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養殖蘋果酵母03222003PM06:26 】蘋果連皮196g+糖3大匙+水8大匙.
|
B.【03272003PM06:12】
這次是春天養的酵母, 氣溫約20度c, 養酵母菌的時間較長, 五日之後已有很多泡泡 |
C.【03272003PM06:12】
近看! 罐內已充滿泡泡. 我又等了12小時才開始餵養麵粉.
|
|
|
|
D. 【03282003AM05:56 第一次餵養後】
160g蘋果酵母水(只有水)+80g高筋麵粉.記得蓋上濕布巾或保鮮膜以防小蟲
(建議: 1)亦可先用果汁機攪碎蘋果肉和水. 再來使用. 2)份量亦可放大一倍. 養出來的酵頭量較多)
|
E.【03292003AM05:31 】
24小時之後泡泡變得很多. 產生的氣泡有如全蛋打發的蛋糊(註:各人製作結果不一定相同)
|
F.【03292003AM05:31】
從側面看 |
|
|
|
G. 【03292003AM05:43第二次餵養】
添加80g高筋麵粉+40g自來水. 餵食後. |
H. 【03292003PM03:14】
黃色螢光貼紙為餵食後高度. 此為餵食後約9~10小時. 已經脹至高峰再下降. 此時可將酵頭攪拌一次讓它從頭再脹大. |
I. 【03292003PM03:16】從測邊看可看到許多氣泡(上層看不清楚氣泡的部分是因為被乾的麵糊遮住了) |
|
|
|
J. 【03302003AM06:15】
距離上次餵養24小時之後 |
K. 【03302003AM06:33第三次餵養】
餵養100g水+70g麵粉 |
L.【03312003PM03:51 】
下層貼紙為餵養後的高度, 上層的貼紙為膨脹最大高度. 高度因瓶子直徑不同而有差異. 我大約12小時都會攪拌一次. 攪拌後還會再脹高.不過不會比第一次高
【註】原本前一天酵頭已完成, 取出225g做麵包. 麵糰攪拌過度失敗所以又重餵一次.. 使用130g麵粉+175g水.(平常做大約是以量杯來算約是1杯麵粉+3/4杯水的比例. 需依照原有酵頭份量及水份多寡調整粉水用量). |
|
|
|
M. 【03312003PM03:51第四次餵養之後】
濃稠細緻的小氣泡. 從餵養後第一次脹到高峰再開始下降時即是取出做麵包的時刻(使用過一次酵頭做麵包之後再餵養, 此時氣泡更為活躍) |
N.【03312003PM03:52 】
從測面看. 氣泡非常多 |
|
|
|
|
.【03282003AM05:59】
剩餘的蘋果果肉及剩餘的水. 添加麵粉另養一罐. 再發酵2.5日後才開始餵養. 這是對照組.依照經驗餵食. 沒拍餵養過程照片. 有肉的這罐比較香哦! |
Q.【對照組成品】
1. 取酵頭 240g+水50g+蜂蜜10g+高筋麵粉120g, 混合均勻→覆蓋保鮮膜→放冰箱冷藏12小時左右→取出加入30g軟化無鹽奶油之後放置室溫回溫2小時→加入麵粉150g左右+(水1大匙+鹼粉1/8小匙+鹽1小匙混合溶化)→揉麵糰→覆蓋靜置2.5~3小時→滾圓→鬆弛15分鐘→整型→最後發酵至兩倍大約3小時
(我在時間上都略為延長. 發酵時間應該依照麵糰狀況及氣溫有所調整. 剛開始操作較難. 多做熟練後就可以做出可口的麵包囉~) |
R. 【出爐15小時後切開】
因為已加鹼粉中和酸味, 此為無酸味的麵包. 抹上含鹽奶油/ 奶油乳酪/或是香草浸漬的橄欖油都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