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转帖]这就是70年代的我们!

[复制链接] 11
回复
351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柳橙 发表于 2006-12-8 21: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最大的36岁,最小的27岁,正如一首歌“我们无奈,因为我们存在,我们存在,实在是无奈,我们生于七十年代”七十年代是一个纯朴的年代,而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更是由一个纯朴的年代进入一个信息年代。而这一代人,有人平步青云,有人怀材不遇,有人欢笑,也有人哭泣,他们在生活承受压力,感受着不同的遭遇,其实,和其他不同年代出生的人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生活对他们来说有了太大的变化……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们,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
是最后一拨对这样一句话耳熟能祥的人——“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
是最后一拨男女生明明互相有好感,却故作嫌恶状,在课桌上刻三八线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小时候写作文时,言必称——“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或“改革的春风……之类的人;
是最后一拨学校开会一冷场有事没事就开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是最后一拨这样的女孩子——春风越吹越暖,明明早就心痒难搔,却硬着头皮按兵不动,互相观望,最后都快放暑假了,实在熬不住了,才约好第二天同时穿裙子,谁说话不算数谁就是小狗;
是最后一拨在接受计算机启蒙教育时,还见识BASIC语言的人;
是最后一拨有过小时候要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被爸妈打的经验的人;
是最后一拨过六一节还必须找齐了白衬衫、蓝裤子的人;
是最后一拨和泥巴、过家家、弹弹子、拍画片,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叶蛋春游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小学劳动课上还去打扫厕所、捉苍蝇老鼠的人;
是最后一拨对五讲四美三热爱倒背如流,但始终也没搞清楚什么时候才能练成四有新人的人;
是最后一拨告诉自己,要有理想有信念,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走在路上看见方格子地砖想着跳房子,跳橡皮筋的时候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每个月存5元指望小学毕业去看天安门的人;
是最后一拨看过黑白小人书《岳飞》、《丁丁历险记》、《烈火金刚》、七剑下天山》的人;
是最后一拨享受过最纯最动人的日本动画片,到八十岁仍能张口就来一段《铁臂阿童木》主题歌,到九十岁仍记得《森林大帝》里的小狮子LEO、花仙子和李嘉文、咪咪、来福、娜娜小姐、蓝精灵和格格巫、龙子太郎、一休、新佑卫门,自以为曾看到过很多动画片的人;
也是最后一拨享受过品质最佳的动画片的人——《九色鹿》我们看一回感到一回,《天方夜谭》让我们第一次明白了狐狸精什么东东,《大闹天宫》让我们初具审美情趣,《没头脑和不高兴》寓教于乐,《大林小林》够曲折,《哪吒闹海》豪气冲天;
是最后一拨当年在看了《排球女将》后,逢中日排球赛就紧张万分,生怕日本队真练成了晴空霹雳、流星赶月,抢走中国女排的五连冠的人;
是最后一拨看全了山口百慧的《血疑》系列,天天查看自己手臂上有无红点、担心自己也得白血病的人;(呀,怎么尽是日货,不好意思,不过当年的哈日族可真比现下的心境纯明多了。)
是最后一拨有幸目睹过香港无线的诸多武侠剧的人——当时是小学的年纪吧,再小一点的就看不懂了。看《射雕》里的翁美玲让我们把早逝的她奉若神明,《绝代双骄》又让我们成了梁朝伟的终身影迷。那个时期的金剧和古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是最后一拨还曾为费翔意乱情迷,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担了大兴安岭火灾罪责的现在还算年轻人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中学毕业时都要含着眼泪唱小虎队的《骊歌》中的“南风又轻轻地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和《再见》中的“请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就像白云离不开蓝天……”的人;只要你生于七十年代,且头脑健全、发育完全、在社会主义温暖阳光下茁壮成长过,相信你一定能对以上的文字产生共鸣。


☆1970年生人
    对“文革”记忆淡漠,部分人还参加过“红小兵”:抓特务的连环画收藏了许多;女排“六连冠”曾经激起心中无限波澜,《少林寺》使男儿热血喷涌。如今,多数人事业初奠,但“钻石王老五”也不少。
☆1971年生人
    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升入中学,受影视剧影响,学武术的念头闪现一时,上大学时面临交费,毕业后开始“跳槽”,多数已婚。
☆1972年生人
    小学作文中有了“万元户”,“张海迪”等字眼,最早一批港台“追星族”,还唱着《望星空》给老山前线写过信,不少人扑腾进了商海,半数已婚。
☆1973年生人
    “文革”的阴影基本褪尽,在初中时迷恋“霹雳舞”,大学毕业后,部分人成了考研一族。
☆1974年生人
    小学时戴红领巾是最快乐的,诗人顾城自杀事件成了镜像,《致橡树》经常是聚会的拿手活儿。
☆1975年生人
    长大要当科学家,考试时的政治学得专注,流行广交四海笔友,有人曾逃学,和父母出现“代沟”。
☆1976年生人
    与唐山大地震一起出生,小学开始接触电脑,上中学膜拜汪国真的诗,毕业纪念册上有了“爱”这个字眼。
☆1977年生人
    电子游戏机进入他们的中学时代,席绢的“言情”如痴如醉,家长开始寻求和孩子“沟通”,基本没有经受过挫折。
☆1978年生人
    中学时能吃上汉堡包,迪厅酒吧花去了父母不少薪水。
☆1979年生人
    “可口可乐”代替了父母辈的“糖水”,“扮酷”时代与他们的年轻通行。



七十年代人的经典镜头
     一位酷爱校园民谣的教师朋友,她曾满怀欣喜地把一张校园民谣的碟介绍给学生听,但学生对她说:“这是什么呀,听点别的吧”她说那一刻她非常难过。不止是校园民谣,还有很多属于七十年代人的记忆都不被“前辈”和“后人”接受,但这并不防碍我们在七十年代的小团体里回忆并且品味。
挨打
    一个75年出生的哥们儿说:“没挨过打的童年是残缺的。”这话立刻引起我们五彩缤纷的回忆,其中一个很少挨打的,居然面露惭色。对我们来说挨打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与家庭暴力无关,都是父母一时恨铁不成钢的冲动,屁股挨完几鞋底,未了依然其乐融融。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心理素质特别好,吃得了苦享得了福,能屈能伸,很有韧性。
听老山英雄做报告
    一个关于“理解万岁”的感人记忆。七十年代至今还记得双眼失明唱《小草》的史光柱,虽然现在已经不提他了,但每当听到《十五的月亮》、《望星空》、《血染的风采》大家还是心潮澎湃。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从来没有那么鲜活生动,它就是老山前线、猫耳洞、战斗英雄……当年的政治宣传渗透在七十年代人的血液里,随时都能激荡起来。所以美国炸中国大使馆时,七十年代人可以半夜三点翻出校园,徒步走4小时到美国驻华大使馆前抗议。但2001年的“撞机”事件大学校园就比较平静,原因很多,可有一点必须承认,激情的七十年代大多已经毕业了。
早恋
     如果说早恋成为正儿八经的事出现在校园里,应该始于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不过我们那时的早恋都很单纯,一个眼神、一首歌、一张纸条足以心领神会,当时最惊世骇俗的行为是公然拉手,而老师家长围追堵截式的批评也不能使什么屈服。这一切和八十年代生人用QQ恋爱,在校园里尽显恋爱之能事大相径庭。八十年代的早恋与性有关,七十年代的早恋是感动。
俏黄蓉翁美玲
    我们的偶像涵盖面极广,有山口百惠、罗大佑、小虎队、崔健、郑智化、周星驰……我们能理解《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深情,也曾为《流星花园》动容,很难找到还有哪个时代的人像我们一样兼收并蓄、宽容理解。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时代偶像,就是俏黄蓉翁美玲。当年男生把她当作梦中情人,女生则把她的贴画粘满笔记本。上大学时,学校重播《射雕英雄传》,黄蓉的镜头一出现,整个校园都沸腾了。活泼俏丽的黄蓉是我们童年的写真,今天与其说是我们在看黄蓉,不如说是在追忆当年的自己。
黑道江湖片
    那时候我们迷小马哥不亚于现在的孩子迷F4。黑墨镜、叼根火柴棍,是当年男生最酷的派头。而一系列的黑道电影更是把少男少女的情绪调动到极点,虽说后来引起争议,可是谁也不能否认那种一诺千金、为朋友两肋插刀、为尊严喋血沙场的江湖气魄让我们在成年后对“情义”更深刻地了解和执行。因为用百元大钞点烟的小马哥永远比《流星花园》里钱堆里长大的阔少值得信赖。
校园民谣
    校园民谣是写给毕业生的,它风行的时候七十年代生人恰好有毕业分离的经历,也成熟到可以体会这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逝。于是校园民谣好像特为七十年代量身打造的歌曲,即使是欢快的曲调也难逃追忆的惆怅。它总是能勾起我们从小到到许多美好的记忆,可是这些记忆就像校园民谣的命运一样,只被七十年代出生人珍藏,于是他们中有人唱起一首伤感的歌曲:还是走吧甩一甩头/在这夜凉如水的路口/那唱歌的少年已不在风里面/你还在怀念/那一片白衣飘飘的年代。
写信
    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永远不会懂得邮票正贴、倒贴、倾斜45度分别代表什么含义,但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懂,他们每个人还至少掌握两种信的叠法,什么“思念”、“心心相印”、“暗恋你”等等。花样很多,有的复杂到连看信人都拆不开。七十年代生人的大一课堂基本都是在写信中度过。写信和等信是复杂的情绪,也是充满想象力的行为,决不是鼠标和键盘所能完成的。但可惜七十年代生人现在也发邮件不写信了,当年的信就和当年的人一样,失落在风尘里。
汪国真的诗
    汪国真的诗曾经是毕业纪念册上最流行的话语,我们用这种方式显示自己的成熟和深度。我至今仍记得一句:“淡淡的雾/淡淡的雨/淡淡的云彩悠悠地游”,很朗朗上口而又有意境的样子。如今他的诗已没有人读,可是当年却给成长中我们刻画出一片美好的未来,连坎坷都显得特别有诗意。懵懂少年读着他的诗,开始了多愁善感的青春。除此之外,还有三毛、席慕蓉,都是值得纪念的名字。
童年的游戏
    七十年代出生人都会唱:“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还会唱“找啊找啊找啊找,找到一个好朋友……”还有条皮筋、扔沙包、抓子儿……都是相互配合的集体活动,又唱又跳十分热闹。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不乏耍赖翻脸的,但这并不会惊动老师和家长,因为我们那个时候都很鄙夷动不动就告老师叫父母的伙伴。如今孩子的游戏都趋向单打独斗了,即使聚在一起的游戏,如果不花钱,也一定有家长跟着,真的一点乐趣都没有。
看图作文
   “小明把用剩的铅笔头扔掉了,小红捡起来说:‘套一个钢笔帽还可以接着用!’”那个时候,我们都写过这样可爱的东西,而且也让铅笔套着钢笔帽的行为流行一时。写了拾金不昧的作文,捡到什么小图钉、小螺丝都交给老师,好象老师是杂货店老板。写了助人为乐的作文,看到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就上去拉一把,自己冒冒失失地让人家更提心吊胆。那时候,孩子真是孩子,不象现在的孩子激素吃多了,发育提前,连心理都少年老成。
曾记得:
挨打——因逃课被老爸爆K,挨过老师的“爆栗子”,唉,往事不堪回首啊~~~
听老山英雄做报告——记得当时听得热血沸腾的
早恋——那时好像属于蔫坏一类的,压根就没看得上俺的女孩,就因为这,俺晚熟
俏黄蓉翁美玲——俺始终还是喜欢霞、玉、芳、红
黑道江湖片——记得九十年代初可谓是红及一时啊,还有就是学加里森敢死队里的扔飞刀,那叫玩的好~~~
校园民谣——记得好像是九十年代初的产物
写信——替一哥们代劳,嗨~~~结果那俩就好上了,逗~~~
汪国真的诗——俺那时还真不知道他,女的都是琼瑶,男的都是贝利
童年的游戏——至今是记忆犹新啊
看图作文——俺的作文历来是班里的优秀典范,拽~~~
  

70年代出生的人是中国历史上最难受的一代人,70年代出生的人有着这样那样的故事,有着不同的人生和感情经历。
   70年代出生的人是高考没有改革的年代参加的高考,高中的时候经历过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课堂——宿舍——食堂)
   70年代出生的人是唯一看过电影少林寺5遍以上的人。
   70年代出生的人是接受计算机启蒙教育接受过BASIC语言教育的人(这样的语言现在计算机时代已经过时了)。
   70年代出生的人是听着邓丽君、罗大佑、姜育恒、齐秦、菜琴等等老一派歌手的歌曲长大的人(那时的流行歌曲可以算是刚刚起步的歌曲)。
   70年代出生的人是经历过76年3位伟人去世的一代人,那时的70年代出生的人什么也不知道。
   70年代出生的人大多数在95年前后参加工作的,到了98年就取消了福利分房,什么也没有分到的人(他们刚刚参加工作要资力没资力、要关系没关系)。
   70年代出生的人所经历的感情经历几乎都是经人介绍的才步入婚姻生活的。
   7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在单位工作是举步为坚,50年代、60年代的人还担任着重要的领导角色,没有70年代出生人的机会。
   7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正在经历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年代,赡养老人抚养孩子。
   70年代出生的人是现在正对社会经济负责的那一代人,承担着社会最主要的经济责任。
   70年代出生的人是兄弟姐妹众多的一代人,他们都要在彼此之间建立一定的良好关系,承担着兄弟姐妹的众多的责任。
   70年代出生的人在60年代人眼里是叛逆的一代,在80年代人眼里是过时的一代。
   70年代出生的人背负着太多太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但是享受社会物资的文明是最少最少的一代人。
   70年代出生的人有着种种意义上的不幸,有着种种生活上的无奈,有着很多很多的尴尬。

此文章谨献给70年代出生的人,能有幸阅读此文章的70年代的人,希望有所感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eoe 发表于 2006-12-8 21:38:00 | 只看该作者
恩 部分正确
3#
不动声色 发表于 2006-12-8 22:09:00 | 只看该作者
75年的,顶个.
4#
青魔手 发表于 2006-12-9 00:25:00 | 只看该作者
基本描绘出了我们的生活
5#
蓝叶 发表于 2006-12-9 15:56:00 | 只看该作者
72年的
6#
义虎 发表于 2006-12-9 20:22:00 | 只看该作者
生活,有苦也有甜,快乐还是多一点
7#
吻香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18:41:00 | 只看该作者
<>76年的,再顶

8#
 楼主| 柳橙 发表于 2006-12-11 00:33:0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看来女人吧里70年代的朋友要比80年代的多啊~~~~[em27]
9#
 楼主| 柳橙 发表于 2006-12-11 21:4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不动声色[/I]在2006-12-11 18:38:23的发言:
很想再看一次<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和<三千里寻母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和<三千里寻母记>是什么?动画片吗?还是连续剧?
像我知道老的只有《黑帽警长》.《葫芦娃》《圣斗士星使》..这种的.[em31][em3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1 21:44:09编辑过]
10#
小宝 发表于 2006-12-11 17:37: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以下是引用[I]柳橙[/I]在2006-12-11 0:33:51的发言:
现在看来女人吧里70年代的朋友要比80年代的多啊~~~~[em27][/QUOTE
男的也不少呀!七十年代的人啊,都应该是为人父母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1 17:37:33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