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今年3月中,看到的新聞,特轉載和各位分享
簡介 :Raptive(Efalizumab(單克隆抗體)針劑
[U[/U]最新推出治療中度至嚴重斑塊型牛皮廯的藥物
透過皮下注射,在使用十二個星期後,超過一半病人得到五成改善。
使用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但費用較為昂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03-30 更新
牛皮癬全新針劑治療 轉載自(香港日報的新聞)
【明報專訊】牛皮癬(Psoriasis),傳統治療牛皮癬的方法,有不少副作用,最近香港引入一種生物治療劑的針劑療法,副作用較少,給患者帶來一個新選擇。
個案一﹕手尾長 好麻煩
55歲的王先生(假名),患牛皮癬逾20年,父親和兒子亦患此病,但病情較輕微。他初發病時,腳部長出紅點,腳甲呈灰色,後來頭皮、手腳相繼長出一撻撻的紅斑,看醫生後才知患上「手尾長、麻煩」的牛皮癬。從此王先生謝絕游泳、打球等活動,又在患處貼上膠布,避免紅斑暴露人前。
他積極求治,於中港兩地求醫,俱無功而返。近2、3年病情更趨嚴重,患處皮膚乾燥,常感痕癢,又產生灰白鱗片,令他很困擾。
針劑藥膏 雙管齊下
去年底獲悉新的針劑療法,決定一試﹕「舊療法全都不成功,自然要靠新方法。」一個針劑療程需施12針,施7針後察覺患處不再脫落皮屑,原本厚厚的深紅色斑塊變成平滑的暗印,病情明顯好轉。現時他亦塗用藥膏,望雙管齊下療效更佳。
個案二﹕九成皮膚發病
牛皮癬的男女性患者比例相若。35歲的張小姐,患病7年多,全身近九成皮膚長了牛皮癬,頭皮及關節位置最嚴重。「患處很癢,甚至流血,又會關節痛、發炎及含膿,晚上也睡不到,對工作影響很大」。從事服務性行業的她,不單擔憂影響工作,更飽受旁人投以的奇異目光,甚至家人亦誤解,「連媽媽都不准我碰侄仔侄女,怕傳染」。其實牛皮癬是不會傳染的。
患病後,張小姐不穿短衫褲,甚至不敢往理髮,擔心患處嚇怕人及受歧視,更擔心遺傳而放棄生育。她認為,病發是跟工作壓力和情緒相關,秋冬天氣乾燥時,病情亦變差。她曾尋找名醫治療,卻換來嚇人的回覆﹕「牛皮癬,無得醫﹗」最終亦接受不能根治的事實。她試過很多療法,包括外用膏藥、口服藥、MTX抗癌針劑、照紫外光燈及中藥,但成效不大,反令身體變差。「我有藥物敏感,去年曾因服藥引致敏感反應,全身焦黑如燒傷般,需數月才完全痊癒」。自此她抗拒藥物治療。
新療法昂貴
去年底她嘗試新的針劑療法,效果良好,生活回復正常。雖然她認為新療法昂貴,一個療程需約5萬元,但因療效顯著,仍覺值得,然而她最擔心工作壓力大時,會再次復發。
牛皮癬身與心的折磨
皮膚專科醫生馮XX(刪去名字,怕網友說我賣廣告)表示,牛皮癬不單影響儀容,常被誤解為傳染病,加上患處常脫落皮屑,患者往往被誤會個人衛生欠佳,病者身心皆受重壓。「患者夏天也要穿長袖衫、戴帽,部分人更影響關節,導致背痛、背部僵硬,連執筆寫字、扭毛巾、綁鞋帶等簡單動作都做不來」。
傳統療法 三大類型
馮XX(刪去名字,怕網友說我賣廣告)表示,傳統療法主要是外用藥膏、口服藥物及紫外光燈治療,卻各有不足。「外用類固醇藥膏用於病情輕微者,但會令皮膚乾燥,長期使用令皮膚變薄,並會產生抗藥性。口服藥物如常用的抗癌藥甲氨喋呤(Methotrexate),導致白血球偏低,容易引起細菌感染,亦影響肝臟。另一類口服藥環孢素A(Cyclosporin A),會令血壓上升、腎臟功能受損。紫外光燈治療是利用紫外線A或B照射來治療,病人每周需接受2至3次治療,適用於對藥膏無效或患處面積較大的患者」。
全新治療 效果理想
他指出,新的針劑藥物CD11a單克隆抗體,能抑制引起牛皮癬的過度活躍T細胞,但副作用較少,不影響肝及腎臟功能,沒有抗藥性,可長期使用。患者每周注射1次,一個療程共12針。據外國臨研究,連續用12個星期,五成患者的皮膚得到50%改善﹔159名完成30個月療程的患者中,78%患者的病情改善達75%以上,九成人改善了50%。「患者經6至8針顯見療效,但孕婦、乙型肝炎帶菌者及未足18歲者,皆不宜」。而患者最擔心的復發問題,馮xx表示,香港引入新療法時日尚短,需觀察2、3年才有較準確的資料。
針劑抑制過度活躍T細胞
皮膚專科醫生陳xx表示,香港約每300人便有1名牛皮癬患者,患者年齡由十餘歲至五十多歲,部分人涉及遺傳因素。
治療上,傳統療法的副作用較多,去年引入的針劑療法則副作用較少,「針劑療法是針對T細胞,T細胞分為TH0、TH1及TH2,牛皮癬患者是TH1反應過盛,但TH2則反應過低,而針劑療法分為兩類,一是單克隆抗體,針對抑制過度活躍的T細胞TH1﹔另一是TNF抗體,則針對TH1釋出的化學物質,避免身體的發炎反應,但因TNF會影響皮膚和身體的免疫系統,易引致肺結核病復發,故香港甚少使用」。他指出,雖然針劑療法的療效良好,但不排除停藥後會復發,故停藥後應持續使用其他療法。
Copyrights © 2006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6 Yahoo! Holdings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後語: 費用實在太昂貴了。唉!唉!唉! 看來只有等待,2至3年後,他們能掙回,技術開發的成本費用後,價格降低至一萬元左右,我們的普通人患者,才能有機會試用這種針藥了。
更: 希望各位患友,看完此新聞,回貼發表意見,用數萬元買一個療程,是否值 得???
謝謝。[size]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