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三十年老P友口述,帮你少走弯路

[复制链接] 2
回复
195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小松 发表于 2014-12-4 17: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十年老P友口述,帮你少走弯路


我曾经用过那么多的药,去过那么多医院,现在回想起来,真该把那些药品、包装、说明、病例、出院证明、收集的广告等等,统统存留下来,那样,我便可以开一家有关银屑病治疗的“博物馆”了,也能够给患友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帮助有两种,一种是借鉴精华,一种是引以为戒。前者我已经申明,难有借鉴吸收之处,至于后者,倒有不少话要说。多说一些,患友们能多得到一些警示,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少吃冤枉苦,少遭冤枉痛。
有关广告和宣传:20世界80年代,咨询没有现在发达,广告也没有现在多,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几乎完全是主流媒体。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现在对于那时的牛皮癣患者来说,简直就是福分。
我自1981年年初患病,起初只是随便在本地医院看看门诊,一直维持着不重的程度。1988年,去桂林玩时,还能够在漓江游泳,这是已经是八十年代末期,比广告更可怕的东西出现了,那就是虚假的新闻报道。
当时的牛皮癣虚假报道,出现在全国人民众所周知的电视台、军报或是被业内称为十大媒体之一的媒体上,夸大其词简直到了荒唐的程度,这可能是由于当时的媒体不规范引起的,好在我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在一家大媒体做记者,从而对其中的蹊跷略知一二,倒也没太大相信。
1991年,在看过虚假报道的亲朋好友们一片“试试看又何妨”的劝说中,加之婚恋当头的心急情绪,我开始了与其说是求医问药不如说是上当受骗的经历。
那年春节刚过,相信了一片有关北京名医的报道,我带着希望来到了北京德胜门外的一家医院就诊,当时这位“名医”亲自给我看病,然后问我是否带足了钱,接着便给我开了住院单。走进病房,与病友一番交流过后,了解到了该院在银屑病方面的疗效与媒体宣传的内容大相径庭,于是住了两个晚上后便愤然出院,三天的住院费,外带药品和治疗辅助用品,共计800多元。我不服气,找到该院院长理论,得到了如此的答复:“去找电视台和报社吧,报道内容不关我们的事。”并威胁说要找人赶我走,在1991年,800多远钱毕竟不是小数目,虽然100%报销,但至今想起来,还是有一种被人抢劫了的感觉。
事后,我并没有立即离开北京,接下来又看了三家医院的门诊,在其中两家住了院。得到了一些经验后,人也变的聪明了起来,此后,我不再相信虚假报道了,更不用说广告了。
然而,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虽然学会了防范,但视我为宝的母亲却在希望把我治好的期待里,被各种各样的欺骗性广告骗的团团转。只要看到广告,他就会把我的患病情况写信寄过去,然后邮购药物,再看着我按时吃药,我劝了母亲,甚至发了脾气,但根本没用,于是我只好假装吃一点,再偷偷丢一点。
多年下来,我发现了牛皮癣医治广告的一个规律:每年春节一过就大量涌现。那些人抓住了我们病友的心理和病理特征,知道春天过去,炎热的夏天就要来临,我们不得不想办法应对皮肤上的丑陋,以便不被长袖长裤遮挡的严严实实。
有关好医生:
从德胜门外的那家医院出来后,我去的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记得我是从一本书上得知此医院。该书的作者当时不在医院,说是被外交部门派往英国给皇室成员看病去了。我很失望,随便挂了个副教授的号,该副教授是许铣先生,他没怎么看,而是问了一些我来北京的情况。当我问他能不能治好时,他说不一定,时间、效果、结果都不一定,并告诉我别相信那些虚假广告,即使表面治好了,皮肤从微观结构上来说还是有病的,他说道这点的同时,抓过我的手,指了指我手背上的好皮肤,我失望透了。
接着来了病人,许铣让坐在一旁的一个女研究生继续回答我的问题,我记得当时她还带我去病房看了正在住院的六个病人(当时皮肤科只有六张床),这些病友极为友好的和我打招呼,其中有一个红皮症患者,正在打着激素点滴,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红皮症患者和使用激素后的畸形肥胖状,我被吓得退了出来。
从病房回来后,许铣给我开了一个配方极其简单的药方和一盒以土茯苓为主的药制成的中药蜜丸,最后悄声嘱咐我,可以去前门的同仁堂,那儿的品质好一些。总之,用药后虽有效果,但是不显著。现在看来,那是我最有收益的一次就医经历。
有关“差医生”和“坏医生”
差医生是指那些在对外宣传或学术论文中夸大疗效的医生,当问起他疗效时,一般总会支支吾吾,坏医生不仅如此,还在自制药中掺假使坏,问到疗效时会把胸脯拍的山响。

坏医生不是医生,是以骗钱为目的的“骗医”,容易鉴别。我想重点谈谈差医生的看法。差医生们大多坐在正规的医院里,有一套治愈过一些牛皮癣患者的方法及药物。他们的论文出了,职称也有了,但每一种方法或者药物,不是对所有的患者都有效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一旦出现状况,他们就会找各种理由来推脱,比如忌口不严,休息不好,情绪有波动等等,还可能编出一些“先发后收”的理由,让你继续治疗下去,然后当发展到可发而不可收时,他们的解释则避重就轻,旁征博引,不知所云,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对自己的那些方法和药物进行科学客观的随访统计,甚至有意或者无意的隐匿负效果病例,这或许是医术的问题,也或许是利益使然。
有关药品
在口服药中,印象最不好的是一种复方丸药,凉血的,服用时要忌口,当时我服了两盒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结果那一阵子体质急剧下降,怕冷得要命,并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蹲一会起来是眼前就发黑,不得不停用。
至于外用药,有一种是由皮质激素、尿素、硫黄霜复合制成的药,效果出奇的好,由于当时常常要出差或去外单位办事,不得不用他来达到迅速治愈的目的,大约用了大半年时间,开始出现抽筋的现象,牙齿缝也变得稀疏起来,这是钙吸收出现了问题。
还想谈谈我对正在使用的药和没用过的药的一些看法。
正在使用的是湖北咸宁生产的两种药,煤焦油和松膏。煤焦油是一种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它可能的危害性是会使皮肤癌的发病率升高,最早的报告见于1918年,并且长期接触煤焦油的工人的皮肤癌发病几率也比普通人高。许多学者认为在这一点上缺少有力的证据,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随访统计工作做的不够,我在湖北咸宁疗养期间也向“铁疗”的医生做过询问,回答是“195”医院用了近20年,“铁疗”用了近7年,从未发现过银屑病转为皮肤癌的病例。需要注意的是,“铁疗”的病例统计只有300多人,到现在充其量也就是400人,“195”医院按推算也就是近几千个病例,并且多事近些年的病人,如此一来,存在的疑问就有两点:一是样本数不够,并且时间短,二是这两家医院根本就没有对外公布过随访统计的数据,至于是否做过此类工作尚不清楚,对于新药,也是这两点最让人不放心。另外任何药物在使用时,人体都会有抗药性产生,一旦复发,便没有再以此药控制病情的保障。因此在医学还没有认证某种药物是绝对有效的情况下,不要过分依赖于某一种药物。

转自 银屑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4 17:43:23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小强d 发表于 2014-12-18 00:59:00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怎么说,195的松膏是医院制剂,是经过检测的了,可是现在有的地方连检测都没有照样给患者用松膏,又算是什么,假药吗
3#
headshoter 发表于 2014-12-17 16:39:00 | 只看该作者
没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