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实验研究
[BR] 刘晓明等[36]对银屑病患者分别用综合治疗(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同时研究黄芪煎剂和黄芪注射液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增殖、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鼠尾鳞片表皮分化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组皮疹开始消退时间明显提前,停药后10例皮疹全部消退;对照组停止治疗后仅2例皮疹全部消退。实验显示,黄芪煎剂、黄芪注射液和甲氨蝶呤均显著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和PCNA的表达,与生理盐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黄芪注射液此作用比黄芪煎剂更明显,但均较甲氨蝶呤弱;黄芪注射液和甲氨蝶呤均可促进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形成,但黄芪煎剂无此作用;黄芪煎剂、黄芪注射液和甲氨蝶呤均显著降低小鼠血浆内皮素-1水平,其中以黄芪注射液作用最强。
[BR] 雷永生等[37]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70例,有效率为91%,并检测了30例治疗前后的血液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及体外血小板形成试验,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的血液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治疗前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提示川芎嗪注射液能明显降低银屑病血液高黏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BR] 宋茹等[38]采用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模型及小鼠尾部鳞片表皮模型,以甲氨蝶呤为阳性对照,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和促进颗粒层形成的作用。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小鼠尾部鳞片表皮的颗粒层形成,且强于甲氨蝶呤,因此认为,其治疗银屑病的机理可能与抑制表皮细胞增殖过快和促进表皮形成颗粒层有关。
[BR] 宋茹等[38]采用鼠尾鳞片表皮-阴道实验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的莪术油霜剂外用对表角化、细胞有丝分裂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莪术油霜剂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莪术油霜显著抑制小鼠阴道上皮PCNA的表达;不同浓度的莪术油霜对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形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上述各项作用中,各浓度莪术油霜呈量-效关系,而阳性对照组0.02%丙酸氯倍他索的上述各项作用均明显优于各浓度的莪术油霜。因此认为,莪术油霜为中等疗效的治疗银屑病的外用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促进角质形成细胞正常分化。
[BR] 王雅娟等[39]应用紫草活血汤治疗92例寻常型银屑病,观察治疗前后皮损面积、红斑丘疹、鳞屑、瘙痒、PASI积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97.5%。银屑病各主证积分、PASI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高切血液黏度、低切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下降(P<0.05)。因此认为,紫草活血汤能降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血液黏度,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BR] 4 总结与展望
[BR] 银屑病皮肤损害的表皮细胞过度增生十分突出,组织病理学改变有棘层肥厚、层状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目前治疗银屑病的诸多药物中,西药仍然占有主要地位,近年来治疗银屑病的西药主要包括活性维生素骨化三醇和钙泊三醇,鱼油、辣椒辣素、维甲酸、环孢素A、抗生素等,它们的疗效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是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和研究表明西药在治疗银屑病同时产生了诸多毒副作用。
[BR] 由于银屑病的病因具体不明确,这使得该病的治疗不可能单纯用一种或两种方法就能解决。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方法众多,方药丰富,给药途径灵活多样,疗效较好且毒副作用小,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之特色和优势。
[BR] 从目前临床及实验研究看,治法多种多样,中医疗法没有相对稳定的治疗标准,故研究设计的严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今后应从综合疗法着手才可能更好提高疗效。
[BR] 【参考文献】
[BR] 1 张振千,林茂初.从淤论治顽固性银屑病体会.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4):49.
[BR] 2 钟金宝,殷新.国维教授治疗银屑病经验介绍.新中医,2004,36(9):11.
[BR] 3 赵艳霞,杨慎峭,成玉.钟以泽治疗银屑病的经验点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3):167.
[BR] 4 郝平生,高子平.中医临床辨治银屑病几点体会.四川中医,2003,21(3):7.
[BR] 5 韩永群,袁广琪,祝连庆,等.从阴虚瘀热论治银屑病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山西临床医药杂志,2001,10(4):264.
[BR] 6 陈贵华.防风通圣汤治疗银屑病31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48.
[BR] 7 北京中医学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221.
[BR] 8 朱仁康,邹铭西,李博鉴.克银方治疗银屑痛(牛皮癣)的临床研究.中医杂志,1981,22(4):22.
[BR] 9 孙步云.中医药治疗银屑病226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95,36(2):99.
[BR] 10 陈凯,孙丽蕴.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验.中国医药学报,2003,18(9):540-543.
[BR] 11 王萍,张芄,邓丙戌,等.张志礼中医辨证治疗银屑病方法及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4):191.
[BR] 12 卢晓.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0例.陕西中医,2004,25(9):812.
[BR] 13 王得军.血府逐瘀汤治疗银屑病15例.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8):1132.
[BR] 14 鲍东海,梁紫岩.中医中药治疗73例银屑病疗效观察.中华实用医学,2004,6(15):84.
[BR] 15 鲍旭,许爽.加味清解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00例.沈阳医学,2004,24(2):88.
[BR] 16 徐荣华.荆防地蚤汤治疗小儿银屑病20例疗效观察.中医自然医学杂志,2003,5(3):271.
[BR] 17 马学伟,刘巧格,刘亚欣.克银Ⅰ号胶囊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河北中医,2003,25(8):567.
[BR] 18 张凤娥,罗文辉,欧阳恒.竹黄颗粒剂Ⅱ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医药学刊,2004,22(8):1432.
[BR] 19 周利平,张惠芳,袁劲松.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9):527.
[BR] 20 沈鹏.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0例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6):2182.
[BR] 21 马今朝,杨伟丽,汤玉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3(1):40.
[BR] 22 王建湘,朱明芳,向丽萍,等.中医药浴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师杂志,2002,4(1):96.
[BR] 23 田元生,范军铭,王素萍.经络全息联合疗法治疗银屑病36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1,21(7):387.
[BR] 24 田洪青,路麒,王霞.心理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5(4):246.
[BR] 25 张竞民.圆利针为主治疗银屑病临床观察.天津中医药,2003,20(4):68.
[BR] 26 李宗明,孙晓莉.克银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58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4):41-42.
[BR] 27 王淑惠.紫色膏封包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56例.四川中医,2003,21(4):69-70.
[BR] 28 闵仲生,王子雄.中药汽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71例临床及实验研究.江苏中医药,2002,23(8):12-14.
[BR] 29 姜光萍,李奕.硫化氢矿水加甘草全身浴治疗银屑病61例体会.新疆中医药,2001,19(2):14-15.
[BR] 30 王旭龙,叶平.复方牛蒡子油外治寻常型银屑病效果观察.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0,7(4):47.
[BR] 31 褚静.井穴刺血加灸疗治疗银屑病30例.黑龙江中医药,2002,(6):42.
[BR] 32 刘玉萍,任宇丁.耳背割治疗合针刺治疗银屑病18例临床分析.新疆中医药,2002,20(3):36-37.
[BR] 33 姜改学,李希玲.复方丹参静滴加曲池穴封闭治疗银屑病32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2):1166.
[BR] 34 栾天庆.中药合针罐治疗银屑病30例临床观察.中医药学报,2001,29(5):32.
[BR] 35 王二香,李艳梅.电针刺络拔罐并穴位埋线治疗牛皮癣296例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00,19(1):31-32.
[BR] 36 刘晓明,齐欣,宋智琦,等.黄芪注射液治疗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34(2):113.
[BR] 37 雷永生,万克全,余昌华.川芎嗪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研究.数理医药学杂志,2002,15(4):305.
[BR] 38 宋茹,袁继民,王媛媛.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2,19(3):127.
[BR] 39 王雅娟,石景伟,董西林,等.紫草活血汤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4(3):4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