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蜀黍 - 

[原创]自愈日志,记录中

[复制链接] 302
回复
4483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71#
 楼主| 蜀黍 发表于 2013-9-14 13:09:0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上周发现在两边太阳穴上面起了许多粉刺,据说是不健康的加工食品吃太多的缘故,以后我尽量不吃添加食用化工原料的食品了,之前煲牛肉汤是肉和菜按照1:1的量去做的,吃了上火,但是牛肉是大补气血的,我想还是折中一下,胡萝卜和牛肉按4:1来熬汤喝,胡萝卜和肉在一起做熟了吃,吸收的营养最充分。还是每周三或者周四喝一次,周内上班正好补充体力。每周末艾灸要做全套的,量太大,准备煮白萝卜汤喝中和一下,再加上跑步发汗一起来。


         舌苔还是白腻的,而且边缘有齿痕,但舌心中间淡淡的发黄,不再胡乱艾灸了,寒湿没泻掉,还把火气给引上来了,等今天下班就按照马少群的穴位去灸,第七天的时候做做全套艾灸,主要把八髎穴攻一攻,因为每次全套总是这里最痒最疼,坚持。


            往年这个时候嘴唇干得都开始咧口子了,今年没有裂,还比较润,坚持。
172#
 楼主| 蜀黍 发表于 2013-9-14 21:56:00 | 只看该作者
网上又收一篇好文,通俗易懂的,mark!
《人体神奇穴位百药俱全》
(1)六味地黄丸。复溜穴:有针灸专家称针刺此穴滋肾阴效果极好,相当于六味地黄丸的功效。

(2) 十全大补汤:太溪、复溜
两穴用按摩法, 效果很好,也无禁忌,常相配而用,哪个穴位敏感就先揉哪个穴,然后再把不敏感的穴也揉敏感了。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若再同时在肾俞、关元、气海等穴拔罐。 那就真成了一剂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补汤了。世人只知鹿茸、枸杞、虫草、河车(胎盘),为补肾佳品,岂知太溪、复溜、涌泉才堪称是生命至宝。

(3)逍遥丸:按摩患者肝经的太冲穴和胆经的阳陵泉,(和逍遥丸)效果一样,且更为迅捷。

(4)牛黄清心丸:先按摩心经的神门穴,再按摩脾经的大都穴。(如果心中发热烦燥,常用牛黄清心丸,但这药若常吃,有人担心其中的朱砂会对身体有损害。)

(5)牛黄清心丸:少府穴,它有清心泻火、行气活血的功效,最强的功效是清心除烦,掐掐它就相当于吃了一味“牛黄清心”

(6)牛黄清心丸:壁虎爬行最主要的功效在于调节任脉,对更年期综合症尤为适用。任脉为阴脉之海,更年期人体阴液不足,忽热忽冷、心里比较烦躁,晚上老 有火似的睡不着觉。这时候赶紧做做壁虎爬行,就好像吃了牛黄清心丸,会有很清凉的感觉。

(7)麦味地黄丸,按揉肺经的尺泽,加上肾经的复溜,相当于麦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加上了麦冬(润肺、滋阴、去心火)五味子(纳气、平喘、止咳嗽)两味药。
主治:肺肾阴虚之咳喘(久咳气喘、痰少而咳或干咳无痰、伴有腰膝酸软、气短无力、动则出汗、时发低热)。还有就是经常讲话太多,咽喉干燥,咳嗽无痰之人也 可选用。(慢性咽炎)

(8)通宣理肺散:按摩膀胱经的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加上肺经的孔最就是通宣理肺散。

(9),牛黄解毒丸:内庭穴,人体自生的牛黄解毒丸。内庭是去胃火的,它的作用相当于牛黄解毒。胃火牙痛、咽喉痛、热性的鼻出血,都可以揉内庭,所以它 是一个去热的穴位。

(10)补中益气丸:肺经有个穴叫中府,此乃中气之府,是中气汇集的地方,因此为调补中气的要穴。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穴性属土,土能生 金,其补中气之气最强,按摩、艾灸都有显效。此外山药薏 米粥也是补益中气的佳品。

(11)补中益气丸:太白、商丘、太冲三穴就会有补中益气的效果。

(12)参苓白术丸。肺经的太渊穴,是俞穴,属土,肺经属金,正好是“土生金”,又如脾经的商丘穴,是经穴,属金,脾经属土,也是“土生金”。这两穴合在 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参苓白术丸,健脾止泻。

(13)大补阴丸。有人心烦不寐,老想喝水,还总爱起急,属于阴虚火旺的体质。那么一旦口干舌燥,不妨赶紧揉揉然谷,其功效相当于中药里的大补阴丸,去火 补阴。

(14) 吗叮啉. 吃完饭不消化,揉大陵穴可以从心脏借点血帮助运化,相当于西药吗叮啉,为您增加胃动力。穴性属土,还有健脾的功效。吃的太多喘不上气来,肚胀,揉公孙穴可促进肠子的蠕动。

(15)杞菊地黄丸。曲泉。它是沟通肝肾的要穴。说到功效,曲泉可谓一穴两用。一方面,它滋阴补肝,主治肝肾阴虚、眼睛酸涩,相当于吃了杞菊地黄丸;

(16)二妙丸。曲泉,另一方面它还是去湿的要穴,相当于中药“二妙丸”,可祛除湿热。

(17)开塞露:商阳穴。这个穴是一个专门治疗便秘的要穴。具体说来,治疗什么类型的便秘呢?它的作用有点像开塞露这种感觉,就是好像大便已经到了肛门这块了,这个穴就管用了。

(18)消炎大药:人体自有的消炎大药,商丘穴。

(19)纯阳大药。申脉穴—— 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
适用人群:寒性体质;中老年朋友;经常伤风感冒、腹泻、怕冷的人。
主要功效: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痛等症状,对腹泻、消化不良有辅助作用。

20. 补钙药。脾经大都穴-补钙要穴。(这个位置也是颈椎反射区。)




       原来头皮上竟然有50多个穴位,明天开始每天早起花十分钟梳头来按摩穴位。今天中午吃饭积食了,下午还觉得不消化,刮了100下四白穴,不到20分钟就感觉饿了,查了一下经络小人,原来四白穴是胃经的起始端呢,好东西,以后要常用它来消食。


173#
 楼主| 蜀黍 发表于 2013-9-14 22:01:0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认为:“肾气足,百病除”。人体内的左肾为阳,右肾为阴。左肾司六腑之功能,右肾辖五脏之运行。肾对五脏六腑起着至关重要的温煦(xu)、滋润、濡(ru)养、激发等作用。肾中之元气,又叫元精,是生命的原动力。肾虚则生命力减弱,各种疾病会接踵而来。肾生精,精生髓,髓壮骨,髓通脑,脑为髓海。肾亏则髓空,髓空则骨软,骨软则腰膝酸麻,牙齿脱落,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关节炎、颈椎神经痛,甚至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反应迟钝,精力下降,脱发皮皱等现象。


人体自身补肾法,就是外劳宫补肾法。

具体方法是:

       每晚临睡前将两手背紧靠腰部,仰卧于床上,5-10分钟后,其热感会逐渐传遍全身。开始时,双掌被腰压住会出现麻胀现象,3-5天后即可适应消除,双腿会感到轻松灵活。肾衰、肾亏的人,十五分钟以后,双手便会感到插入到肚腹之中,有时会感到移贴在肚皮之上,经常酗酒的人,脑门会渗出汗珠,有的人腰部出汗,还有的人双腿出汗。出汗的原因是由于外劳宫紧贴两肾,双掌的热量直接温煦两肾;将肾内虚寒之气逼出,通过运化变成汗水排出体外。每次坚持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刚开始双掌被腰部所压会出现麻胀现象,三、五天后即可消失,便会感到双腿轻盈舒适。如果经常腿脚冰凉、麻痛,可以将左脚放在右脚(脖)之上,20分钟后,腿脚即可逐渐变热,倘若每晚再用热水泡脚,然后按摩两腿根部的“气冲”穴,并反复揉擦两脚心的“涌泉”穴,反复拍打、叩击、推揉、按摩两腰出的“肾俞”穴,则效果更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14 22:04:39编辑过]
174#
 楼主| 蜀黍 发表于 2013-9-14 22:15:00 | 只看该作者
八髎穴的重要性:


      八髎穴位于人体腰部的膀胱经上,这个部位恰好是人体骨盆的位置,人体的大部分生殖泌尿系统都在于此。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说明经络肌肤之间有粘连,这种粘连,正是体内尤其是胞宫有毛病的外在表现,而妇科的一切疾病,都与胞宫紧密相连。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胞宫健康了,妇科问题没有了,困扰女性的很多杂病,比如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慵懒等,都会自然消失。


175#
 楼主| 蜀黍 发表于 2013-9-14 22:22:00 | 只看该作者

          晚饭吃了2条油炸小鲫鱼,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今晚灸得穴位:肩髃、曲池(这是马少群穴位第一天内容),我自己另加了足三里、八髎、神阙、天枢。随身温灸绑着一起同时灸,大概50分钟艾柱烧完了,收工,睡保健觉。
      
        明天将是隔俞和大陵。
176#
 楼主| 蜀黍 发表于 2013-9-18 22:23: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第五天,肾俞和复溜刚灸完,有几个P中间空了,外边还是一圈,昨天吃了麻辣水煮鱼,头顶痒了几秒,过去情绪起伏再大,脸色也不会变化,今天无意中照镜子发现,心慌的时候脸通红,说明血液循环上来了,吃逍遥丸有没有一个月?我记不清楚了,一直观察指甲,发现指甲盖上面又长了像针眼大小的小坑坑,还有横着的棱棱,凹凸不平,据查证是肝脏在排毒的表现,还有个惊喜的变化,食指、中指、无名指原本没有月牙的,现在长出了浅浅的月牙,不过指甲的底色还是偏深紫色,说明血液还是淤着的。多喝胡萝卜煮水,多吃孰萝卜,食疗修复肝脏。
177#
飞翔b 发表于 2013-9-19 00:37:00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78#
清风拂面 发表于 2013-9-20 19:04:00 | 只看该作者
佩服楼主,能坚持写这么多,但我不懂这些经络,不知道说些什么,受益了
179#
strange 发表于 2013-9-22 02:47:0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认为:“肾气足,百病除”。人体内的左肾为阳,右肾为阴。左肾司六腑之功能,右肾辖五脏之运行。肾对五脏六腑起着至关重要的温煦(xu)、滋润、濡(ru)养、激发等作用。肾中之元气,又叫元精,是生命的原动力。肾虚则生命力减弱,各种疾病会接踵而来。肾生精,精生髓,髓壮骨,髓通脑,脑为髓海。肾亏则髓空,髓空则骨软,骨软则腰膝酸麻,牙齿脱落,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关节炎、颈椎神经痛,甚至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反应迟钝,精力下降,脱发皮皱等现象


吃六味地黄丸行不行。
180#
naiyingnn 发表于 2013-9-23 10:48:00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啊

楼主继续啊,我是每日必来看你的帖子的,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动力和信心,期待着你早日康复。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