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原创]黑豆熘油的简单制法(重新整理发帖子)

[复制链接] 17
回复
898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A东北风A 发表于 2006-2-28 17: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注此帖已经发表很长时间,有些观点也在发展,大家请看我的关于“F+X”及“F+X+黑豆熘油”的帖子汇总http://www.yxb365.com/bbs/dispbbs.asp?boardID=12&ID=10776&page=4
<>“黑豆熘油”是“黑豆”干熘得到的一种物质,不是“黑豆油”。
<> 黑豆是一种豆类,类似大豆(黄豆)大小,皮是黑色,破了皮里面的豆瓣大致是绿色,黑豆在农贸市场里可以买到,大致是3-5元钱500克,有的P友用500克黑豆做出了大约60克 “黑豆熘油”。
<>


<> 那什么是干熘呢?干熘就是像煤、松树、黑豆、谷糠等东西,在几乎是密闭的情况下,进行加热,使其发生一系列反应,在此过程中产生一种气态的物质(我们不需要),产生一种液态的物质(就是焦(熘)油类,是我们需要的),最后密闭的容器中剩下的碳(炭)。也就是说:只有黑豆干熘得到“油”才是“黑豆熘油”。


<> 黑豆熘油、煤焦油(泽它的主要成份)、松熘油(松膏的主要成份)、糠熘油等是传统的皮肤病用药,而且有一定的效果。


<>

黑豆熘油的简单制法:
<>1、找到一个空的“铁皮”的“一拉罐饮料”罐(那种细长的,不要用那种全拉开盖的,要找那种只拉开一个口的);
<>2、顺着这个罐的上下方用粗铁丝从中间穿过,并想办法固定好铁丝,不让罐上下移动,做完的罐了像个“中”字,其中的“口”是罐 ,“I”是铁丝;
<>3、在罐的外面用泥土糊上大约0.5-1厘米,晒干(不要把罐口封住,糊泥的作用是为了加热均匀);

4、在罐中装满黑豆;

5、用细铁丝团成一个团,封住罐口(目的是挡住黑豆不流出来,而利用铁丝中间的空隙使“油”流出);

6、将装好黑豆的罐子放到火上(煤气或者液化气),显倾斜状态,将罐口朝下方,转动两端的粗铁丝使罐子加热均匀,火不要太大;

7、同时在罐口的下方放个碗(或者其它容器),接“油”,这时就等着出油吧。

 经验:加热时是先“冒烟”,后出“油”,出油后要不停的加热,一直到不流“油”为止,火千万不要大,大了这个油就变成“黄烟”跑掉了。

 大家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像,反正不管怎样做,只要是在几乎是密闭的情况下,进行加热黑豆等物质,得到的就是“熘”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6 14:31:36编辑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18#
我心无畏 发表于 2006-10-20 09:36:0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建议呵呵:


<>东北风可以想一个大量熬制的方法,然后统计一下大家谁都需要,然后给大家邮购。


<>当然大家是要给东北风药物的成本费,还有人工费用了,这比医院的药可是好多了。毕竟楼主有大量熬制的经验,而还有很多的p友,不方便熬制。


<>当然了,楼主有时间熬制才行。纯属个人意见

17#
我心无畏 发表于 2006-10-20 09:11: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非常感谢楼主....

16#
 楼主| A东北风A 发表于 2006-10-19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tangsl[/I]在2006-10-19 16:27:49的发言:[BR]不会爆炸吧!

不会的,这种方法是化学中的“干馏”方法,学过高中化学的朋友都知道这个问题的。
15#
tangsl 发表于 2006-10-19 16:27:00 | 只看该作者
不会爆炸吧!
14#
Enosin 发表于 2006-11-12 23:1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我心无畏[/I]在2006-10-20 9:36:15的发言:[BR]<>个人建议呵呵:

<>东北风可以想一个大量熬制的方法,然后统计一下大家谁都需要,然后给大家邮购。

<>当然大家是要给东北风药物的成本费,还有人工费用了,这比医院的药可是好多了。毕竟楼主有大量熬制的经验,而还有很多的p友,不方便熬制。

<>当然了,楼主有时间熬制才行。纯属个人意见

13#
wxj797 发表于 2006-11-13 12:23:00 | 只看该作者

黑豆溜油管用,吃黑豆管用吗?呵呵

黑豆溜油管用,吃黑豆管用吗?呵呵
12#
张忠仁 发表于 2006-11-13 18:12:00 | 只看该作者

黑豆馏油软膏

黑豆馏油软膏

拼音名:Heidouliuyou Ruangao
英文名:
书页号:Z12-189 
标准编号:WS3-B-2437-97
【处方】黑豆馏油 100g桉油20g氧化锌 150g 冰片 10g
【制法】 以上四味,将黑豆馏油、氧化锌与适量的经加热熔融并滤过的黄凡士林 和植物油基质混匀,再加入溶于桉油的冰片及适量黄凡士林和植物油基质,使成1000g, 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软膏;气特异。
【鉴别】 (1)取本品约0.5g,加乙醚10ml,振摇使溶解,加稀盐酸5ml,振摇,分 取水层,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 (2)取本品2g,加石油醚(60~90℃)10ml,搅拌使分散溶解,静置,吸取上层澄清液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 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 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苯-丙酮(12:8: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使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 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应符合软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R)。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置坩埚中炽灼至完全灰化,放冷,加稀 盐酸5ml使溶解,移至锥形瓶中,用水25ml分次洗涤坩埚,洗涤并入锥形瓶中,加0.025 %甲基红乙醇溶液1滴,滴加氨试液显微黄色,加水25ml、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10 ml与铬黑T指示剂少许,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紫色转变 为纯蓝色,即得。每1ml的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4.069mg的ZnO。 本品每1g含氧化锌(ZnO)应为0.135~0.165g。
【功能与主治】 消炎,收敛,止痒,使角质再生。用于神经性皮炎,亚急性、慢 性皮炎及慢性湿疹等。
【用法与用量】 外用,取适量涂抹于患处,一日1~2次。
【贮藏】 密闭。 注:黑豆馏油 本品为豆科植物黑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种子经干馏所得的焦油。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粘稠液体;有特臭。 本品在乙醇、丙酮、乙醚或氯仿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制法]取黑豆,晒干,置干馏器内加热干馏,收集全部馏出液(器内黑豆炭化完全, 最后升温至600℃左右),冷却,静置,分取油层,在80℃加热,蒸除残留的水分和易挥 发物至酸碱度检查符合规定,即得。 [检查]酸碱度 取本品1g,加水10ml,加热回流3分钟,水溶液pH值应为7.5~9.0 (附录Ⅶ G)。 醇不溶物 取本品约5g,精密称定,加乙醇20ml,用称定重量的垂熔玻璃坩埚滤过, 并用乙醇洗涤数次,在105℃干燥至恒重,残留物不得过1.0%。 炽灼残渣 不得过0.5%(附录Ⅸ J)。 广州市药品检验所 起草 .
11#
CHENCHEN 发表于 2006-11-14 16:35:00 | 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
10#
天空一朵朵 发表于 2006-11-14 22:41:00 | 只看该作者
[em09]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