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陪伴照片里那位关节型P友一起学习真气运行法的家人。P友们可以看书学习,当时我是密集式练习的。以下博文是我本人的学习体会:
密集式练习时间:2013年12月9日至18日。
李少波真气运行学简介
是李少波先生根据《黄帝内经》的积精全神、全真导气理论与古代各家行气养生法而创立的一套强身健体、吐纳导引功法。它主要通过调息凝神,培养真气,贯通经络,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大脑皮层保护性的抑制力量,从而使身体内部的固有潜能得以挖掘,发挥自我调节,自我治疗,自我重建等一系列自我疗能,达到防病治病、开发智慧、美容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更多知识,请参阅其网址。而对于我们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打通任督二脉,也称为“通督”。
今天,课程进行到了第五天,我幸运地打通了任督二脉(通督),感觉很好很兴奋,传说中的“神功”竟然练成了,现在的感受是头脑清醒、周身轻盈、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当然还有很多感官之外的身体收益。在此将通督的过程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第一天 呼气注意心窝部
郑老师指导我们端坐在椅子上,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部,双手放于膝上,闭目。然后指导我们关注自己的呼气,做到不要用意识控制呼气,当呼气时意识趋向心窝部。以此,意识一次次在呼气和心窝部往返。非常简单。
此部的目的是积聚天地之真气于心窝部。每节课的时间大概在30分钟。
其实,练功之时我并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郑老师只是讲授如何去练,而不说练的结果,此教学法的目的是令学员的意识保持清静无为,一心在练功上,不产生其他杂念。而我对于此套学说一无所知,则正是老师最喜欢的“一张白纸”。此种教学法一直贯穿之后的课程,我也正好不去做什么其他调研学习了,跟着老师“傻练”吧。
2012年之前我是一名甲骨文(Oracle)硬件与系统工程师,现在我从事的工作是网络程序开发、网站页面设计与营销,可以说一直从事的是技术工作,多年的工作中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在纯工程技术领域更多的了解背景知识对于故障排除绝对有好处,丰富的经验与技能可以产生更多更好的思路、理性的思维与周全的考虑。而这次我们接触的身心灵修炼的学问则是要求学员所知的和思考的越少越好。世间的种种学问真是大相径庭啊。
一天的课程结束后,郑老师问我有什么感受,我说胸口有压迫感。郑老师说那就对了,说明心窝积聚到了真气,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第二天 意息相随丹田趋
此步的做法依然很简单,随着每次呼气,意念止于丹田即可。丹田位于肚脐之下相隔3个手指的地方。
依旧,我还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实上,我甚至不相信会发生什么,除了几种形式的佛教打坐(禅宗打坐,净土宗念佛,冥想)与行动中的佛教般舟行法,我未曾接触过激发人体超自然潜能的修行方法,而佛教的修行方法,限于我的的功力太浅,根本不可能出现超自然功能,所以到此阶段,对于下一步会发生什么,非常茫然,能否通督,感觉真是好遥远的事情。
但是佛教的打坐经历在此时发挥了作用,因为佛教的打坐也是要求修行者心无旁念,凝神于某一点,例如呼吸。具有一定凝神能力可以保证我此时意念集中于呼气与丹田,尽管时常心飞走了,但也会有所觉察,马上拉回来。
尽管心时常飞走,但还是在第二天找到了感觉,我能感觉到只要意念回到丹田,丹田之内就好像有一股气在蠕动,那股气好像还要向外流出,丹田酥软,很是舒服。郑老师告知此时任脉已通,身体前侧中轴之脉为任脉,后为督脉,明天进入下一步。
第三、四、五三天 调息凝神守丹田与通督
第三天,郑老师指导我们将功法稍做改进,就是将呼吸调整为极其轻柔、若有若无的地步。为此,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 广式老火靓汤,为了煲得一碗靓汤,必须以很小的的文火煲上四至五个钟头,火太大则会将汤快速烧干。借此比喻说明呼气不得过重,过重则会发热过多,耗损真气,反映到感官则是口干舌燥,而对真气的积聚与上行没有益处。同时,无论吸气还是呼气都不能加以意念控制,意念依然关注在丹田。此阶段气会从丹田沿督脉(身体背部中轴线)上行,最终通督,期间会出现很多感受,但心不能被感受带走、不能起波澜、不能去主动寻求通督,因为真气上行通关是不随人的意志的,人能做的只是守住丹田。
在第五天通督之前,我已感受到真气在丹田已然饱满并一次次向上通关的感觉,一次比一次猛烈,一次比一次上升的位置高,最高处到达了肩部中间脊柱上的夹脊穴。此时我已充满了信心可以通督了,但仍旧一次次告诫自己不论怎样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 守住丹田,不要去寻求通督。
终于,在第五天上午,有一次我感觉一股热流从肩部迅速往上冲,直冲头顶,眼泪被逼了出来,头脑眩晕,之后感觉气喘、心跳加快,很舒服。之后向郑老师求证,确实是达到了目的,终于通督了。兴奋之情,自然无需言表。
一点感悟
通督的生理感受就不多赘述了。本次的课程还有5天,我还需要继续修炼,希望达到更高层次,我计划在培训班结束后,再写一篇文章分享感受。通督的身体收益之外,我更加收获了一份心灵上的宝贵财富,就是对世间事物的看法。世间事物诸如金钱、地位、爱情,谁人不想获得,无可厚非,但追逐的过程不能过急或过缓,过急则用力过猛适得其反,俗话说的心急吃不到热豆腐,过缓则流于懈怠,此收获来自于修炼中的调息。而对于美好事物的获得与否,则不能太执着于获得时的那份快感或者说要求自己一定要得到,你越是想得到,结果总是越得不到,反倒失望越大做出傻事。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天,为自己多积福报,以平常心看待事物,缘分的好果实才会快快发芽,就像通督的到来那样,越不去想它它越是来到。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f54a50101etwj.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4 12:05:5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