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加入我们
用户名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加入我们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新闻资讯
健康咨询
医药信息
名医名院
治疗方法
文献资料
家园
Space
关于本站
排行榜
图片新闻
文字新闻
公告信息
曝光平台
医药前沿
疾病常识
健康保健
中药信息
西药信息
医院介绍
医生介绍
矿泉疗法
中医疗法
西医疗法
中西结合疗法
其他疗法
紫外线疗法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
网站大事记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爱心捐助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用户
当前位置:
»
论坛
›
生活休闲区
›
心情驿站
›
帖子
返回列表
厄普代克(患PP的作家)
[复制链接]
5
回复
2392
查看
嘉木美竹
当前离线
积分
138
IP卡
狗仔卡
1
#
电梯直达
分享到:
嘉木美竹
发表于 2009-3-16 10:10:0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厄普代克 约翰,厄普代克(1932~2009年1月27日 )
John Updike
美国作家。1932年3月18日生于宾夕法尼亚。毕业于哈佛大学,后留学英国牛津大学。1955~1957年在《纽约人》杂志任编辑,后回宾州专事文学创作,陆续发表《兔子三部曲》、《半人半马》、《夫妇们》、《同我结婚:一桩罗曼史》等长篇小说,以及众多短篇小说与故事集,被誉为当代美国文坛上描绘中产阶级生活 的大师。代表作《兔子三部曲》,追踪表现一个绰号兔子的青年人哈利,如何从精神苦闷、骚动不安的50年代,一直经历到70年代的繁荣与变迁,成为保守而平庸的新富人的生长曲线。作为中产阶级编年史,作品生动细腻,准确地描写出当代城市生活与历史沿革,在人物精神刻画方面,继承发扬了刘易斯在《巴比特》书中开创的反映美国中产阶级典型人物的批判传统。厄普代克倾向于写实风格,多有创新。他常常运用现代主义手法表现精神彷徨与迷惘,重视情欲之于生命的意义,追求平凡家庭生活表现过程中的现代节奏、变动氛围与鲜明色彩,并擅长以独特的中产阶级口语风格吸引读者。
美国作家厄普代克因病去世 曾两度获普利策奖
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于27日因肺癌去世,享年76岁。厄普代克创作的著名“兔子四部曲”系列小说曾两次获得普利策奖。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写了大约50部书,内容涉及二战后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性爱、宗教与艺术等。昨天,在得知厄普代克去世后,国内多家出版机构欲将其包括短篇小说、散文等在内的作品引进出版。
凭借“兔子”获普利策奖
厄普代克系列小说“兔子四部曲”《兔子快跑》《兔子归来》《兔子富了》和《兔子歇了》,贯穿了一个男人的一生,他的工作、婚姻、外遇、小小的胜利和他的死亡。该系列小说曾两次获得普利策奖。
厄普代克为国内读者熟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兔子四部曲”多次被引进出版,如今在国内已经有三个版本,而最新的版本则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两年前重新引进翻译出版。“兔子四部曲”是厄普代克的代表作,该部作品历时三十年创作完成,全套书紧密贯通,似一气呵成,每一部又可单独成篇,共塑造了约一百五十个大小不等的鲜活人物,因此成为全面展示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图景、深刻探索美国中产阶级灵魂现状和救赎的史诗性巨著。厄普代克曾说:“兔子这个人物对我来说代表着身边的人理解美国的方式,我通过兔子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常常要比我自己看到的更值得讲述。”
因病自嘲“文艺阳光先生”
由于从6岁起就深受牛皮癣的困扰,厄普代克为此羞于见人,他曾说这种痼疾令他感到有一种异物在侵蚀身体,“把你从健康幸福的正常人群中分离出来。有这种残疾,是很丢人的。这逼得我要比平时更冒险、更大胆”。厄普代克曾自嘲“文艺阳光先生”,不光是指自己的好脾气,也指为了治疗牛皮癣而不停地晒太阳。“我心底里其实是个谨慎、保守的人,如果不是皮肤病,我也许永远不用离开纽约,在《纽约客》编辑部养老就好。有了这种病我就得离开工作的城市,去有阳光的地方,去到海滩晒太阳。”结果因为太阳晒得太多,厄普代克得了皮肤癌。
年少时患牛皮癣,又有口吃毛病,这为厄普代克的童年蒙上一层阴影,作家母亲鼓励他用写作来抒发心情,于是厄普代克饱览推理小说家厄尔·史坦利·贾德纳、艾勒里·昆恩、阿嘉莎·克莉丝蒂等人作品,并开始以创作的方式逃遁现实。
中国同行盛赞厄普代克
作家邱华栋称,厄普代克是他一度很喜欢的小说家:“我自己的系列短篇小说《社区人》和长篇小说《花儿花》的写作都受到了他的影响。我常常想,为什么约翰·厄普代克对我来讲,要比鲁迅和巴金这样的作家还要近、还要亲切?现在我明白了,约翰·厄普代克笔下的生活距离我是如此的近,他描绘的美国中产阶级人群的优越和烦恼,和正在中国蓬勃兴起的中产阶级遇到的问题几乎一样。我看他的‘兔子四部曲’中的主人公哈里,甚至觉得那就是我的一个邻居或者一个朋友,生活中许多具体的困扰是很相似的。”
邱华栋认为,约翰·厄普代克可以说是少数几个掌握了美国主流社会审美情趣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量相当庞大,如今已经出版了超过25部的长篇小说,还有十几部短篇小说集和大量的散文、游记、评论、诗歌集。此外,他还经常编选“美国最佳年度小说选”之类的文选,还写了有关如何打高尔夫球等的随笔集,其多才多艺在美国文坛是罕见的。
与此同时,邱华栋也对厄普代克感到不满,认为厄普代克的小说从技术上讲比较保
-厄普代克生平
厄普代克1932年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厄普代克是家中独子。1945年,厄普代克举家迁往瑞丁市近郊的席林顿。厄普代克曾就读哈佛大学英文系,并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了一年的艺术。厄普代克自二十三岁起靠写作为生,为《纽约客》杂志写了大批的诗歌、短文和短篇小说,后来辞去《纽约客》工作后专事写作,定居易普威治镇长达十七年之久。2003年厄普代克以短篇小说集《早期故事》抱走普利策奖;2006年出版的《恐怖分子》借由一名十八岁伊斯兰恐怖分子观点批判美国文化。 (记者卜昌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0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夜未央
当前离线
积分
5889
IP卡
狗仔卡
2
#
夜未央
发表于 2009-3-23 05:04:00
|
只看该作者
在44岁时,桑塔格患上了乳腺癌,比身体的痛苦更痛苦的是另一种更可怕的痛苦
打破了得P不得癌症的传言[em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可人儿
当前离线
积分
7004
IP卡
狗仔卡
3
#
可人儿
发表于 2009-3-17 11:57:00
|
只看该作者
名人得P的很多呢.名人也是人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里约
当前离线
积分
587
IP卡
狗仔卡
4
#
里约
发表于 2009-3-17 18:35:00
|
只看该作者
接着这个题目,又搜索了些东西:厄普代克迁居伊普特维奇这个偏远郊区,远离纽约繁华喧闹的花花世界,其实还有一个更隐秘的动机。1985年,厄普代克在《纽约人》上发表了一篇自传性文章,承认自己一直患有严重的牛皮癣。这种遗传的疾病导致皮肤生长过快过多,遮住了原先的皮肤。近些年,只有通过晒太阳才逐渐减轻了痛苦。在英国的一年期间,由于缺乏阳光,医生把他的病症归入到4-F级。厄普代克不仅将疾病带来的痛苦写进了长篇小说《马人》,他还在1989年出版的自传《自我意识》中专辟一章,回忆自己这么多年来在肉体和心灵上同牛皮癣的战斗历程。在回忆中,厄普代克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这种6岁就患上的疾病不仅是他逃避纽约的重要动因,也是他逃避公众生活,选择作家道路的主要理由。 比厄普代克年轻一岁的苏珊·桑塔格,对“疾病”所带来的比肉体更可怕的精神压力可谓有切肤之痛。她将这种精神上的压力称之为“疾病的隐喻”。在44岁时,桑塔格患上了乳腺癌,比身体的痛苦更痛苦的是另一种更可怕的痛苦,那就是来自社会的偏见和歧视。因此她在著作中写道:“疾病(曾经是肺结核,现在是癌症)本身唤起的是一种全然古老的恐惧,任何一种被作为神秘之物加以对待并确实令人大感恐怖的疾病,即使事实上不具备传染性,也会被感到在道德上具有传染性”。虽然牛皮癣在严重程度上不能和癌症相提并论,但它给厄普代克带来的恐惧感、自卑感和绝望感,以及对社会的重新认识程度绝不亚于乳腺癌带给苏珊·桑塔格的。 厄普代克袒露到,他一直因为自己的皮肤而羞愧,所以从小他就打定主意,长大后要避免从事受到公众广泛注意的职业。父亲的教师职业显然不适合自己,因为在温暖的季节,自己的皮肤很容易暴露。而母亲室内创作的影像刚好深深印在他的记忆之中,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只需在封闭环境中工作,别人看不见工作内容的,只需用作品和外界打交道的作家行业。厄普代克还认为自己早期的婚姻是皮肤所造就的,因为当他发现有一个可以原谅他皮肤的女人时,他便害怕失去她而找不到第二个。他后来之所以迁居伊普斯威奇,答案也随之明了,因为那里靠近海岸,可以经常晒日光浴,治疗自己的皮肤。 然而,厄普代克不是塞林格那样的隐士。在他的一生中,除了青年时代的英国漫游,此后还有三次重要的出国经历。第一次是1964至1965年,作为美俄文化交流团的一员,厄普代克前往前苏联和东欧的罗马利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访问。回国后,厄普代克将这次国外访问经历,连同他的作家生涯共同转化为中篇小说《贝赫:一部书》(1970)。第二次是1973年,受福布赖特法案基金赞助,厄普代克作为林肯讲师团成员寻访非洲,并在加纳、尼日利亚、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发表演讲。回国后不久,非洲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被写进了《贝赫回来》,尤其是《政变》之中。1992年3月份,厄普代克得以第三次出国,前往巴西进行一个星期的考察学习。回国两年后,他便出版了长篇小说《巴西》(1994),纪念这段宝贵的旅程。 这些经历表明,厄普代克通过写作完成了精神上的自我拯救和确认后,他同样渴望回归到广阔的现实世界之中。而在他笔下,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都是非常正常、丰富和公众化的,这表明在厄普代克的心灵深处,他一直期待着像一个普通人那样获得社会的接纳和认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里约
当前离线
积分
587
IP卡
狗仔卡
5
#
里约
发表于 2009-3-17 18:25:0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以后版块里多些类似的人物和故事,这样咱们心里会多些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好运2009
当前离线
积分
270
IP卡
狗仔卡
6
#
好运2009
发表于 2009-3-16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名人也被P困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2005-2020
www.yxb365.com
(http://www.yxb365.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守望轩
京ICP备1703320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