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别的论坛有些天涯网友总是不禁询问甚至是质问荒食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情人分手后,还能成为朋友吗? 那能做朋友的几率又有多少呢? 面对这一个人性、感情与社会综合性的问题,建议不妨先看以下有可能存在的关系: 陌生人——朋友——恋人——爱人;陌生人——朋友——情人——朋友;陌生人——朋友——情人——形同陌路之人——甚至仇人…… 假如你们已经或曾经是情人关系,现在想问的就是情人之后,还会不会做朋友的话,那我告诉你,世间情物千变万化,情人过后仍然做朋友的当然也大有人在,这也是没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就像陈亦迅《十年》歌中唱到那样:“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可你想过没有,如果真能的话,那么又为什么能呢?那就要看看这种情人关系当初建立发生的情形与双方心态,荒食将在分析中解答。 解析二种可能:(网友如果要在现实中套用的话无非也只是需要进一步深化一下和拓展外延而已,相信万变不离其中.) (一) 要么你们当初从一开始就都只是抱着玩玩而已,分手与否亦无所谓,彼此还制定了相关游戏规则。出于寻找新鲜刺激,互相满足生理需要(不过我相信女方最多的还是为了寻求心理上的慰藉需要和受到权力与金钱的欲望以及爱慕虚荣的驱使)抑或赶时髦追时尚等等。 尽管双方你情我愿,但却由于并非出于动真感情,而是因为彼此目的和动机的互动作用形成互补,才促成了以后的这种情人关系。与其自我美化说成是感情的一种补偿,不如说是一种见不得光,说不出口的交易。即便以后分手还能做朋友,那也是各自怀有不再单纯的目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造就发生的情人关系,通常是非常不牢固的。它往往会伴随着双方或单方的爽约,破坏了原有的游戏规则,或者一方、双方当初目的和动机的突然逆向转变而遭到迅速的土崩瓦解。速度之快,只在顷刻之间! 解除这种关系之后,做朋友的可能性往往不大。 (二)或者其中必定有一方,正在独自为这份明知得不到的爱,默默地作出牺牲和付出而无怨无悔! 在这种情况下造就发生的情人关系,相对而言比较牢固。但这种情况下造就的情人关系,比上一种情况相对更要痛苦。女方受到的伤害相对较大。这种情况下的情人关系解除之后,即便还能够做朋友,相信对女方的肉体和身心也绝对是一种摧残和打击。 解除这种关系之后,做朋友的可能性一般较大。 不过有二点需要特别说明: 1、情人过后即便以后还能成为朋友,那也不再是一般意义上所讲的朋友关系(已严重脱离了词典里朋友的概念,而具有特性化) 那是为什么呢?试想,一对有过亲密性关系的两个情人,激情过后谈到分手,之后再次做回朋友,相信无论如何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你可以回首来时的路,但却再也无法找回原来的起点。一度迷失方向,迷惘不知所措。此一时的朋友,绝非彼一时的朋友,前后早已是不可同日而语。呵~ 感觉是自己的,不能掩耳盗铃。:-) 从情人之后转变为朋友的并不多的,就算能成为朋友,也不过是一场人工的回澜拍岸,孰不知早已物是人非,也没了以往的感觉。总像有一道墙隔着,何况还有一个叫”尴尬“的东西作怪左右自己。要知道人可以先苦后甜,却不能忍受先甜后苦,一想到从前床第间的缠绵,心里自然就会犯堵,所以“后遗症”肯定是有的,只是因人而异,或多或少,忽隐忽现罢了。 2、不论哪种情况下形成的情人关系,分手之后即便成为朋友,这种关系也是非常不牢固,不稳定的。 很多时候,分手之后,没用多久朋友和情人两者关系就情不自禁地发生戏剧性混淆,也就是说可能再次互相转化换位。甚至往复发生转化。 那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曾经性交过,至少曾经相爱过,无论对对方的身体、性情还是脾气,都非常熟悉,与其再找新目标受累,还不如旧情人轻车熟路、性爱默契。 佛说:放下.看破.自在.随缘,红尘中凡人一生也学不会,想必佛也未必能全都会。静下来想想,是啊连佛都不完美,我们还要追求什么完美,我们是不是太过分了?也许只有佛清楚的知道,这就是人类自欺欺人的虚伪。 三十年经验告诉我:要不做情人,要不做朋友,千万不可徘徊摇摆于二者情感之间。 介于情人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就像爱与喜欢之间一样,揣测不透,伤感困惑,内心惆怅,感情更是难以把握。 情人分手之后作朋友,也可视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情人的延续。然而只要情还在,幻想就还在,失落油然而生,痛苦也会还在。 分手后我们不是朋友,因为我们曾经彼此伤害过;分手后我们不是仇人,因为我们曾经彼此深爱过。如果能够这么想这么做,还真就算是不错了。 究竟是谁创造了“情人“和“朋友“两个词汇呢? 我认为,是自己。来源于自己的心性,糜烂了就成了“心魔”。 其实呢,男人这一辈子总是要或多或少欠下一笔感情债的。 “情人债”,也是“人情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 好了先说这么多,以下是一组不同关系角度分析的相关程度比较: (1) 从建立发生情人关系的意愿来看,男性以绝对优势多于女性;主动性地位,男性远大于女性。 (2) 从解除情人关系的意愿来看,男性较多于女性;主动性地位,男性较大于女性。 (3) 从爱人变成情人关系的意愿来看,男性较多于女性。主动性地位,男性较大于女性。 (4) 从起初的朋友变成后来情人关系的意愿来看,男性远多于女性。主动性地位,男性大于女性。 (5) 从情人过后再转化朋友关系的意愿来看,男性约等于女性。主动性地位,男性小于女性。 (6) 把朋友的朋友变成自己爱人的意愿来看,男性少于女性。主动性地位,男性约等于女性。 (7) 把朋友的朋友变成自己情人的意愿来看,男性以绝对优势多于女性;主动性地位,男性以绝对优势大于女性。 (8) 从爱人与情人二者地位发生转化的几率来看,一般来讲(二)情形较大于(一)情形。 (9) 从爱人与朋友之间二者地位发生转化的几率来看,一般来讲(一)和(二)情形约等。 (10)从情人与朋友之间二者地位发生转化的几率来看,一般来讲(二)情形远大于(一)情形。 从分析来看不论是将朋友变为情人,还是情人变成朋友,都是男性占主动和主导地位,难道这是因为女人的心志转弱导致的吗?荒食认为在发生并接受关系转化的那一刹那,在当事人双方各自的体内和大脑,一定发生着一系列微妙的变化,导致了最终的结果性聚变——是女性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内情商的陡升,是男人雄性激素荷尔蒙摩尔数量的剧增…… 理所当然因素很多,发生原因肯定不止于此。不过归根结底总是回避不了这样一个实质性因素—— 那就是女性与情有关,男人与性沾边。 纵然我们灵长类动物在自然界生存得再高级,最终也没能脱离动物性——这种自然属性的根深蒂固。 古语有云:玩火者自焚!经验告诉我,情人关系一旦确立之后,不论以后分手还能不能成为朋友,双方均会心力交悴,颇受内伤,古往今来,不分雌雄没有一人,当陷入感情的沼泽旋涡之后,还能够全身而退的。 尤其女性,情人了之后,从此便选择踏上了一条感情上的不归路,再也回不到原来的起点,譬如贞操与纯洁。对其未来道路的新生活造成影响贻害最深的,往往不仅仅是身体,还有那抹不平、愈不合的心灵创伤与挥之不去的情感阴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谁都明理其中,但最后令人遗憾的是,好似飞蛾扑火,明知山有虎,还偏向虎山行!从而也就注定了她悲剧的命运,苦悔的一生…… (荒食性情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谢绝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