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安得车票无数张,大庇天下游子俱欢颜

[复制链接] 2
回复
156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缠绵 发表于 2006-1-22 14: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早上拿了票回来之后睡了一觉,平静下来之后觉得不记录一下这次史上最长买票时间的辛苦历程会有点可惜。不止是为了自己辛苦辗转的20几个小时,也为了寒风中民工们向往好久不见亲人的执着的双眼,为了他们整夜整夜排队只为了买最便宜的一张临时客车的硬座票;也为了各位大小男女老少黄牛随着行情变换而不断变换的得意、自信、恐慌、从容、贪婪、残暴的神情,为了他们孜孜不倦游走于人群中的身影;也为了那些普通的学生、工人、白领、蓝领为了一张回家的车票,日排夜排、自己排、大家排的壮观场景,为了那些看到别人插队总会义愤填膺但是同时自己又在想着如何插队的辛苦的人们。
                 
  我其实最初并没有抱着必买的决心去的,我可以选择转车,选择晚走,选择等待,但是家里的妈妈一直催我告诉她什么时候能回家,说希望能赶上过小年。说买票为了孝顺可能夸张了一点,但是这确实是我的动机之一。
                 
  动机之二就是Gohome组织的所谓搏票团了,从众心理是一种微妙的感觉,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我绝对不会连续两天4点多钟起床,去排一天的队。但是有了一个可能的团体,我很奇怪的感觉到自己的精力居然有这么好。承诺、约定和交流,这些看不见的精神食粮,成为支撑我渡过漫漫排队时光的关键。
                 
  第一天早上乘地铁1号转2号,6点15左右到达传说中的北京东路。走进仓库一般的售票大厅,还没站稳,后面两扇大铁门轰然关上,顿时让我想起了某电影中的场景,汗~~
                 
  和同行的两位稍一商量,我们决定兵分两路,一个出去排21号的卧铺,两个在里面看能不能买到20号的票。在整个清晨菜市场般的仓库里,我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中还不断的想到放弃。我看到周围人的数量,想想自己要买的那个传说中的车次,总是能想到一句话——“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然而,既然我已经进入这不明不安的“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渺茫的悲凉的希望。
                 
  8点钟,窗口的灯亮起,这是上班的标志。人群中有欢呼声、口哨声,继而传来嘈杂的吵闹声、叫骂声。前面的人努力探头,后面的人踮脚张望。一行多人的集团,又往往派了人往来的穿梭刺探,找到距离灯光最近的熟人,于是一股脑将票号写给此君。于是时间在走,窗口的人难走。
                 
  终于见到仰慕依旧的售票员jj,但是还没向她表达清楚我想法,我们的会谈就结束了。我用饱含神情的语调和充满渴望的眼神送出的三个疑问句,她只用了简单的六个字就回答了——三次重复的“没有!”。业务熟练的她,甚至不用查一查面前的电脑,就清晰的告诉我一个讯息——“你所要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希望。”嘿,我其实早料到如此。不过还是不甘心,我在仓库里兜来兜去,选择传说中实习生的窗口,再次排队。这次得到得交流机会多了一点,我想要的票没有,不过还是帮通行的老乡买了一张可以到达离家只剩下400公里的地方车票。
                 
  我走出这个吵闹仓库的时候,时间还只是到了我平时起床的时间。我将买来的一张临客交到一直在外面排队的老乡的手中,大家对望一个苦笑。这时候外面排了四五十个人,我们的前面,有很多看起来就像四川来的打工人员,他们席地坐在那里,像是已经习惯了这种不分昼夜劳作的生活,排队——也许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休息吧。看着他们刻着风霜的脸,我常常想,也许他们一年、甚至几年都没有回家了吧。他们到底为了什么,来到这个遥远而残酷的地方,在建筑工地、手工工厂等等危险而脏乱的环境中工作?
  他们应该也好想回家吧。他们的家里,也许也有一个像我这么大的儿子;他们的儿子,也许也在外地上学,所以他们开心的每个月将挣来的钱,留下仅够糊口的少量,剩下的大部分颤巍巍得写在一张汇款单上寄出;也或许,他们的儿子,就在他们身边,一起流浪在这个不太真实的都市街头……也许吧。
                 
  在整个一天的排队过程中,交谈,是使我忘记不安和疲惫的方法。之前不认识的一批校友,因为等待的漫长开始相互认识。和老乡的谈话使我温暖和亲切。排在我们前面的两个来自四川的夫妇告诉我——他们想买的只是某趟慢车的座位或者站票,卧铺没想过,空调车也一定不要——因为贵了几十块,如果明天早上买不到,就出来接着排……
  我想想队伍的前面,多的是这样只求最便宜车票的人,我稍稍松了一口气——因为放票的数量有限,前面人的放弃,就是我的希望。但是我也只是松了一口气,我有点责备自己的娇嫩,或是感叹他人的艰辛,也或是其他。傍晚的时候,来了一个老人,他走到我们这边,问了排队的方法。我们问他,您这么大的年纪,怎么自己来排队啊?他说,我是给我孙子排队,他在船上,不能来买票,我今年七十八了,朝鲜战场也去过,在这里排两天没什么,只是倒票的太多,买票难啊,不过这么大的国家,都不容易……
                 
  售票处的工作人员一天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上午,把已经排队的人的证件登记了一下;第二次是晚上,把已经登记过的名单核对了一下,之后大家被告知,可以走了,第二天早上6点之前要出现。
                 
  这种长时排队的秩序还算井然,据说北京东路这种每趟车放出固定张数卧铺的做法已经有好多年了。也许要留给人通过努力可以得到回报的一点儿机会,哪怕只是一点点,也给人还有希望的感觉——买票是这样,其他的事,也许也是这样。
                 
  第二天早上我们起的更早。投入的成本越来越大了,谁都不愿意在最后的时刻放弃或者失误。到达售票大厅的时候,里面坐着、躺着很多彻夜未归的人。开始按照登记过的顺序排队时,仍有两种人不断的被赶出来——一种是满面灰尘、一脸茫然的瘦小打工人;一种是满面油光、一脸冷笑的皮包一组。我心中充满了莫名的滋味。
                 
  拿着爱不释手的车票,我回头望了一眼晨雾和细雨中笼罩的仓库,离开了这个装满了人和人性的地方。和通行的人告别,我回去一头扎进床上,睡着了,居然还有满脑子的车票、牛、人……希望一觉醒来,想家的人都到家了。
                 
  后记:经过超过20小时的等待,终于拿到了回家的凭证。我想以我的能力和志向,也只能完成修身和齐家这两个目标吧。别人的票,别人的家,离我始终都是很遥远。只是做梦的时候我还在呼喊——安得车票无数张,大庇天下游子俱欢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可人儿 发表于 2006-1-22 21:53:00 | 只看该作者
<>前日经过上海火车站,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恐怖!


<>突然很幸运我已经回家了。

3#
紫砂壶 发表于 2006-1-22 21:18:00 | 只看该作者
<>有小我,有大我;有自家,有大家。


<>恩,不错,灌一壶。

[em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 21:20:12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