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药的抑制类激素或药物,其主要治标,甚至于身体多有损伤。中药虽亦有部分毒性之药物,但是,只要了解其功用的基础上选择用药,可以有比较好的效果。下面摘录了一些中药的外治方药,大家可根据其方药之成份分析其药性,进而根据个人体质施用。
< >下为转贴内容:
< >外用中药制法的相关知识
< >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分内治和外治两大类。内治之法基本与内科相同,从整体观出发,进行辨证施治。但其中透脓、托毒等法,以及结合疾病应用某些方药,则有显著区别,也为外科的特点。而外治中的外用药物、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中的药线、垫棉等法,则为外科所独有。在临床上轻浅小恙或某些皮肤疾患,可以单用外治获效,但大部分外科疾病必须内、外治并重。在具体应用时,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不同的致病因素,辨别阴阳及经络部位,确定疾病的性质,然后立出内治和外治的法则,运用不同方药,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炒】将药材放锅中加热,并不断拌炒。 微炒:炒去水分,至药物表面微乾,但 无显着着化。 炒爆:炒至药材爆裂为度,种子类药物如王不留行,系用文 火炒至爆开。 炒黄:炒至药材微带黄色,有特殊香气发出为度,加炒麦芽 、炒穀芽等。 炒焦:将药材炒至表面焦褐,内部深黄,如神鷮、白朮等。 炒炭:炒至药材全部焦黑色,但中间仍呈黄褐色为度,也称为“炒存性” ,如地榆、生地等。
< >A、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自制制剂青叶霜:由大青叶、龙葵、土大黄、雄黄、莪术组成。加入霜剂基质,制成软膏,性质温和,有较好的安抚作用,且停药后不易复发。青叶霜外用可改善银屑病皮损的病理形态,使其向正常转化。方中大青叶、龙葵、土大黄、雄黄清热解毒,杀虫止痒;莪术活血化瘀,可助血行,并达到儒养肌肤。诸药合用,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活血祛风之效。可使红斑变淡变暗,鳞屑减少,皮疹渐消。
< >B、郭新崇中医师的祛银霜,用板蓝根、甘草、蛇床子等药提取液150ml、氮酮20ml,尿素15g,尼泊金乙酯1g,加霜剂基质至100g,外敷患处,总有效率90.3%
< >C、军医刘春江的镇银膏,用知母、黄连、白癣皮、鲜花椒、青黛、山楂、川芎、甘草等,用植物油炸至焦黑,去渣,再加入牛黄和麝香粉,再浓缩成膏,外涂病灶上,1-2mm,再用保鲜薄膜将敷药处包封,每隔5天换药1次。总有效率99.7%.
< >D、王晓光中医师采用青蛤散糊,用青黛12g,煅蛤粉、煅石膏各30g,黄柏末、轻粉各15g,共研极细末,再用适量香油、茶水各半调成糊状,均匀涂敷于皮损部,保鲜膜外裹,每日2次,总有效率96.1%。
< >E、牛海蛟医师采用镇银膏,主要成份:麝香、黑豆油、生地榆、黄柏、地肤子、黄芪、苦参、生地等,用霜剂基质。温水洗浴后涂药,用保鲜膜封包,厚皮损处佐以梅花针叩打,总有效率99.3%。
F、张育善医师采用复方青黛软膏,用青黛、黄柏、生石膏研末加凡士林制膏,外涂皮损处,每日 2次,每次涂药后热疗3-5分钟。总有效率91%。缺点为软膏是黑色易污染衣物。
G、施曼绮医师采用银屑浴液,用生地榆、川连、黄芩、黄柏、蛇床子、栀子各10g,槐花、地肤于、生地、赤芍各30g,五倍子15g,苦参20g煎液,配成浴液(原文未说明调配时加入多少水),泡浴,揉擦患处3-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涂消银霜(上药加紫草30g,乳香、没药各15g、杏仁20g,明矾10g),总有效率94%。
H、施永安医师的大黄合剂,用大黄、硫黄、雄黄调花生油制成油剂,每日外涂2次。大黄粉具有消炎活血解毒的功效,而雄黄、硫黄有去鳞屑而不致出血的作用。调花生油外涂,可使鳞屑逐渐脱落,皮肤红斑消退。
I、军内著名老中医高中峰的顽疾灵药水。顽疾灵由黄芪、黄连、黄柏、白鲜皮、苦参、土大黄等药煎制而成。用法:1日2次,1月1个疗程。用药半月见效,l-3个疗程可达临床治愈(原文未介绍详细配方)。
J、魏国栋医师的外用酊剂,选用丹参、红花、制何首乌、赤芍、丹皮、金银花、连翘、薄荷、蝉蜕、白鲜皮、土槿皮等药适量,经粉碎后制成酊剂。薄荷辛凉解表、荆芥辛温解表,加金银花、连翘能清热解毒,合用可有宣邪作用。蝉蜕辛凉解表,疏风止痒;白鲜皮清热解毒,为治皮肤湿热瘙痒之要药,土槿皮清热、杀虫、止痒,为治癣良药,丹皮气清芬芳,既凉血又不致于瘀滞.既活血又不致妄行,血热、血燥、血瘀均可用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2 9:05:3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