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牛氓 - 

祝论坛改版,与大家分享我的川藏线骑行日记(更新完毕)

[复制链接] 49
回复
728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
 楼主| 牛氓 发表于 2015-4-1 11:39:51 | 只看该作者
2012.5.29    墨竹工卡——拉萨

      今天就要抵达拉萨了,一路上的风雨兼程,就要划上句号,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可想而知。
      最后一天的路宿,还是不得洗漱,还是没吃早餐。因为只有70公里的路程,没有了赶路的必要,所以7点半过了才开始从墨竹工卡出发。路面还是那种“皱纹”和“雀斑”很多的老沥青路,路途平缓,基本上没有什么坡。因为接近拉萨的缘故,路上的汽车多起来。
      告别了两个外乡人后,就只有我和老L两人了。今天我俩注定了一路同行,形影不离,我们心里都明白,跟启程一样,在最后结束行程的时候,我们必须在一起,共同完成我们这个团队必须完成的庄严仪式,这不只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使命。骑行以每小时不到20公里的平均速度前进,拉萨河在我们身边缓缓的流过,河床时而宽阔时而狭窄。天气也变得捉摸不定,一会阳光灿烂,一会阴云密布,天边的群山,乌黑的天幕忽而划过一道闪电,雨却始终没有下下来。路变得越来越平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尽头。路上,已经可以看到从拉萨开出来的公共汽车,路的两边,房屋、店铺开始多起来。转过一个弯后,老L说:“我看到布达拉宫了!”我也看到了,远远的那熟悉的身影。“拉萨,拉萨,我心中的布达拉。”,我与你一生一次的约会,你恐怕早就等不及了吧。
      没有导游,不熟悉路径,我和老L最终告别了2200公里的川藏线,拐上了拉萨河大桥,径直向布达拉宫奔去。别了,让我向往,让我激动,让我磨难的川藏线;别了,让我崩溃,让我恐惧,让我神伤318国道。来到布达拉宫脚下,时间正好11点。拉萨风轻云淡,淡蓝色的天空飘浮着棉絮般云朵。白色的宫墙,赭色的殿宇,金色的屋顶,布达拉宫在蓝天白云下,色彩分明,像一尊高不可及的大佛,庄严神圣,巍然屹立,让人只能仰视,不能亵渎。
      一路千山万水来到拉萨,为了让布达拉宫见证我的虔诚,想在广场里找个好的位置拍个纪念照,竟然被门卫挡住不让进,说是自行车不能进广场。老L在另一边拍照,无奈,只好在前面的大街边,请一个不相识的路人为我拍下了唯一的两张布达拉宫前的留影,因为位置和时间的关系,照片拍得不怎样,但还是弥足珍贵了。
      布达拉宫旁就是拉萨邮政局,这里是旅游者必须光顾的地方。我忙不急待的买了一叠西藏风光的明信片,盖上各种纪念邮戳,给亲人,给朋友寄上了我在遥远拉萨对他们的祝福。
      办完了这些首要事情才去找旅馆,吃午饭。在一位骑友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拉萨河边的仙足岛生态小区,住进了一家私人客栈。客栈条件还可以,一天30元。安顿好后,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然后就在客栈街外边的餐馆吃了午饭,这也是几天来最可口实惠的一顿饭,只花了10元钱。
      晚上,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回想起这29天的艰难历程,一路上风霜雨雪,恍若隔世,现在,终于可以算是划上一个句号了。我们团队6人从成都出发,现在只有我和老L骑到了拉萨。6人中,我的身体最差,体力最弱,车技最笨,而且还带着伤痛,能够坚持骑到拉萨,靠的就是顽强的意志力。我要感谢老L,感谢和我一起同行的外乡人,感谢团队的所有骑友,是你们的激励,鞭策我骑到了拉萨。
      亲爱的朋友,在最后结束日记时,我可以自豪的告诉你:川藏线,既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艰难,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一切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车而异,骑了,你就知道了。



路上见到的最好县城——达孜


拉萨一角


雄伟的布达拉宫


大昭寺


八廓街


夜幕下布达拉宫西直门外的白塔


布达拉宫前面的广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30#
 楼主| 牛氓 发表于 2015-3-30 11:33:28 | 只看该作者
天涯倦客 发表于 2015-3-30 11:03
这么好的“建筑材料”目测24层楼低了点,顶顶。

嗯,还留了点“建筑材料”,看帖受欢迎程度再决定是否加盖楼层,毕竟,盖楼还是辛苦的。患上这个病后就辞了工作,这些年来,就靠两个轮子,也走了些地方,没有P,也许我还没有这样的机会呢。
29#
天涯倦客 发表于 2015-3-30 11:03:14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建筑材料”目测24层楼低了点,顶顶。
27#
天涯倦客 发表于 2015-3-28 11:29:21 | 只看该作者
新论坛功能很强大,您可以同步分享到:qq空间、微信、微博等,实现了互联互通啊,您不试试?
26#
 楼主| 牛氓 发表于 2015-3-28 11:24:35 | 只看该作者
天涯倦客 发表于 2015-3-28 11:14
那我只能住25楼了?可是俺有恐高症啊

呵呵~~你好!还记得我吗?
25#
天涯倦客 发表于 2015-3-28 11:14:53 | 只看该作者
那我只能住25楼了?可是俺有恐高症啊
24#
 楼主| 牛氓 发表于 2015-3-28 10:4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牛氓 于 2015-4-1 11:25 编辑

2012.5.28    松多——墨竹工卡

      拉萨越来越近,也许是觉得胜利在望,我对赶路已经没有了紧迫感。
      没来前,从网上了解到,松多的夜空特别的迷人,就一直期盼着能够一睹松多美妙的夜空。不知我们来得不是时候,还是松多本不如传说中的那么诱人,终没能够得以如愿。昨晚刚刚入睡,本来晴好的天气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接着暴雨倾盆而来,雨点打在屋顶上,嗒嗒作响,声势很是骇人。半夜醒来,不知什么时候,风雨早已歇息,没有了声响。我惦念着想象中的松多夜空,一个人轻轻的爬起床,拿了相机,小心翼翼的下了客房阁楼,来到屋后的山上。四野一片漆黑,风刮得很大,不知是雨点还是雪花,稀稀落落的打在脸上,凉浸浸的。天空既不深邃也不通透,也看不到璀璨的繁星和银河,只有远处房屋透出几点灯光忽闪忽闪的,诡异而神秘。
      早上起来,口不漱,脸不洗,在客栈厨房买了盘蛋炒饭,强咽了几口,就剩在了那里。时间已是6点半,不再耽搁,就匆匆上路了。今天要翻越川藏线上最后也是最高的米拉山,如果一天赶到拉萨的话,里程在180公里左右。我打算把这路程做两天走,这样不会很晚才到拉萨。试想,拖着疲惫的身子,晚上在人生地不熟的拉萨找客栈,总觉得没有必要。老L同意我的意见,两个外乡人没有表态,看来今天我们注定要分别了。
      米拉山海拔5000多米,28公里左右的上山路。天色不是很好,随着山路的上升,温度也逐渐低下来,风刮得越来越猛,天空的云时淡时浓,我一个人慢慢的骑在后面。也许是能量不足的原因吧,虽然不再担心爬山带来的不适,但是骑着还是吃力,一路停停推推骑骑,到垭口已经是10点钟了。米拉山垭口风特别大,气温也低,但是还是有很多骑行者和游客停下来观光拍照,毕竟这里是进出拉萨的路口。垭口的标志性景点是两头牦牛的雕塑,还有就是一块刻着海拔高度的石碑,他们都被五色经幡和哈达缠绕着,标志着它们的神圣地位。米拉山垭口的视野特别开阔,远处,一座座山川还覆盖着白雪,山脚下,延绵起伏的草地还没开始泛绿。蓝蓝的天空,堆积着大量的云朵,直到天边,雪山尽头。
      下山速度很快,到日多乡的时候,停下来吃了碗面。下午2点半左右,我们一行4人赶到了墨竹工卡。我和老L决定住下来,明天再走,两个外乡人却坚持要赶到拉萨。我不清楚他们心里的打算,也不会勉强他们住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看来是到最后分别的时候了。我和老L,一一和北京人、山西人握手道别。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一种难舍的心情油然而生。先后在新沟和芒康与他们相遇,一路上,同行的时候虽然不是很多,但都是同吃同住,现在他们就这样离去,今生基本上不会有再见的机会,很后悔就没来得及留一个互通音讯的电话号码,甚至还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是他们的音容笑貌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北京老乡,山西老乡,我会永远想念你们,怀念我们在川藏线一起走过的日子。
      不知是不是注定我还要遭受一次川藏线上的磨难。晚饭后,我穿着拖鞋,和老L走在墨竹工卡的街边,想着明天抵达拉萨的情境,心里充满了一种苦尽甘来的愉悦。忽然,左脚心一阵钻心的疼痛传来,抬脚一看,原来是一块尖骨头穿透鞋底,刺进脚心。疼痛中我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为什么就这么不小心,拉萨已经近在咫尺,偏偏被一块骨头刺个正着!
      是不是高兴得早了一点,我的“西游记”磨难也该到头了吧。



米拉山垭口的石碑


米拉山垭口


米拉山垭口远眺


藏族人天葬时的神鸟——兀鹫


318国道边的墨竹工卡县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23#
 楼主| 牛氓 发表于 2015-3-28 10:39: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牛氓 于 2015-4-1 11:10 编辑

2012.5.27    工布江达——松多

      不知是不是离拉萨越来越近的缘故,骑行也越来越没有了动力。
      天还没有亮,同伴们又开始起床了。特别是那两个外乡人,每天总是起得特别早,我晚上睡不踏实,总能听到他俩下床进出的声响。到是老L睡得香,不时发出轻微的鼾声,只是他从来否认自己打鼾罢了。因为睡不好,所以有点赖床,不想早起,只是迫于无奈,才不得不跟着起来,我心里清楚,这样的状态跟没休息好有关。
      依然没有洗漱,出了旅店,才6点半。天还没有完全亮,就连远处的雪山看上去也不那么耀眼。街上的店铺都还没有开门营业,所以又无法吃早餐,这样的时候已经不是一日,都撑了过来,今天当然也不例外,只是这100多公里的疲于奔命,对我来说多少还是有点吃不消。
      路还是那样的路,平顺中让你不时的尝尝上下起伏和颠簸的快感。今天虽然不翻山,但坡是有爬的,从工布江达到松多,海拔会上升近1000米,又达到4400多米的高度。还需要克服的就是逆风,它总是让你的骑行多了几分难度。不知是不是没有吃早饭的缘故,今天骑行起来很是吃力。疲劳使我对风景也失去了兴趣,沿途很少停下来拍照,倒是休息的时候越来越多。
      其实风景还是无处不在。沿着尼洋河缓缓上行,河水也随着山势的升高逐渐的变得喘急起来,河道也愈加狭窄,完全没有了昨天的温柔,展现出了它桀骜的一面。318国道在山谷和河流间蜿蜒延伸,一处转弯过后,河中一座几米高的巨石耸然而立,奔腾的河水也不得不放下架子,从它的身边绕过。巨石对公路一面,刻着“中流砥柱”四个大字,也许有人担心刻字不醒目,于是又用红漆画蛇添足似的写上了同样四个字。巨石呈长方形巍然屹立河中,石缝间长着小树和花草,上面还缠绕着经幡和哈达。传说这尊巨石是“贡色德姆”修身养性,坐禅念经的座椅,被当地藏民奉为神石。斗转星移,这尊巨石什么时候屹立河中,经历了多少沧桑岁月,我就无从知晓了。
      捱到松多已是3点左右,循着路书的指引,来到“巴国乡村客栈”。本来还有其它客栈可选,听说这里可以“免费”车送泡温泉,所以就住进了这里。其实这里的客房很糟糕,上下极不方便不说,床铺还不干净,入乡随俗,只好将就了,话说回来,这一路上的客栈,大多不都是这样的吗。
      老L急着要去泡温泉,我觉得疲乏,不是十分想去,但是最终还是经不住温泉的诱惑,和老L还有北京人一起去了。温泉在离客栈2公里外的地方,等了很久,一辆小巴把我们搭了去。下车后,从一座摇摇晃晃的吊桥上走过小溪,来到几座木板搭建的房屋前,一个藏民老者伸出手,我们知道是要钱,不过很便宜,10元一个人,值。
      屋内的温泉是修成一个长方形的大池,有一米多深,水很清澈,温度也很高,人在里面还可以游泳,“翱翔”两把。一同和我们泡温泉的还有两个藏族青年,5个人在这么大的池子里很宽松,我们3个人情不自禁的游了起来,那两个藏族青年看着我们,没有表现,想必不会游泳吧。这是在川藏线上的第三次泡温泉,也是最后一次。第一次是在折多塘,晚上,没要钱,很舒服。第二次是在拉月,也是10元,很惬意。第三次就是这里——松多,很尽兴。
    温泉,多少洗去了一天骑行的疲劳。



田园风光似江南


延伸的318国道


尼洋河岸


“中流砥柱”


318国道上朝圣的藏民


松多小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22#
 楼主| 牛氓 发表于 2015-3-28 10:3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牛氓 于 2015-4-1 10:56 编辑

2012.5.26    八一——工布江达

      我的状态越来越好,尽管膝盖的伤痛仍然还在,不过比开始时已经好了很多。
      昨晚一个人住一个房间,反而觉得有点冷清,早早的就睡了。没想到一贯在外睡不踏实的我,这一夜竟然睡得很好,醒来的时候,隔间的同伴已经已经起床了。旅馆还没有开大门,只好从一个小门出去,守门人很不耐烦的开了门,嘴里嘟哝着,埋怨我们打扰了他的睡觉。街上的食店大都还没有开门营业,最后在路边的一个小店吃了一个鸡蛋,两个包子,一碗稀饭。
      看了看码表上的时间,已是7点。130多公里路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还是赶紧上路的好。清晨,天空被布满的云层遮盖着,或明或暗,让人猜不透今天的天气到底是好还是坏。最危险的路段早已过去,已经没有沥青的路面看上去还不错,可车骑在上面,人就找到了感觉。颠簸不是很剧烈,一起一伏的,就像船行进在波浪间。
      如果说这种路还能给你带来一丝的快感的话,那么,传说中的“搓衣板路”就完全是给你折腾了。和“波浪路”不同,这种路车骑在上面,人会感觉到激烈的颠簸,甚至抖得你不住的点头,让你头晕目眩,手臂发麻。好在一路都是平缓的起伏路,没有长长的陡坡,也不爬山,骑行起来,速度也快了不少,在漫长的川藏线上,这样的路况应该说是很不错的了。
      风景沿着318国道继续延伸。尼洋河翻着微波静静的流淌,恬静得完全没有了帕龙藏布江那汹涌澎湃的样子。河水呈淡淡的蓝绿色,清澈干净,诱得人很想捧起来喝它几大口。开阔的河滩上,还有河里的沙洲,生长着稀稀落落的小树,把尼洋河妆点得恰到好处,一派湿地风光一点不输江南的秀色。
      公路两旁是一排排比碗口还要粗大的柳树,绿油油的树叶片挂满了树枝桠。这些柳树想必是当年修好公路的时候栽下的,如今已经在这里这么多年,落地生根了。我很好奇这里的柳树不像内地的柳树那样枝叶下垂,我猜想也许是西藏天空的阳光太慷慨的缘故吧。
      这一带也是门巴族人的聚居地,他们的房屋修得特别漂亮。房子的屋顶色彩多样,并不统一,蓝色的、粉色的、紫色的都有。房屋的门做得特别的复杂繁琐,上面用金色绘满了充满宗教色彩的图案,门边装饰着斗拱,极具民族特色。公路上闲逛着牛、羊、猪等很多牲口,有的脖子上还挂着铃铛,响起了清脆悦耳。这些动物们好像很清楚自己是这里的主人,慢吞吞的游走在公路上,对来往的车辆熟视无睹,逼得车辆也得放慢速度,让他们三分。
      车行间,不时可以看到美丽的田园景色,使人仿佛觉得自己一下子又回到了内地的乡间。山脚下,是一马平川的田畴,绿油油的青稞麦苗在微风中荡漾,波浪间,绿色的田野被一抹金黄色的油菜花整齐的分割开来,间或几株大树,撑开一把绿伞,让田野留下几处浓荫。
      不知什么时候,天空已是蓝天白云,风开始大起来。巴河镇前,一块高高的路牌让我停下车,激动了好一阵子。路牌上,白色的箭头笔直向上,旁边几个白色的大字清楚的显示着:拉萨326KM。没有去计算风雨兼程了多少天,拉萨不远了,我也熬过来了!路上,错过了吃午饭的地方,我在一块刻着“4318”的里程碑处再次停下来,拿出干粮,美美的吃喝起来。
      我再次的看了看,是三一八(4318KM),没错。工布江达在4358公里处,还有40公里,现在午后1点,3点半到目的地,没问题。一路上,还是头一次这么自信。



缓缓流淌的尼洋河


拉萨越来越近了


是“三一八”(4318)的里程碑


绿色的青稞苗和黄色的油菜花


工布江达老城街道


尼洋河上新建的大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