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如此“侮辱”,让国人哑口无言

[复制链接] 1
回复
189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zrq晨曦 发表于 2005-10-23 21: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一黄金周第二天,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多名儿童。在乌鲁木齐参加集体捡垃圾的韩国游客柳仁圭说:“野外应该是一片净土,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么漂亮的地方却有很多垃圾。”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在驱车将5个装满垃圾的纸箱送至垃圾站后,韩国游客才安心继续游玩。这番“老外”捡垃圾的举动自然引起热议,有人直呼难堪。新华社就此事发表题为《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提醒我们什么》的评论,评论称此事提醒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环保意识,讲求公德,提高公共资源的管理水平。

  韩国游客集体拣垃圾到底提醒我们什么?我的一位网友直言不讳地说:“这是人家对你的一种‘侮辱’”。他的理由是:韩国游客是客人,客人到主人家是要遵守做客习惯的。如果你家来了客人,看见你家卫生不太好,就主动打扫卫生的话,你会怎么想?这位网友讲的难道真的就一点道理也没有吗?这位网友还说,有一种“侮辱”叫做哑口无言,譬如用这样文明方式对你进行“侮辱”。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捡垃圾,而是不随处乱丢垃圾
确实,面对韩国游客的“不讲情面”,我们除掉满脸通红、无言以对外,如果还能说出什么辩解的话来,只能说明你的脸皮够厚和不可救药。但就算是把韩国游客尊称为“老师”又能怎么样?这些年来给我们上过课的外国“老师”还少吗?我们也确实脸红过了,也确实热议过了,但结果又怎么样?有什么改变吗?

  据10月8日出版的《信息时报》报道,半个月前发生在香港迪士尼乐园的不雅行为犹在眼前。那一次,有关内地游客素质的讨论席卷了整个网络,《信息时报》发起的批判不文明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社会文明的反思。然而,时隔不久,就在刚结束的黄金周,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再一次集体爆发。在广州的每一个公共场所,记者总能毫不费力地捕捉到一些不和谐画面。这应该是最有力的说明了吧?而且只要你留意,你身边的不和谐画面是不是比比皆是?

  当然,就算是如此,我也不认为这完全是市民的素质问题惹的祸。罗马不是一天能够建成的,文明行为更不是一天能够养成的。而且文明行为也和很多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的。比方经济因素,比方教育因素。一位韩国游客说,在韩国,孩子们从小都要受环保教育。在家中,父母会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在学校,孩子的第一堂课就是礼节教育,其中就包括环保教育。但我们做得怎么样?比方政治因素,在公车私用,灰色收入甚至腐败等更不文明的现象随处可见的情况下,想单纯的去提高市民的文明行为又怎么可能做到?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到底做没做?如果面对这样的文明“侮辱”却只知道哑口无言的话,那又能有什么意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紫砂壶 发表于 2005-10-26 08:34:00 | 只看该作者
<>新华网乌鲁木齐10月6日电题:

<>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提醒我们什么

新华社记者贺占军

十一黄金周第二天,乌鲁木齐市南山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多名儿童。这番“老外”捡垃圾的举动自然引起热议,有人直呼难堪。此事提醒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环保意识,讲求公德,提高公共资源的管理水平。

有钱有闲后,风景名胜处游者云集,然而众多景区的脏、乱、挤现象,引得骂声一片。在乌鲁木齐参加集体捡垃圾的韩国游客柳仁圭说:“野外应该是一片净土,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么漂亮的地方却有很多垃圾。”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在驱车将5个装满垃圾的纸箱送至垃圾站后,韩国游客才安心继续游玩。

客人们给我们上了一堂课。公共资源是一张公德考卷。利用公共资源的过程,就是考验每个人公德素质的过程。各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迹,是大自然和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珍惜它、爱护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主人爱“小家”,不爱“大家”的情形却频频出现。记得有这样一则电视公益广告:公交车售票员见一乘客将易拉罐随意扔在车厢,便埋怨道:“你这人怎么这么没公德啊,这是公共区域不能随便丢垃圾!”话音未落,售票员捡起易拉罐,拉开车窗狠狠地丢于街道上。一场公德考试的答案瞬息便见分晓。

公众不文明,管理也有责任。以旅游景区为例,一些景区内商贩摊点周围变成垃圾场却无人清理,一些旅游景点垃圾桶偏少,或者分布不合理,游客常常想扔垃圾却找不到地方。诸如此类公共资源区域的管理滞后,往往造成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公德意识的建立,要从娃娃抓起。一位韩国游客说,在韩国,孩子们从小都要受环保教育。在家中,父母会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在学校,孩子的第一堂课就是礼节教育,其中就包括环保教育。但我国小学至今尚无专门的环保课程,这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公德教育要求。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全家出行是培养孩子公德意识的最好时机。参加集体捡垃圾的韩国游客中就有30多名孩子,其中一对双胞胎姐妹特别引人注目,她们总是跑在最前面。试想全家出行,父母随意将垃圾丢弃于青青草地上,孩子会受到什么影响?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也有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好山好水,时至今日,这两样都弥足珍贵,我们理当珍视。但愿外国游客不用在我们的家园里继续捡垃圾!(完)

<>转自:http://bbs.xibaipo.com/bbs/simple/index.php?t3422.html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