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孕妇用药安全问题,就不能不提及著名的“反应停”带来的 灾难。反应停是20世纪50年代末上市的药物,给人的印象是疗效确实, 副作用小,许多孕妇在反应停的“保护”下,安全度过早孕反应期。 但就是这种看似“安全”的药物,从上市到撤市短短2年间,就“造 就”了上万名短肢畸形的“海豹儿”。从此,一些国家实行了妊娠用 药分级制度。 根据药物对胎儿的危害程度,人们将药物分为5级:a、b、c、d、 x,危害程度从a到x依次增加。a级最安全;x级最危险,孕妇禁用。b 级比较安全,c级不能排除风险,d级有风险证据,但用药也有可能利 大于弊。 具体一种药物的安全等级并非“终身制”。如1968年因1例致畸 的报道将氯喹划入d类,此后长时期再没有新的负面信息出现,氯喹 重又划回到b类。 某些药物会有两个不同的危险等级,一个是常用量等级,另一个 是超常剂量等级,这说明药物的安全是建立在一个允许量的平台上的。 a级药物数量较少,如一些维生素类和营养药,但过量使用同样会对 胎儿不利,如维生素a每日超过15000单位(常用的鱼肝油丸每粒含维 生素a10000单位)可致胎儿颅面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及神经系统 畸形。同样的药物,给药途径不同,对胎儿的影响也不一样,以静脉 给药的影响最为直接。 妊娠早期被认为是药物致畸作用的敏感期。受精卵3~8周为胚胎 期,从第4周起,胚胎的器官开始发育,并迅速发育至第3个月。此期 是器官发育最活跃的时期,也是药物最易干扰胚胎组织细胞正常分化 的时期,可能导致胎儿流产、畸形或器官功能缺陷,此期尽可能不用 药。 但是,妊娠期的合并症、并发症并不少见,不能讳疾忌医,应向 有经验的医生或药师咨询,全面考虑母体与胎儿双方面的需要后慎重 选择,合理使用。也不要以为非处方药安全而轻易使用。 总之,尽量避免孕早期用药,即使用药也要采取最低有效剂量、 最短有效疗程,可局部用药就不全身用药,尽量不用“孕妇慎用”药, 坚决不用“孕妇禁用”药。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6 10:26:5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