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47军139师1团9连军医王国卿在阵地上为战士理发
< >![]()
< >这是特殊舞台上的演唱会。在262阵地,用电话给前沿哨所战士唱歌,嗓音好坏没关系,只需用心去唱。
< >![]()
< >战士们太疲劳了,真希望他们能多休息一会儿
< >![]()
< >前沿哨所的战士,就生活在这种石头的夹缝中,既狭小又潮湿
< >![]()
悼念阵亡的战友,为他们的灵魂点燃一支烟
照片故事:一本打开的日记 第二部分:“蓝剑B计划”和“北虎行动”
![]()
“蓝剑B计划”是陆军第47集团军139师接防以来的第一场出击战,这是在1986年10月12日的出征誓师大会上,集团军钱军长向作为突击队的“特工五连”连长授“攻无不克”红旗,预示着这场战斗一定能取得胜利。
![]()
军、师首长为“蓝剑B计划”突击队的勇士送行,茅台酒为勇士壮行
![]()
“蓝剑B计划”的突击员正在通往1072阵地的路上
![]()
在1986.10.14,突击队员潜伏在阵地前沿等待“蓝剑B计划”的进攻命令
![]()
在“蓝剑B计划”战斗过后回到猫耳洞的突击队员,战士的表情还有些紧张
![]()
梁子与“蓝剑B计划”突击队员合影。右二为第二突击队队长祁振武,他在10.14的战斗中表现英勇,为掩护一名负伤的战友,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22岁年轻的生命,飘逝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
“北虎行动”出征誓师大会,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之势
一本打开的日记 第三部分:“战地女神”刘亚玲
![]()
这张照片曾刊登在《解放军报》头版
刘亚玲,陕西长安人,84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护士学校。主动分配到云南边防67医院,两次利用休假时间到206阵地救护伤员,被战士誉为“战地女神”。
![]()
刘亚玲(中)在前沿阵地抢救伤员
![]()
战地摄影干事梁子与护士刘亚玲在262阵地上合影
照片故事:一本打开的日记 第四部分:战地记者在前线
![]()
袁熙在1987年1月7日收复某高地的战斗中,不幸被敌人炮火击中,壮烈牺牲
梁子在书中记述袁熙在“1.7”战斗中牺牲的事:这一天,整个战场炮声隆隆,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直到9个小时后双方才停止了炮击。袁熙和李斌牺牲了。战斗刚打响,袁熙和录象员李斌跟随第二突击队冲向被敌人占领的高地,一发炮弹击中了李斌,小李举起已炸坏的录象机,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倒在血泊中。袁熙看了一眼牺牲的战友,在弹片如雨的硝烟中,抢拍了第一个将爆破筒塞入敌屯兵洞的爆破英雄,又记录下一位战士舍身掩护战友的感人瞬间——胶卷在相机中不断推进着,计数窗显示到“30”。就在他刚要再次按下快门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了,强大的气浪把他抛起一米多高,弹片不仅切断了他的双腿,而且还嵌入了他的腹部……
![]()
这是1987年1月2日,在139师4团7连“北虎行动”誓师大会上柳军与梁子的合照
梁子在书中这样写道:
(87年1月2日)在四团七连的“北虎行动”誓师大会上,我见到了柳军……
(87年1月5日)今早7点,“1.5”战斗打响了。……战斗刚结束,我急忙赶到团指挥所,在一群破衣烂衫的突击队员中,总算找到了柳军。他耷拉着眼皮,半睡似的靠在墙角,显得很疲惫,他看见我,强打着精神站了起来,告诉我他觉得挺后怕的,差点就坐不到这儿了。凌晨3点,他跟突击队员们埋伏在距敌洞口只有几米的草丛里。7点零3分向敌阵地发出了火炮,整个战区形成一片火海。当时天还不太亮,柳军借助一块大石头,用手和头顶住相机,拍摄着战斗打响的瞬间场面。几分钟后,我们占领了表面阵地,把大部分敌人堵在洞里,分9个小组开始搜剿打洞。这时,左前方有几个敌军想逃跑,一名突击队员冲上去,端着冲锋枪一阵射击,他趴在石缝中,拍下了这一难得的镜头。突然敌人的几个暗堡工事,连连向我突击队员扫射,他跟在张锋和杨胜义后面拍摄炸毁敌2号工事的镜头,随后又向山顶冲去。就在这时,一发炮弹落在他的身旁,把他冲得在空中打了个滚儿,就失去了知觉。几分钟后,柳军被人叫醒,一看绑在手上的相机不见了,四处看了看,顾不上多找,摸摸身上没血,又举起另一台相机接着冲,一直到战斗结束,总算是捡了条命。他讲得没什么色彩,神情还有些紧张。我不知该如何安慰他,因为这里的一切都必须用生命去换取……
![]()
战地摄影干事梁子在第一次上阵地后,与送其下山的两位班长合影
照片故事:《一本打开的日记》第五部分:战地军工
![]()
军工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往前沿阵地扛木头,加修工事
![]()
冒着擦身而过的枪弹和脚下暗布的地雷,军工战从战场上抢运伤员
![]()
军工冒着生命危险,将伤员从阵地抬往后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