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ign=center>寸寸山河寸寸血,有P岂敢忘国耻—从我的家仇国恨说起
< >
< align=center>
< >
< >
< > “摇啊摇,摇啊摇,小船摇到外婆桥…..”这是一首极优美的中国民歌,几乎每一个孩子,还在摇篮里时就常会听妈妈唱起这支歌儿。在中国“外婆”成了幸福童年的代名词。然而对于我,却不是这样。早在我出生前的十几年、距今己六十一年了,在湘中腹地发生的一件事情,注定了“外婆”一词对我来说,非但不是童年的幸福,却是一辈子都将时时留存在心头的疼痛。
< >
< >
< > 1944年,日本人开始进攻湘西,目的是要攻占湘西的芷江机场,因为飞机从那里起飞可以直接轰炸到日本的东京。
< >
我母亲的家乡就在日军进攻湘西的必经的路上,湘潭至邵阳公路边的一个叫田家冲小山冲里,日本兵时常会到那里烧杀抢掠。
1944年10月5日清早,一小队日本兵又到田家冲抢掠,全冲的人都向后山跑去,外婆因收拾屋里的东西比其他人晚走了一步,可这时日本人己经进冲了。外婆见到日本人,没有向长有茂密树林的后山上跑,而是向开阔的山冲里的田垅跑去,因为全冲的男女老少都躲藏在后山上。这时,一个日本兵在她的背后开了枪,侵略者竟然从后背向一个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妇女开了枪啊。子弹打中了她,她倒在了刚刚收获完水稻的田里。子弹是由后背射入、从前胸穿出的,那是一颗达姆弹,也就是通常说的开花弹,我外婆的整个前胸都翻了出来,然而我的外婆还没有立刻死去,当那个日本鬼子跑到她身边俯下身去捡她随身携带的包袱时,她一把死死抓住了鬼子的衣领,并且怒目圆睁地紧盯着那鬼子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也没放手,另一个日本兵赶了过来,抽出刀残忍地把她的整个右臂都砍了下来。
我外婆的死是惨烈的,日本鬼子就是这样凶残地夺去了她的生命;我外婆的死也是壮烈的,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向侵略者表达一个普通中国妇女对侵略者的愤怒和至死都不屈服的精神—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外婆是一个普通的江南农家妇女,是在那场战争中死去的两千几百万同胞之一,她的死只是中国人民遭受的那场战争苦难的一个小小缩影,有关她被侵略者杀害的过程虽然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但从未被当地的人们所忘记,口口相传至今,当地的学校至今还当作爱国主义教育的史实讲给学生们听。
我是从来就没有了外婆的,但又是有的,因为我的外婆会时常在我的心中出现。
心中有这样一个外婆,我是断断不敢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并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心中有这样一个外婆,就会要牢记那段中国人民苦难和屈辱的历史,浸透了两千几百万无辜同胞鲜血的历史;心中有这样一个外婆,我就会更加关注于祖国的文明与进步、繁荣与富强;心中有这样一个外婆,“不屈不挠、英勇奋斗、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些字句在我的心中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心中有这样一个外婆,我会把民族的尊严看得很重、很重,而民族的尊严是来自于这个民族每一份子的自尊……心中有了这样一个外婆,我会更加注重人性的善良与丑恶。
有了这样一个时常会出现在心中的外婆,当我走在祖先留下的这片大地上,我心中都会牢记,祖国山河的每一寸土地里都浸染着先辈们的鲜血。这些,是从我懂事以来任何时候都不敢忘记的,既使是在P给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每每想着这些,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便淡然了。
当我走笔至此时,网上又传来消息,现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就在今天,2005年6月5日,又一次冒天下之大不违,参拜了供奉着包括侵略者阴魂的靖国神社。
朋友们,P也许是你人生中的一个遗憾,但想想这些国恨家仇,牢记住过去的那段历史,放眼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你就没有理由把P当作你生活的全部,你就会感知到一个当代中国人的责任。
低头看看你正脚踏着的土地—寸寸河山寸寸血,有P岂敢忘国耻!
(注:1、本帖所述不是故事,是史实和作者真实心情;
2、我取网名“橄榄”,是因为98年底刚刚上网聊天时,正值科索沃战争爆发前昔,取意祈求人类和平;至今从未用过其他“网名”,“橄榄”将一直沿用到我不再上网的那一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6 11:39:0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