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药监部门的一份资料载明:2008年10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查处冒充药品类违法产品的通知》曾公示了一批违法产品,假冒批号最多的就是“豫卫健用字”。 工作人员称,市面上还有很多并不在公示范围内的其他批号,有的甚至是2005年以后获得的批号,有的还把批号写成了2008年。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位省卫生厅和省药监局的工作人员得知:在上个世纪末,除河南以外,我国多个省份为了扶持当地保健品行业发展,纷纷出台了一些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审批通过了数以千计的含有地方色彩的保健品批号,这些批号统统被冠名“省卫或食药监健用字”。 省卫生厅和省药监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非药品冒充药品类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就集中在2003~2006年,目前新入市的产品数量已呈下降趋势,但此前进入的或批号已作废的产品仍在市场上流通,甚至还有10年前的旧批号。 据省卫生厅一位官员介绍,“豫卫健用字”批号由河南省卫生厅审批给省内各地相关企业,省外厂家和产品不可能拥有“豫卫健用字”批号,所谓上海、江苏、北京、海南等地甚至香港更没可能。2004年以后省卫生厅已经停止保健用品的审批。可以肯定,标示为“豫卫健用字【2005】第××号”甚至2008字样的批号都是假的。
[10 楼] | Posted:09-09-11 1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