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活方式,促进银屑病患者心身健康
作者:邵长庚 杨雪琴 彭永年 李世荫 文摘:《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年2月第20卷第1期 长期以来,人们已认识到银屑病属原因不明、目前尚不能治愈的疾病。人们一直在寻找治疗该病的药物,但太多的药物或因其疗效不明显与安慰剂相似,或因毒副作用大而被淘汰,至今只有少数几种药物还在应用。1984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银屑病调查,发现城市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缺医少药的农村患者相似1。多年来城市医务人员的努力,特别是不断改进治疗药物,从宏观上并未能减轻患者的病情。但人们未放弃研制治疗银屑病的新药物的努力,试图在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上改善患者的健康,如国外学者到21世纪在研究银屑病发病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其免疫应答的特点应用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初步发现该疗法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小,使人们认为生物制剂疗法的光明前景已初显端倪2。但不得不考虑,这些生物制剂实际上仍是非特异性的,由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其确切疗效尚需进一步考察,显然仍解决不了该病的根治问题。 众所周知,银屑病是多基因遗传疾病,在未找到致病基因和可行的基因疗法之前无法根治。而且患者的病情轻重不同,除一些少见的关节病型、脓疱型和红皮病型外,绝大部分是寻常型银屑病。据我国学者长期随访 ,发现其有6种轻重不同的类型:第1种类型最轻,发作一次后多年不再复发;第6种类型每年发作,皮损广泛,属最重的一种;其余为中间类型。患者病情之轻重与环境因素,但主要可能与遗传背景有关,后者也是目前尚不能解决的。上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的卫生世纪已进入生活方式时代。尽管一些慢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有了很大进步,但在改善患者的健康中,药物所发挥的作用已不再像过去对传染病那么明显。而且用药不当,又会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如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的经济负担等) 。同样,像银屑病这样的心身疾病,对其处理应首先考虑患者的生活方式,强调自我照料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坚持锻炼、坚定信心、重视友谊、小心用药等养生之道。 详细内容请参看:http://www.yxb365.com/news/jkzx/2008/211/08211192348864313EA3G1G859H5KFE.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