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感怀咸宁

[复制链接] 24
回复
930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橄榄 发表于 2005-4-30 14: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远方的朋友与好友两位早已去到咸宁一个多星期了,在网上早有过约定,他们去咸宁我必去一晤。


<>  趁“五一”几天的假期,我是非去不可了,明后天就将动身。这些天来,一有空闲心中想着的就是咸宁了。总会想到过去一年里三上咸宁的一些情景来。。。。。。第一次去是为会友---会高玮,意外收获是可以穿短袖过2004那个夏季;第二次去是去巩固,效果却不尽人意,但却交下了倦客这个朋友;第三次去是去散心,消除一些生活锁事的郁闷,算是随性而为。


<>  人还没去心却早已飞到了咸宁,总是想象着与神交已久却从未谋面的朋友们见面的场景。。。。。。


<>  先发几帖去年写下的有关咸宁的帖子,权当一种感怀的释然吧!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30 14:48:36编辑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橄榄 发表于 2005-4-30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咸宁梦笔》之一

< align=center>



<>        我是第二次去咸宁,上次只待了两天,这次是从7月12日到7月30日,待了近二十天。根据上次的体验,遇到P友总会有些见闻和感慨是值得记录下来的。于是在出门前就带上了一支笔和一个空白的本子。


<>         然而好久没有了用笔写点什么、记点什么的习惯,近十年来又只是用电脑写些为斗米所役的字句,用笔记点什么或写点什么反而觉得有些生疏而笨拙了起来。回家后翻看在咸宁记下的文字,觉得是章不成、句不顺的,乱七八糟。好在当时发生的一些真实的事情和感受被记了下来,加之对那些天所发生的事情乃感到记忆犹新。一回到家中便凭着这些文字和记忆写了起来。



<>        虽说是记忆犹新,可我在写的过程中却觉得有些恍然如梦,写成的东西又都是些片断式的文章,我就把我的这一组文章叫做《梦笔咸宁》了。



< align=center>“铁疗”的“规矩”



<>        与我四月底第一次到“铁疗”的印象没有什么两样,进入大门向前走几十米,再向左走,就是皮肤科的病房了。



<>        我照例没从门走,而是轻车熟路地从窗子直接翻入病房的过道。窗子很容易翻,里外都有用大大的水泥砌块搭的台阶。据说这台阶还是皮肤科主任老杨亲自搭的。



<>        过道里总会坐着三、五个病友,天南海北地闲扯着打发时光。我的到来使大家的目光齐地看了过来,脸上都带着些善意的微笑。边朝办公室走边朝大家点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        给我办理入院手续的是被大家公认的“铁疗”长得最漂亮的护士。她不但人长得漂亮,讲话的声音也好听。她用那种南方女孩子才有的细细的、柔柔的声音,一边询问我的年龄、身高、体重,既往的药物过敏史等问题,一边和我闲聊我们共同熟悉的病友的情况。办完手续,我刚要起身去房间,她却突然有些严肃地说:“等等,我还要把在这里住院的一些规定给你讲一下。”我侧过身来看着她,努力做出一副认真聆听的表情来,以示对她的尊重。不知怎么,她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算了,不用说了,反正你都知道的。”



<>        住了些日子后我才知道,在“铁疗”没有太多必须遵守的规矩。要说“铁疗”的规矩,第一条就是你尽管“随意”些。但不能太出格,你总不能让那些对你好得要命的医生、护士们为难吧?






P 友 男 色



  郑州来的老张是先我十几天来的,去年这个时候来住过一段时间,回家后有点复发,所以今年又来了。


        这批在“铁疗”住院的病友中要数他长得帅。一米八六的个子,身材和四肢修长、结实,年过四十了也没有发福,看上去就像是现役的篮球或排球运动员。交往了几天后才知道,他就是干体育这一行的,早年毕业于体育学院,现在仍在一所大学教着体育。



        治病也数他最认真了,大热的天里每天都坚持包药十二个小时,而且还包得严严实实、整整齐齐。汗顺着他的脸颊和胳膊不住地流淌下来,他总是用卫生纸随时揩干;每次包着药到走道上来坐的时候,都会带一张旧报纸,在共用的长椅上垫好后再坐下,生怕沾污后影响他人。



        老张这人讲话从不带脏字。原本胡须不多的脸每天都要用电动剃须刀修得干干净净。



        吃过中饭是老张拆包,泡温泉的时间。泡过温泉,他都会去医生办公室称一下体重。有一次我碰到他称完体重出来,他对我说:“夏天来这好呀,治P又减肥,我减了十斤。”他的这句普普通通的话使我至今想起来都感慨不已。我们为什么要治P?P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痛苦又是什么呢?我想,治P和保持良好的体型以及注重个人行为举止修养有着同一个目的,那就是我们要更加尊严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老张要走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几个病友去一家小饭店吃饭,饭店的老板娘是一个颇具几分姿色、看过去还真不讨人嫌的少妇。我注意到在招呼我们进店时,她就数对老张笑得最好看了。



        一个仪表和行为都干干净净的男人,他的魅力决不是P可以挡得住的。



在39℃的高温天里泡50℃的温泉



  据资料记载,咸宁温泉的温度为55℃。从取水口到了浴池也在50℃上下,这个温度的热水就是在冬天,淋在身上都会有些热过头的感觉。咸宁靠近被称作中国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我在咸宁的这段时间里,气温好几次都达到了39℃。


    在39℃的高温天里泡50℃的温泉,让你想想都会感到可怕,不过你要是真的去泡了,你就会感到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其中还别有一番滋味。真想带你也去体味一回。


        当你从本来就热浪滚滚空气中进入浴室,你马上就会感到不适,更潮湿、更闷热,你心跳加速、呼吸起来都有些困难。你会马上脱光衣服,拿起花洒,用凉水冲洗身体,当你刚刚感到清凉下来的时候,你会马上想起你到咸宁是来泡温泉的,而不是来冲自来水澡的。便会把冷热混水龙头慢慢向温泉一边调去,当你的身体逐步适应了50℃温泉冲水的冲淋,你就可以躺到先前放好的满满一池子温泉水中了。这时你进一步适应了,你会不由自主地让身体尽可能下沉,让温泉水浸泡到你身体尽可能多的部分,以至于最后只是眼睛、鼻子和嘴巴露出水面。这时,你浸在水中的两只耳朵会听到自已呼吸的声音和心脏跳动的声音,你全身的每一块肌肉都放松了,每一个毛孔也张大了,你的身体会随着你的呼吸而上下沉浮,这时你的内心会平静极了。



    在39℃的高温天里泡50℃的温泉,你会体验到一种身、心彻底放松的感觉。这不是一种经常可以体会到的感觉。






初 见 倦 客



  天涯倦客是我从另外一个不太景气的、关于银屑病的网站上得来的朋友,他大我一个月。在那个网站上我发了一个帖子,内容是什么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这家伙居然在后面跟帖,要大家警惕我,说我是个网络骗子。有着近二十五年P龄的我当然不服,于是回了一个帖,描述了P之种种的痛苦;还不见回音,又照着他留下的电话打将过去,真名实姓地通报一番后,倒也谈得投缘,就这样一来二往成了朋友。



  早知道他还在195住着,到咸宁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打电话。“到了啊,快过来吧!”电话那头传来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



    虽是朋友了,却从未谋面。凭着以前在电话中听过的声音和聊过的内容,我想象中的倦客的样子应该是个书生气十足的样子,早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他至少鼻子上会架着一副眼镜什么的。然而当我推开他房间的门时看到三个人在打“斗地主”,正对着门坐的一位跟我打了一声招呼:“橄榄来了,随便坐吧!”这同时他冲我“嘿嘿”笑了一笑,笑得憨憨的,但给人的感觉是绝对的真诚。不要问这个人就是倦客了。他向我介绍了他的两位牌友,原来这两位牌友也是在网上早就熟知的病友,相互点点头、笑笑算是打过了招呼,他们继续打他们的牌。他们一边打牌,一边和我东一句西一句地聊着。



    趁着他们打牌,我打量起倦客的模样来。倦客的样子与我原有的想象相差太大了,无论从那个方向上看他都没有书生的模样,整个就是一个北方大老爷们的样子。对了,倦客的一对耳朵和国内一个最火的男影星的耳朵几乎长得一模一样,那个男影星演过《红高粱》等影片,而在我看来倦客的耳朵比那位男影星的耳朵更显张扬。



   “抽烟,”见我半天不吱声,倦客递给我一支烟,“开水和茶叶在那里,要喝自已沏吧。”他指了指饮水机的方向说。接下来,他们几个继续打着他们的牌,我继续看着他们玩,就这样一直到晚饭时间。其间我想,都说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而在我们银屑病人的这个网络世界却一点都不虚。只要在网上熟悉了,就算是第一次见面,也无须寒暄、无须客套,就像是碰到了昨天还在一起玩的朋友。



    第一次与倦客会面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冲我极为真诚地、有些憨憨的“嘿嘿”一笑,还那对个性极张扬的、电影明星式的耳朵。



    在我逗留咸宁的日子里是常常要和倦客见上一见的。我看到了他床头整齐有序地码放着涉猎广泛的书籍;我听到了他讲他得病之前的种种得意及他为什么要取名“天涯倦客”的缘由;我看到了他在饭局上那副温文尔雅的做派;我听他讲对唐诗、宋词、楹联等种种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心得;我看到他代表咸宁住院病友起草给北京电视台公开信时的那种认真严肃的工作状态。对了,还有一次我向他求证,问他是不是讲过“不喜欢北京人”这样的话的时候,我看到了他梗着脖子说“我还就是真他妈不喜欢北京人”的样子。要知道他可是在北京出生、北京长大的。倦客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会有半点的虚假和造作,也容不得半点的虚假和造作。



    在北京俚语中,大凡能表现出独特个性、活出自已的风格的人们都被称为“爷”,比如早些年就有“板爷”、“倒爷”什么的。倦客在P们中绝对是活得有个性的一个。危及生命的红皮症曾经三次袭击过他,就这也不能改变他什么。



    我心目中的男子汉就是这样的,侠义豪情中透出丝丝儒雅的书卷气或是儒雅的书卷气中透出些侠义豪情。倦客就是这样的人。



    若有机会再见“倦客”我定会抱拳拱手道:“倦爷好!”



盼盼与我,还有知了



    在我第一天到“铁疗”翻窗进入病房、匆匆走过不足十步的过道的一小会功夫里,我感觉到在我腰际以下的高度上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我,扭头望去,原来是一个小女孩正在注视着我这个新来的。她太小了,以至于夹在几个大人中,让我忽视了她的存在。但她却用她那一水儿齐的流海下的那双清澈透明的眼睛让我感觉和看到了她。就是从扭头望去的那一刹开始,在以后的半个月中,她每天都要吸引我的目光。



    她叫盼盼,是培她妈妈来住院的。她是我所见到过的最小的“培护”,才一岁多一点点,她已经会讲话了,用那种有些含混不清的、奶声奶气的婴儿语,喊着这个,叫着那个。每次她用这种声音叫我一声“伯伯”时,我心里就会有一种酥酥的感觉。



    住院的生活对大人来说都是单调而乏味的,更何况是对这样一个小孩子。在“铁疗”,她唯一的玩伴是那只脏兮兮的猫,每次她从病房出来都会“猫咪”、“猫咪”地唤几声,要是没见到那只猫,小盼盼的眼中会流露出一种失望的目光,这是一种我从来只是从大人们的目光中才看到过的目光。“铁疗”的院子里有一个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的池塘,周围栽满了各种花木,由于很少修剪,杂草丛生。平时很少有人去,到也算是个安静的去处。这天我一个人去池塘边散步,走着走着发现一棵不高的树上停了好些“知了”,就想起要给盼盼逮一只玩玩。树不高,轻轻爬上去,伸手便抓了一只。这是我儿时惯玩的把戏,抓了“知了”用线拴住一只腿,让它飞着玩,或是用手轻轻捏它的腹部让它叫着玩。



    把“知了”握在手心里往回走,“知了”的六只腿不住的爬动,弄得手心痒痒的。也不知是乍的,猛然间就想到了前些年吃过的中药里有一味叫做“蝉蜕”的药来了,也就是“知了”脱的皮。想着“知了”也脱皮,也是要经过一番苦苦挣扎才脱下皮来,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起来。我慢慢松开手,“知了”从我的手中飞走了,它如何飞走,飞向哪里我也懒得去看了。只是心中念叨了一句“盼盼,伯伯另外找别的东西给你玩吧。”



    以后的日子里,我再也没有找到可以给盼盼玩的玩意儿。在与她同住“铁疗”的半个月中,我是从未听她哭过、闹过的。



    我仿佛又回到了“铁疗”,我又听见奶声奶气的、有点含混不清的一声:“伯伯”,声音仍旧是从我腰际以下的方向传来,我答应一声、俯下身去,又看到了一水儿齐的流海下的那双清澈透明的眼睛,心中仍旧是那种酥酥的、酥酥的感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30 14:52:05编辑过]
3#
 楼主| 橄榄 发表于 2005-4-30 14:43:00 | 只看该作者

《咸宁梦笔》之二

< align=center>登 潜 山 和 香 吾 山
<>


<>


<>    咸宁温泉镇有两座山和一条河。山是香吾山和潜山,其中潜山高些,在城外,号称是国家森林公园;香吾山要矮些,但在城内,在山顶可以更近地俯瞰整个咸宁城的全貌。河就是淦河了,从温泉镇东南面的群山中蜿蜒而来,流入香吾山和潜山之间的山谷,然后沿着香吾山的山脚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穿城而过,把咸宁分成了咸安和温泉两个区。淦河的这段河湾有个美美的名字,叫做月亮湾。咸宁温泉的天然露头和各单位的取水头就集中分布在这两山山谷之间和月亮弯这一段淦河的两岸,总共不足两公里长。
<>


<>


<>    这一片是温泉的源头,也是整个咸宁最美的风景所在。要看清楚这些,必须登上山顶才行,最好是分别登上香吾山和潜山的山顶,从不同的角度看看。
<>


<>


<>    在咸宁期间爬山几乎成为我每天必做的功课。先是早晨独自一人爬潜山。早早起来,泡上一杯茶,揣在手上慢慢向山上走。上山的路很好走,是车道,但每次还是有些微微的汗会出来。这时,我会脱下衣服、赤裸上身,让肌肤接触树林中轻轻吹来的凉风;到了接近山顶的一个亭子里坐下来,手中的茶也正好温热合适了。吹着山风,喝着茶,看着小城在晨光中慢慢喧嚣起来。



    后来天热了,晚上睡不着,早起的习惯也就没有了。要爬山也就只能在傍晚时分去爬香吾山了,这段时间大家都有闲功夫,所以每次会有七八个人一起。香吾山就在城内,我们可以在天黑之前登上山顶上的“望景亭”。“望景亭”名为亭,实际应该叫楼,上下有三层,第三层上视野开阔,面积足有百十来个平方米。上去后大家三三两两分开来坐在四周的水泥椅子上,一边看风景一边闲聊,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天就黑了下来,远处和近处的霓虹灯开始一闪一闪地亮了起来,小城也是城,也有霓虹闪亮的繁华。而我是不太喜欢这种以霓虹灯为象征的繁华的。



    下山的路不太好走,又没有路灯,大家深一脚、浅一脚的,互相照应着。由于路熟,我每次照例都会走在最前头的。有一次下山,我发现山路上依稀有些白白的光影,抬头从松树的枝丫间看到了一轮还有些残缺的初月,便脱口来了一句唐诗:“明月松间照”,紧接着“清泉石上流”后面有人来了下面一句,不用回头便知道是那只从扬州来的“懒猫”,那可是一只可以用严整的格律填词赋诗的“yz懒猫”。有这样的朋友同游香吾山,不能不说是一件雅致的事情。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那天我们一边下山一边背诵这首唐人王维的《山居秋瞑》。但我们都没有背最后一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因为我们都知道,咸宁只是我们这群身心疲惫的匆匆过客的小憩之地。




打着赤膊吃宵夜



    进入三伏,天徒然间变得热了起来,就是到了深夜气温还不会降下来。吃过晚饭,在铁疗住院的病友们坐到了过道里乘凉聊天。大家往往聊到凌晨都不愿意回到更加热的房间里去。有天不知是谁说了句,大家去吃宵夜吧。于是一伙人便向街上的夜宵摊子走去。



    温泉路到了这个时辰就已经看不见什么车和人了,只有远处街边的夜宵摊上的灯泡还在发着昏暗的光来,整个温泉路全都是我们的,我们可以毫无拘束地行走在这条路上。到了摊子上大家就更是无所顾忌了,男同胞们脱了上衣、光起膀子来,就连平时最讲究的老张把上衣脱下来搭在了肩上。大家都好久没有这样放松过了。



    盐水花生、水煮毛豆、各种烧烤点上一堆,当然最不可缺的还是啤酒了。咸宁夜宵摊的食物味道可能不咋的,但金龙泉的纯生啤酒还真的味道好,价廉物美。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聊着,从各地方言编成的笑话到天南海北的趣事见闻;我们还让一个从陕北来的,平时有点腼腆的姑娘用正宗的陕北话朗诵了那首古老的陕北民谣:“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青县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在我听来那真是一种享受。我们还讲了带些颜色的荤段子,听得同去的女病友低下头吃吃地笑。这天晚上我们什么都谈,大家可谓是畅所欲言,就是没有人谈到P。除了其间有一内蒙小伙接到朋友劝其别喝酒的手机短信,这小伙子回曰:酒吾友,P亦吾友也,二者难舍其一。于是大家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我们的欢声笑语漂荡在夜色浓浓的咸宁街头的上空。总之我们放松到了有些肆无忌惮的地步了。



    夜更深了,天也凉爽了下来,我们也要回病房了。温泉路更加安静了,除了我们再没有别人。



    啤酒这东西喝多了就会内急,往回走的路上不知为什么突然间我就产生了一个要在咸宁街头撒泡尿的恶作剧念头来。于是我放慢了脚步,等大家走远后,我朝着一棵树走了过去······ 我已不记得是哪棵树了,我只记得是一棵桂花树。但我想到了丹桂飘香的十月,温泉路上花开得最茂盛、也是最香的哪一棵桂花树,肯定就是我浇过的那一棵了。



咸宁,我的咸宁



    尽管我一次次从香吾山俯瞰,尽管我一次次从潜山远眺,尽管我白天和黑夜里一次次地徜徉与徘徊在咸宁的街头,尽管我每次匆匆地到来和离去时,都不住地从车窗张望;但是,咸宁于我还是有些佰生,我总觉得对这座小城还是知道得太少太少。然而,我可以充满自信地面对任何一个咸宁的市民说:我比你更爱咸宁。因为我的爱是源自于内心最深处的爱,就如同咸宁的温泉来自于地心最深处热。



    我十八岁串P,到现在四十二岁,将近二十五年了,P伴随我渡过了整个的青春年华。二十五年的岁月里P从无间断地摧残我的躯体,也磨砺我的心智。它一次又一次地把我举向希望之巅又直摔绝望之谷。二十五年啊?二十五年是一个人一生的韶华,是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啊!四分之一个四世纪......今年春节,我周身的皮损还几近100%,现在只乘下几块没有退去了,我的身体和内心感受到一种久违了的松快。是呀,久违了的松快,久违到已经被我忘却了的松快。



    我要庆幸的是,在这四分之一个世纪受P摧残的岁月后,我的身体没有垮掉,我的心智还算健全,在P的磨砺下我从一个敏感、偏激的青年变成了可以从容处事的中年汉子。我感觉到我在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完成了一次人生的蜕变。而我完成这蜕变的最后一脱是在咸宁。



    温泉真的很暖,暖人心田;松膏真的很香,沁人肝脾;病友真的很亲,亲如兄弟;咸宁真的很美,美如故乡。



    我这个年纪的人本该是无梦或少梦了,但自打咸宁回来又变得梦多了起来。而梦些什么,醒过来片刻就会忘记。但我想,在我沉沉睡去后的梦呓里,定会轻轻地呼唤:咸宁,我的咸宁!




注:以上帖写于04年8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30 15:16:22编辑过]
4#
超脱 发表于 2005-4-30 17:55:00 | 只看该作者
   文笔很好,值得一读!
5#
天涯倦客 发表于 2005-4-30 18:00:00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还有一篇和我“擦肩而过”的关于咸宁桂花的东东呢?
6#
和风细雨 发表于 2005-4-30 19:47:00 | 只看该作者
[em07]写得很好哦,我也喜欢那片土地,虽说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处,但是毕竟因为在哪里,才过了个超爽的夏天,才交到很多不错的朋友,我想她会在我以后的岁月里面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祝福咸宁的一切多安好,希望下次去能遇见你,我也喜欢爬山的!!呵何!![em01][em01]
7#
 楼主| 橄榄 发表于 2005-4-30 20:18:00 | 只看该作者
< align=center>又见咸宁,又见咸宁



<>秋风一起,加之一些身外恼人的事,P又来了。虽然一万个地不情愿它这么快就重来,但也在意料之中,所以没觉着得有太多的苦恼。趁着国庆有几天假期,还是赶往咸宁这块P的“热土”,去泡泡温泉吧。



<>已经是年内第三次去了,按理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一下火车还是走错了方向,原来的老火车站不用了,新的火车站在我到的前两天才开始启用。出站口也由东面改成了西面。



<>这个季节在江南,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几乎没有什么降雨,阳光温暖而柔和,气温也总会是在20-30摄氏度之间,最适合做日光浴了。另外好多北方没有的瓜果蔬菜也开始上市了,鱼、莲藕等江南特有的物产也正是最多的时节。



<>这个季节里来,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桂花。



<>咸宁号称桂花之乡。在我所生活的长沙也是有桂花的,但没有咸宁桂花多,这在我上两次来就已注意到了,满街几乎都是桂花树。桂花一般每年只在八月十五中秋前后开一次,花期不到半个月。还在火车上,我想我还是能赶上这季桂花最后的花期的。一出车站,我特地找了一辆载客的两轮摩托。我要好好地看看,更要好好地闻闻这“桂乡”的桂花。



<>果然,一出车站广场,一股浓浓的桂香扑鼻而来。



<>道路两旁的桂花树上开满了桂花,有深红的金桂,也有白色的银桂。桂花的香味是一种馥郁的浓香,但绝不腻人,当你离盛开的桂树还有几十米时你就可以闻到那股桂花独有的香味,当你把鼻子凑近那一丛丛小小的桂花,深深地吸一口气、闭上眼睛静静的闻,你不会感到有任何不适。



<>桂树是一种灌木,而且是雌雄异株的,雄桂树不开花,只有雌桂树才开花的。咸宁街边的桂花树却每一棵都是开花的,这个时节到处都是桂香飘飘,我坐在摩托车上,香风扑鼻拂面,感觉真是好极了。



<>走进“铁疗”的病房感觉亲切而随意,大家热情地打着招呼,十来个医生、护士已然熟悉。病友中也有一些熟识的人,有前两次来认识的,也有在网上认识的,像迎风、小松等。“铁疗”的生活是闲适而安静的,爬山、泡温泉,晒太阳、打乒乓球,还有就是做饭。当然,最少不了的自然还是抹药和包药。



“铁疗”的这一帮病友可谓是朝气蓬勃,每天早上一大早便去爬潜山。一大群病友,天刚亮就招呼着出了门。年轻一些的是一路跑着上去的,而年纪大的也是急行军式地往上赶。还有两个年轻的护士也参加了每天登山的行列。我到铁疗后的第二天早上与大家一起爬山时就明显感到了体力的不支,我甚至于连要跟上年纪大的这一拨也有些吃力了。在后来的几天里,每次看着迎风他们矫健的背影,心中不免生出“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的感慨来。



       对于如此蓬勃的青春,P本不应该算个什么的。然而P却真的在摧残着年轻的心志,P真正使得青年病友们感到痛苦的是内心深处的那隐隐的痛,而绝不是P本身。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社会大众的不理解与岐视。对于社会大众,P难道就真的会如此可怕吗?我们P们就真的丑陋不堪吗?要消除这种不理解与岐视,要靠谁呢?当然只能靠我们自已,靠我们P友们共同的努力。然而有太多的困惑与不解,我们要怎样来做呢?我们当做什么?又不当做什么呢?


       想到这些我就想到了鹦鹉在他的《学舌》帖中所讲的一句话来,“既然咱们对P暂时还难有好的办法,(这是我们自认的短处)那么就把视线移开它,去努力工作,去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人。那时候就没有人歧视你,而是喜欢你,羡慕你。”



       想到鹦鹉就免不了要冲动地拿起手机来打那个长途。我们从来没见过面,网上也聊得不多。我们在电话中调侃、嬉笑着,以一种最轻松的姿态谈着一些沉重而深刻的话题,当然是关于P和P友们的话题。



       每到咸宁,我都会觉得自己似乎变得纯粹而高尚起来,也变得更加的多愁善感。在“铁疗”病房新开的“网吧”里,我收到倦客发来的关于北京电视台更正错误报道的剪辑资料片,看着看着喉咙里有些哽咽起来……。



      在三次往来于长沙和咸宁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在病友中、在医生、护士们中我收获了太多真挚的友情。对于我,这里越来越像是一个可以在人生旅途中让疲惫的身心得以歇息的驿站。



       八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复发起来的P刚刚有些要下去的迹象,而我也不得不离开了。八号晚上八点,我站在新火车站的候车厅楼上再一次凝望夜幕下的咸宁――这个华中腹地的小城,虽是一片灯火阑珊,心中却觉得她如同父母之邦般的平和而宁静。



        我还会再来的:咸宁、我的咸宁、P友们的咸宁。



                                                               (此帖写于零四年十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30 20:19:47编辑过]
8#
可人儿 发表于 2005-4-30 20:47:0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值得再读一次!
9#
饕餮 发表于 2005-5-1 04:38:00 |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橄榄大哥也是如此之雅,也有如此感受。虽然很少和橄榄大哥接触,但从文中已可以慢慢体会几分,但愿此次咸宁之行又能让橄榄大哥结交新朋友,快乐且不虚此行。


<>遥祝咸宁的病友节日快乐,早日康复。

10#
玉格格 发表于 2005-5-2 18:01:0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很好,在咸宁8天时间就见效了?咸宁离我实在是太远了,否则一定会去那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