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讨论]阳光总在风雨后

[复制链接] 0
回复
211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星月 发表于 2005-9-17 11: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银屑病的发生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环境因素有关。银屑病患者遍布全世界各个地区,并且有明显的地域性,一般的规律是越往北发病率越高,欧美的发病率远高于我国,因此对银屑病的研究所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也相应高于我国,但从临床治疗的结果来看却没有超过我国,究其原因可能与我国中医中药的干预有关。我国现存的正规的、系统的中医体系,对银屑病的病因、病机有独到认识,内容丰富,并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方药,使患者从一开始就接受中医正规有效的治疗,收效明显,同时也可使部分患者避免了因治疗不当而造成的反复发作现象。——《银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                                 银屑病不仅是皮肤的病变,它内达脏腑、骨髓,因此无论是分析病因病机,还是辨证论治,都要以中医完整的内科理论为基础。明代名医陈实功说“内之症或不及其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也”清末名医马培之曰:“疮疡之生也,六淫伤于外,七情扰于内,气血阻滞经脉,隧道为之壅塞。有随感随发者,有积久而发者,无论恶症险候,即疡癣小患,无一不由内而达于外。...凡业疡科者必需先究内科。...天时有寒暑,土气有燥湿,禀赋有清浊,固自不同。而岁运之感,南北之异,嗜好之殊,又自有偏胜,不能适乎中而协于一”。故诊时“尤当审其平日体质之强弱,性情之好尚,病之肇于何时,受于何地,发于何因,在气在血,人经入络,属脏属腑,舌苔可辨,脉理可参,~一切按,而密勘之,庶克有济”。(《孟河四家医集》)——《银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                 《医学源流论》日:“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夫七情六淫之感不殊,而手感之人各殊,或气体有强弱,质性有阴阳,生长有南北,性情有刚柔,筋骨有坚脆,肢体有劳逸,年龄有老少,奉养有高梁黎藿之殊,心境有忧劳和乐之别,更加天时有寒暖之不同,受病有深浅之各异,一概施治,则病情虽中,而于人之气体迥乎相反,则利害亦相反矣”。传统的中医对禀赋的论述几乎都是如此,就质论病,就病论证,就证论治。——《银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从上述的文章可见,中医对于银屑病的研究早已到达了相当的高度。但是,在具体的施药上却因医术的素质而参差不齐,前不久看了韩剧《大长今》,对于剧中所描述的那位在医术追求上精益求精的医女长今报以崇高的敬意。正是因为长今在医术的追求上不拘泥于书本,察言观色,通晓古今,不是一味将病患的病因局限于表象更究其致病的各种因素并加以总结出有效的方药,如此才留青史,感天地。或许故事多虚构,但是精神是真实的。与P病的斗争是艰辛而漫长的,但是,当我们如长今一样将不可能变成可能,P还有那么可怕么?!阳光总在风雨后!!——以上仅为些许感言。

<>                                 下面的文章是为有心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有关三黄膏的信息及其在皮肤医疗方面的应用实例。目前,在中药上有效于部分患者的外用药膏,目前我所知道的有我所用过的“美宝湿润烧伤膏”,有其他病患所用的“三黄膏”,还有“F+X”及其扩展的一些用法。总的来说,在成份上此三类药物的功用是比较相似与相近的,都可应用于烧伤的恢复进而在P病的外用上多有建树。如前几段文字所表述的,P病的成因繁多,在具体的施药上受到病患的体质、外在的环境等因素影响,我们都需要在具备一定的了解上选择方药,进而总结经验。(以上仅为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参考文章

<>药品名称】三黄膏
   【汉语拼音】Sanhuang Gao
   【药物组成】黄柏、黄芩、黄连、栀子。辅料为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软膏;有油焦臭。
   【作用类别】本品为疖肿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轻度烫伤。
   【用法用量】摊于纱布上贴于患处或直接涂患处,每隔一至二日换药一次。
   【注意事项】
   1.本药为外用药,禁止内服。
   2.忌食辛辣食物。
   3.重度烧伤或皮肤破溃患者,不宜用本药。
   4.根据病变大小敷贴,敷时不宜过厚。
   5.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7.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参麦注射液三黄膏外用治疗带状疱疹               

www.shouxi.net  
邹克亮                万国栋 2004-7-24 16:21:00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 年 10 月 第 2 卷 第 10 期               

关键词:三黄膏               

1 一般资料
本组已确诊为带状疱疹的病人共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7岁,病程最长4周,最短2周,结合内服药物10例,痊愈18

<>例,好转4例,无效2例。
2 三黄膏配制与用法
三黄膏配制:生大黄、黄连、黄柏为主药各30g,苦参、五倍、明矾、制乳香、青黛、芒硝各10g,凡士林100g,将前7 味中药烘干后与芒硝一同

<>研为粉末状,再与青黛和凡士林混合调成药膏配用。根据疱疹的部位、大小,将药膏摊于纱布上,然后外敷患处,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5岁,农民,自诉3天前因精神刺激后渐感右侧胸胁皮肤灼热,当时未去求治,次日即觉局部刺痛,自涂清凉油后未见好转。临床表

<>现:右胸部皮肤有密集成簇的粟粒状疱疹,周围绕有红晕,伴低热、纳差、乏力、烦躁,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诊断为带状疱疹。当即采用本法治疗,2天后疼痛渐消,疹渐枯萎,1周后痊愈。

4 体会
本病多为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或素体脾虚,脾湿内蕴,外溢皮肤而生,也可因外感风热邪毒侵入机体,与体内之热相互交织,发于皮肤而致,内服药虽能控制其发展,减少痛苦,若能配合使用三黄膏清热祛毒止痛进行局部治疗,故能加速病变转。
作者单位:1 344300 江西省乐安县医保管理中心
                                                                                                2 江西省乐安县人民医院

毛囊炎
2005-04-20 15:11:58 文章来源:华夏医药健康网                               

http://www.beihao.com/573/2005-04-20/56613_1.shtml               
                                                                                                                                                                                                                                毛囊炎的中医治疗

                                解毒洗、搽剂                               

                                药物组成                解毒洗剂:黄柏3g                苦参30g                艾叶20g                川椒20g                薄荷20g                白矾10g                                解毒搽剂:大黄50g                五倍子50g                白芷30g                雄黄30g                黄丹10g冰片3g

                 制剂用法                解毒洗剂:每天1剂,加水浓煎,滤取药液,乘热外洗患部,每天2~3次,煎液洗后保留,下次加热再用。7天为1疗程。解毒搽剂:分别研极细末过100目筛,贮瓶加入蓖麻油调呈稠糊,密封备用。治疗方法:先剪去患处头发,用洗剂清洗后,刺破脓点,除去痂皮,取搽剂每天2~3次涂抹患处,7天为1疗程。                                适应病证                毛囊炎。                               

                                病案举隅                欧某,男,43岁。颈部发际生疮,反复发作,痛痒伴颈部活动受限2月余。诊见颈后左侧发际处有3个大小不等疖肿,触之疼痛,基底部潮红肿胀,发硬,顶部有白色脓点,脓点中央有毛发贯穿。诊为多发性毛囊炎,经用上法治疗,6天痛减痒止,脓血排出,肿退,脓点消失,疮面愈合不留疤痕,追访1年未见复发。

                                资料来源                曾冲.黑龙江中医药,1990,(2):42

                                评按                 毛囊炎多因湿热内蕴、外感风湿、风热邪毒,气血壅阻肌肉之间。解毒洗剂中黄柏、苦参、艾叶、川椒、薄荷、白矾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收敛祛风止痒之功效。解毒搽剂中大黄、五倍子、白芷、雄黄、黄丹、冰片功能解毒消肿排脓、软坚散结化腐、收敛生肌止痛。
                               
                                方四                三黄膏 治毛囊炎

                 药物组成                黄连l00g                黄柏l00g                黄芩l00g                蓖麻仁100粒樟丹20g                冰片6g

                                制剂用法                黄连、黄柏、黄芩三味药焙干轧细面,樟丹、冰片研细末,蓖麻仁捣烂,以上6味药用香油调成糊状,以适量敷于患处,1日3次。

                                适应病证                多发性毛囊炎。

                                病案举隅                赵某,男,30岁。因长期饮酒,多处毛囊感染,局部红肿,热、痛。自服红霉素等,局部用碘酒涂擦患处治疗半个月,效果不佳。经外敷三黄膏治疗2次,症状大减,敷4次全部治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资料来源                沈红.湖南中医药导报,1996,2(2):41

                                评                                按                毛囊炎多由:湿热内蕴凝滞肌肤而成。大黄、黄芩、黄连、蓖麻仁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冰片、樟丹辛寒;拔毒除湿,清热止痛,防腐敛疮生肌。如此邪去正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7 11:55:46编辑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