将P列入实验课题我不知道在全国范围内有无类似的实验室.虽然我非常想了解.但是就我所了解的实验课题的课题组都有关 白血病/癌症/肿瘤/糖尿病/神经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星月 发表于 2006-6-9 09:27:00 | 只看该作者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0.25pt; mso-char-indent-count: 1.5">孙中山过世之前,曾拒绝使用中医,因为,那时以所谓科学的名义认定中医是非科学的...尽管他内心深处知道,或许中医能够给他带来最后的希望...多少年以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医及其理论对于医学的重要意义,而我们尚在探索科学,这个过程中难免有违背了科学,假借科学的名义来否定科学....什么叫学成致用?!所谓学成不过是某种阶段,而学以致用,是个过程,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医生没有天生的,医学认知是在不断演变与丰富的,没有人能以学成的姿态来面对医学,只能是在不同的阶段有所建树而已。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0.25pt; mso-char-indent-count: 1.5">和橄榄兄聊,突然发现,橄榄兄早就只看鄙人发贴的标题,却不关心发贴的内容,故此时常文章中暴露对鄙人的疑问是文中已经提及和诠释过的内容.....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0.25pt; mso-char-indent-count: 1.5">就拿这篇《P病是炎症性皮肤病么?!》的帖子来说,大前提是对皮肤病理现象的认识与探讨,进而提出一个思考P的方向...橄榄兄,八成没有仔细看过。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0.25pt; mso-char-indent-count: 1.5">当是,当我问及橄榄兄对于P在皮肤上的炎症,是否存在的时候,橄榄兄似乎顿了一下,告诉我进行期有炎症,好像不甚确定一样,而看到橄榄兄“关于P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我一般很少说什么,因为我不敢。我知道它的复杂与无常。对“P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我已经不太感兴趣了...”这段文字,我才明白,橄榄兄,其实是不屑于我们对于P的再认知和探索的过程....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0.25pt; mso-char-indent-count: 1.5">学,然后知不足!橄榄兄,似乎正缺少这个!!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0.25pt; mso-char-indent-count: 1.5">用词的精准——从来就很不好意思的是,我在阐述个人认识的时候,不少内容是摘录橄榄兄推荐阅读的医学著作...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0.25pt; mso-char-indent-count: 1.5">“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概念组成的,但这些概念决不是简单而机械的堆砌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是有着必然的有机的联系的。”科学是有系统性的——说得好,当我们在探讨P病问题的时候,从来没有割裂问题,而是有针对性的来讨论,并不断总结经验,引发思考!这点,是建立科学认知的途径。而橄榄兄,似乎视而不见!橄榄兄似乎只看标题不见内容啊...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0.25pt; mso-char-indent-count: 1.5">概念的不确切性——还是一句话,请橄榄兄,仔细阅读鄙人的帖子,虽然有所生涩...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0.25pt; mso-char-indent-count: 1.5">学,然后知不足!这句话对端正我们的治学态度和加强我们的“学养”是多么重要呀!——的确!的确!但是,更希望橄榄兄能够放下高傲的姿态,去掉自我惯性的思维,千万不要给自己冠以科学的名义和自视清高...这点,是“端正我们的治学态度和加强我们的“学养””最大的障碍!!!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0.25pt; mso-char-indent-count: 1.5">不知,橄榄兄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和爱人在最困难与生命脆弱的时候,同生死共患难...所谓苦尽甘来不过是漫漫人生路中不断演绎的过程与幸福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橄榄 发表于 2006-6-9 10:49:00 | 只看该作者
<>  星月:你始终如一给我的映象是如同一个在睡梦中爬山的人,而且在梦中你已经快爬上巅峰,可以“一览众山小”了。而你的那个梦是从半山腰才开始的,你的回帖的最后一段证明你真的是在一个喜悦的梦中游历着。

<>  这大概就是你为什么总是用“堆砌概念”的方式来图解关于P的病机、病理及治疗的原因了。

<>  我与你勾通的障碍的根本在于两点:

<>  1、我们俩人在对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上的知识和认知上不能相吻合;

<>  2、我们俩人在对P病病程及病例见识上的阅历也不一样。

<>  这两点说明的一个是质,一个是量,质和量两个方面我们有太大的差异。

<>  当我对P是“多基因表达现象”这个根本病因认同后,我就认为,对“病机、病理及治疗”作太多所谓探素不存在必要性了。无论是生命科学家或是医学科学家都已经明确给出了定论和未来的展望。

<>  然而“展望”只是一个指明了趋势而已,科学的进程只能遵从它自身的规律,排不出什么时间表来。

<>  说到我“自视清高”,我真不能接受,我若真的是如你所说“自视清高”,我就不会回你的帖了。当然我每次回你的帖时,都不仅仅是回给你个人看的,而是要向更多的人阐述我的看法。

<>  你的最后一段文字与P病病因、病机等的探讨无关,而是涉极一个银屑病人和他的家人的情感,你用的是疑问句,你是这样说的:

  “不知,橄榄兄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和爱人在最困难与生命脆弱的时候,同生死共患难...所谓苦尽甘来不过是漫漫人生路中不断演绎的过程与幸福回忆!!!”

  看,你又把你思维的对象搞错了吧?

  我要回答的是,我有过,我从十八岁得P,至今历四分之一个世纪有余,P在我整个人生最光彩的年华投下的总不会是明媚的阳光吧?

  看得出你是动了感情写下最后一段文字的,感情我也有:

  “我真想哭泣,然而我不能哭,因为我要是哭的话,我的脚下会淌出一条泪河。”

  情感于现实无补,更是与科学无关。有一点你说对了,“学,然后知不足。”正是我所缺乏的,而且我永远都缺乏!我记着呢!谢谢!你又一次地使我警醒。/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0 0:22:2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什么意思吗 发表于 2006-6-9 15:37:00 | 只看该作者
<>星月,久仰大名,你的文章写得好,发表的见解也很有专业.很想和你交个朋友不知能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橄榄 发表于 2006-6-10 00:15:00 | 只看该作者

答长缨在手!

长缨在手的问:
橄榄和星月,偶有问题请教.
1 何为病和病人
2 说某人有基因缺陷,就说他有病,他能不打你吗?
3  某人从基因到细胞 到组织 到系统都没问题,可天天去医院,能说他健康吗?
4  有P基因,就敢说他是P吗?
说到底治病,治的不是基因缺陷,治的是"受伤的心"
橄榄答:
<>第一个问题,我不答了,查词典去,那上面写着。

<>第二个问题及第三个、第四个,看似是生命科学或医学问题,其实不然。它的实质是一个伦理学与医学及生命科学交叉的问题。

<>我就一并答了吧!

<>  早在“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开始实施的1990年以前,伦理学家们就已经对此提出警告:不要让基因科学变成了“上帝”的角色。这个“上帝的角色”当然是指中世纪以前人们心目中的上帝。过后的十几年中,负责任的伦理学家们就未停止过对“基因工程”全方位的“干预”。他们明确针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在于要防止产生因“基因测序和解读”而将要出现的“基因歧视”。伦理学似乎与科学现实在对立的矛盾和缰持。

< 21pt">然而,研究人类基因的科学家们在他们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宣称:没有一个人的基因是完美的,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 21pt">医学科学家们统计出来的由于这种因遗传方式造成“基因缺陷”的病症达6000种之多。如: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就连精神病这种到目前为止还只被认为是心理因素的疾病都与遗传或说是基因有关。可以说,人类所有非传染病都与基因有关。即便是传染病也与基因有着关系,看看人类的任何一个大规模在传染病暴发的灾难的例证都可以发现一点,疫区内总有人能够活下来?也就是说他们所携带的基因使他们先天具有免疫力。

< 24pt">说到“基因缺陷”,我就想谈谈“基因突出”了。即人类基因科学研究领域里有待时一步证实的一种说法:基因是一个圆,有凹陷,就必有凸出。历史和现实人物也映证了这一点:梵高是精神病患者、霍金是运动神精障碍症患者。梵高是伟大的画家,而霍金则被称之为继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都是严重疾病基因的携带者,而他们又是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人。而曾国藩堪称为我们银屑病人的例子,屡败屡战,最终在那个如同“百年贾府”的清庭中官至极品,而且还“师夷治夷”兴办了洋务。

< 24pt">基因科学的发现已经证实,银屑病也是由于基因的原因成的、而且是多基因所致。正是这个“多基因所致”使得银屑病在表现形式、发病时间、医治效果等方面表现得复杂无比。

< 24pt">我想如果我们大家学习并接受了这些关于分子遗传学中关于基因一般科学知识,那些虚假广告或是什么“神医”之类的,就永无立足之地了。

< 24pt">不过,要学习分子遗传学,大家还是先从“染色体”“碱基对”这些基本的概验入手吧。



    你的帖的最后是:说到底治病,治的不是基因缺陷,治的是"受伤的心"。   
   “基因缺陷”目前没人治得了。
   “受伤的心”我们自已来治,没有什么人能治,唯有我们自已。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黄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0 0:44:4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星月 发表于 2006-6-10 09:12:00 | 只看该作者
<>To 什么意思吗 :在这个论坛上,P友都是朋友!:)所以,咱们现在也是朋友....[em04]专业不敢说,因为很多专业资料是我转载的,我只不过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发表一些看法,并希望与朋友们交流、探讨。如果方便,你可以进到互助论坛的会员建议厅加我,Q名同网名。一般,我QQ不常在线,你要是觉得可以,有可探讨和交流的东东,可在我的帖子后发贴,这样说可否?![em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星月 发表于 2006-6-10 09:45:00 | 只看该作者
<>TO橄榄:首先回答你一个问题:对于你的“情感于现实无补,更是与科学无关”,不甚认同。科学发现很多时候缘于灵感,而灵感很多时候缘于执着,而执着是什么?!如果,没有对妻子的LOVE,那么,我不知道我是否有如此的执着。如果没有关爱,那么,在“最困难与生命脆弱的时候,同生死共患难”时刻,我却又必须谨小慎微,在忐忑里艰难前行...其实每一步走来,我都不能在字里行间表露那段磨难,仿佛一生中的苦难、彷徨都在那一刻凝聚...


<>所以,对我来说,最后一段文字与P病病因、病机等的探讨似乎无关,却不然是起点...


<>还有,对于P,“展望”不过是寻求一种快捷之道。而今,对我来说,我们并不孤单前行,审慎前人的足迹,我知道我们的路该如何迈进...这也是我们幸运的地方。


<>“当我对P是“多基因表达现象”这个根本病因认同后,我就认为,对“病机、病理及治疗”作太多所谓探素不存在必要性了。无论是生命科学家或是医学科学家都已经明确给出了定论和未来的展望。”——这句话的内容,即便对基因了解后,我也从未认同过!呵呵,还记得,非典时候,西医以激素与抗生素虽治愈了患者,却留下遗憾的终生后遗症的痛苦,我看到中医的贡献令人慨叹!有人说,中医是需要领悟,而对于P,个人认为也需要一种领悟....


<>所以,对于你的所谓“我与你勾通的障碍的根本在于两点:1、我们俩人在对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上的知识和认知上不能相吻合;2、我们俩人在对P病病程及病例见识上的阅历也不一样。”的看法,多少有一些认同,不过,这个质与量的问题,你武断了一点,在我看,量变不一定能够导致质变...更何况,以病程来度量个人对于病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医学本身需要领悟...


<>TO 长缨在手:表面的P好了,并不代表P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