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医古书记载 有兴趣的看看

[复制链接] 2
回复
226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蕊蕊 发表于 2012-1-11 22: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宗金鉴》 > 外科卷下  




【方歌】癣证情形有六般,风热湿虫是根原,干湿风牛松刀癣,春生桃花面上旋。

【注】此证总由风热湿邪,侵袭皮肤,郁久风盛,则化为虫,是以搔痒之无休也。其名有六:一曰干癣,搔痒则起白屑,索然雕枯;二曰湿癣,搔痒则出粘汁,浸淫如虫行;三曰风癣,即年久不愈之顽癣也,搔则痹顽,不知痛痒;四曰牛皮癣,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五曰松皮癣,状如苍松之皮,红白斑点相连,时时作痒;六曰刀癣,轮郭全无,纵横不定。总以杀虫渗湿,消毒之药敷之。轻者羊蹄根散,久顽者必效散搽之。亦有脾、肺风湿过盛而肿痛者,宜服散风苦参丸,解散风湿,其肿痛即消。又有面上风癣,初如〔倍〕癗,或渐成细疮,时作痛痒,发于春月,又名吹花癣,即俗所谓桃花癣也,妇女多有之。此由肺、胃风热,随阳气上升而成,宜服疏风清热饮,外用消风玉容散,每日洗之自效。

方剂:羊蹄根散

组成:羊蹄根(末,八钱)枯白矾(二钱)

共研匀,米醋调擦癣处。

【方歌】羊蹄根散敷诸癣,羊蹄根共枯白矾,二味研末加米醋,搽患渗湿痒可痊。

又方:必效散

组成:川槿皮(四两)海桐皮大黄(各二两)百药煎(一两四钱)

巴豆(去油,一钱五分)斑蝥(全用,一个)

雄黄轻粉(各四钱)

共研极细末,用阴阳水调药,将癣抓损,薄敷。药干必待自落。

【方歌】必效大黄百药煎,川槿海桐巴豆斑,雄黄轻粉阴阳水,调搽诸癣久年顽。

又方:散风苦参丸

组成:苦参(四两)大黄(炒香)

防风枳壳(麸炒)

元参独活黄连(各二两)黄芩栀子(生)菊花(各一两)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白滚水送下,日用三服,茶酒任下。

【方歌】散风苦参风湿盛,癣疮多痒肿痛兼,大黄芩独防风枳,元参栀子菊黄连。

又方:疏风清热饮组成:苦参(酒浸,蒸晒九次,炒黄,二钱)

全蝎(土炒)皂刺猪牙皂角防风荆芥穗金银花蝉蜕(炒,各一钱)

酒、水各一钟,加葱白三寸,煎一钟,去滓;热服,忌发物。

【方歌】疏风清热风癣患,时作痛痒极缠绵,苦参蝎刺猪牙皂,防风荆芥银花蝉。

又方:消风玉容散

组成:绿豆面(三两)白菊花白附子白芷(各一两)

熬白食盐(五钱)

共研细末,加冰片五分,再研匀收贮。每日洗面以代肥皂。

【方歌】消风玉容绿豆面,菊花白附芷食盐,研加冰片代肥皂,风除癣去最为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3#
天涯倦客 发表于 2012-1-12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
2#
 楼主| 蕊蕊 发表于 2012-1-11 22:39:00 | 只看该作者
疡医大全作者:顾世澄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返回本书目录
[卷二十九癞癣部]  癣门主论:
陈实功曰∶癣乃风热湿虫四者而成。风宜散,热宜清,湿宜渗,虫宜杀,总由血燥风毒克于脾肺二经耳。(《正宗》)又曰∶风癣如云朵,皮肤娇嫩,抓之则起白屑,不知痛痒。
    又曰∶湿癣如虫形,搔之则有汁出。
    又曰∶顽癣抓之全不知痛。
    又曰∶牛皮癣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
    又曰∶马皮癣微痒,白点相连。
    又曰∶狗皮癣白斑相簇,时作微痒。
    周文采曰∶干癣搔之则出白屑,索然雕枯。(《集验》)又曰∶刀癣则轮廓全无,纵横不定。
    申斗垣曰∶白壳疮即癣也。(《启玄》)王肯堂曰∶面上风癣,初起或渐成细疮,时作痛痒,发于春月,名曰花癣,女人多生之。此皆肺经蕴积风热,阳气上升,发于面部或生眉目之间,久而不愈,恐成风疾。(《准绳》)蒋示吉曰∶上半身为顽癣,治之易,多属风热。(《说约》)又曰∶阴癣生在下半身,治之最难,多属寒湿,总之血分受病,以致皮肤不和也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