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加入我们
用户名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加入我们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新闻资讯
健康咨询
医药信息
名医名院
治疗方法
文献资料
家园
Space
关于本站
排行榜
图片新闻
文字新闻
公告信息
曝光平台
医药前沿
疾病常识
健康保健
中药信息
西药信息
医院介绍
医生介绍
矿泉疗法
中医疗法
西医疗法
中西结合疗法
其他疗法
紫外线疗法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
网站大事记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爱心捐助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用户
当前位置:
»
论坛
›
生活休闲区
›
心情驿站
›
帖子
返回列表
五类中药祛五邪
[复制链接]
0
回复
1932
查看
放你在心里
当前离线
积分
2453
IP卡
狗仔卡
1
#
电梯直达
分享到:
放你在心里
发表于 2005-2-19 17:05:0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传统中医认为,一年四季都有相对应的时气。比如春季与风相应,夏季与热相应,长夏(夏与秋之间的一段时期)与湿相应,秋季则与燥相应,冬季则与寒相应。与此相对应,在应用药物治病时,也可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将其划分成相应的风类药、热类药、湿类药、燥类药与寒类药。
<
> 风类药有轻浮上升的性质。如防风、羌活、升麻、柴胡、独活、藁本、川芎、麻黄、薄荷等药物。在治疗邪气郁结于体内引起的头痛、肝气不舒,或是聚于体表的感冒、后背发紧,酸痛等病症时,则可用有散发之性的风类药。
<
> 热类药指能除寒助阳的药物。比如黑附子、干姜、川乌、高良姜、肉桂、草豆蔻、丁香等药物。这些药常用在体内寒邪引起的关节疼痛、畏寒,以及脾胃虚寒引起的腹中冷痛,胃寒呃逆等病症。
<
> 湿类药这类药能补中益气,助人体生化之气。如胃阴不足,则湿性药能滋养。如黄芪、人参、甘草、当归、熟地等。但在用湿性药物补中气时,如果脾胃的本身湿性较重,则可加用白术、苍术、橘皮、半夏等燥湿健脾之药。如果湿性过重而阻滞气机,出现脘腹满闷,食欲下降时,则又应加用青皮、槟榔、莪术、三棱等药物。
<
> 燥类药本类药有淡味和酸味两种。淡味药能除湿燥湿渗湿,如茯苓、泽泻、猪苓、滑石、车前子等,用于湿邪聚于体内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等。而酸味药则能收敛下降,如五味子、白芍、乌梅肉、桑白皮、丹皮、地骨皮、天冬、麦冬等,能够治疗体内阴虚,阳气浮越引起的失眠、心慌、口渴、出汗多等病症。
<
> 寒类药是具有泻热,引火下行作用的药物。如大黄、黄柏、黄芩、黄连、龙胆草、生地、知母、防己、苦参、地榆等。这些药物可治疗体内热盛引起的口舌生疮、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灼热疼痛、尿血便血等病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0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2005-2020
www.yxb365.com
(http://www.yxb365.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守望轩
京ICP备1703320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