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身與心的折磨(2005年3月30日)
馮偉傑表示,牛皮癬患者須留意個人情緒、抵抗力及天氣乾燥的變化,有助預防復發。
【明報專訊】皮膚專科醫生馮偉傑表示,牛皮癬不單影響儀容,常被誤解為傳染病,加上患處常脫落皮屑,患者往往被誤會個人生欠佳,病者身心皆受重壓。「患者夏天也要穿長袖衫、戴帽,部分人更影響關節,導致背痛、背部僵硬,連執筆寫字、扭毛巾、綁鞋帶等簡單動作都做不來」。
傳統療法 三大類型
馮偉傑表示,傳統療法主要是外用藥膏、口服藥物及紫外光燈治療,卻各有不足。「外用類固醇藥膏用於病情輕微者,但會令皮膚乾燥,長期使用令皮膚變薄,並會產生抗藥性。口服藥物如常用的抗癌藥甲氨喋呤(Methotrexate),導致白血球偏低,容易引起細菌感染,亦影響肝臟。另一類口服藥環孢素A(Cyclosporin A),會令血壓上升、腎臟功能受損。紫外光燈治療是利用紫外線A或B照射來治療,病人每周需接受2至3次治療,適用於對藥膏無效或患處面積較大的患者」。
全新治療 效果理想
他指出,新的針劑藥物CD11a單克隆抗體,能抑制引起牛皮癬的過度活躍T細胞,但副作用較少,不影響肝及腎臟功能,沒有抗藥性,可長期使用。患者每周注射1次,一個療程共12針。據外國臨研究,連續用12個星期,五成患者的皮膚得到50%改善﹔159名完成30個月療程的患者中,78%患者的病情改善達75%以上,九成人改善了50%。「患者經6至8針顯見療效,但孕婦、乙型肝炎帶菌者及未足18歲者,皆不宜」。[U]而患者最擔心的復發問題[/U],馮偉傑表示,香港引入新療法時日尚短,需觀察2、3年才有較準確的資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 21:19:2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