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击用军队名义非法行医调查:假军医露真面目

[复制链接] 9
回复
371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饕餮 发表于 2007-1-18 02: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法律规定严禁以军队单位或者军队人员的名义、形象从事药品广告宣传,凡是此类广告都是假广告。



已故部队专家照片被挂上非法行医网站



2006年12月5日,北京天坛北门附近,经过1个多月的明察暗访、调查取证后,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器材局和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卫生局一起,对在互联网上谎称“中国人民解放军3906高血压专研中心”的“北京国医药研究院天易门诊部”进行联合执法,当场查获“稳压宁”、“降糖宁”、“糖血宁”等声称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痤疮等疾病的假药60余盒和开具的假药处方200多张。


记者上网输入“解放军3906高血压专研中心”进行搜索,进入该“中心”网站,网页顶端的八一军徽赫然入目,部队官兵的照片和推广的假药照片并列在一起,网页下端是醒目的订购电话、邮购地址、银行汇款账号。在“名院概况”中,该网站介绍道:“中国人民解放军3906高血压专研中心是在军委直接领导下的一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治疗最专业、最系统的高血压专业机构……本中心在中医治疗高血压领域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国家军委的一直肯定,多次荣获集体、个人一等功、二等功……”


就是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介绍,蒙蔽了许多病急投医的患者。网站号称其“专家”是解放军某医院主任医师,“被授予全国首位‘中西医双料博士’学位,代表作直到如今都轰动着全球整个中医界”。不少患者反映,正是看到有军队专家,他们才愿意掏钱。他们认为,军队的医疗机构不会骗人。


这还不是去年查处的最大案件。2006年5月11日,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器材局会同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公安局,对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定慧北桥附近的“北京国珍宝中医研究中心——北京金华裕中医门诊部”进行了联合查处,当场查获开具假冒军队药品的处方、假军队医疗机构公章、假军队医疗机构收费票据、假军队医疗机构检验单据和假军队医疗机构药品广告等物品。并在该门诊部附近的海淀区亮甲店设备安装公司宿舍楼地下室发现其存放的“清脑降压丸”、“消糖益肾丸”等82种假军队药品822盒(瓶),价值超过15万元人民币。上述药品包装上标识的“生产单位”、“药品批准文号”全部是假冒军队名义编造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已将门诊部负责人及7名涉案人员依法处理。


这些打着军队医疗机构旗号的不法分子让很多患者雪上加霜。浙江省人民医院某工作人员的亲属患老年性痴呆,他在报上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西医结合医院”做的广告后,邮寄2942元购买了6个月的药量,服用仅19天,即突发脑溢血,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江西省萍乡市农业局何某投诉,他2005年8月阅读报刊广告后向北京10050—20信箱的“北京总后医院”邮购了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服用后全身乏力、呕吐、腹泻,身心受到巨大伤害。


盗用军队名义非法行医制售假药的行为,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危害,也严重损害了部队声誉和部队有关专家学者的名誉。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局副局长吕吉云告诉记者,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一位老专家已去世多年,但他的照片依然被挂在某非法行医网站的醒目位置,并称“需要时可对疑难病症给予具体指导”。


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器材局陈征宇助理员说,他经常接到群众的举报电话,最多时一天有几十个。面对气愤的受骗者,他要一一解释,对有些人还解释不通。据陈助理介绍,2004年,总后勤部卫生部有关部门对121起举报案件进行了查处;2005年,对98起举报案件进行了查处,25起移送地方药监部门;2006年,对87起举报案件进行了查处,14起移送地方药监部门,此类违法犯罪案件屡打不止。说着,他找出一份已知假军队医疗机构的名单,记者数了数,有数十个。“解放军中医药医学研究院”、“解放军基因临床研究所皮肤病研究中心”等子虚乌有的机构都有自己的网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4 21:12:57编辑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饕餮 发表于 2007-1-18 02:24:00 | 只看该作者

    总后卫生部同志揭露不法分子行骗伎俩



    说到不法分子行骗的特点和手段,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器材局局长任国荃总结了以下几条:


以行医之名,行卖药之实。不管是“中心”、“基地”,还是“专家”、“教授”,都不过是幌子,最终目的是为了卖药。如果你打电话登门求医,有相当一部分要么说正在装修,不能接诊;要么你按地址赶去,根本就找不着他说的地方。


针对疑难杂症,以特效为诱饵。不法分子几乎都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白癜风等难以根治的疑难病行骗,有的直接起名为“疑难病研究院”、“疑难病研究基地”,声称其产品“有特效”、“不反复”、“疗程短”、“无痛苦”,抓住患者“病急乱投医”、“宁可信其有”的心理,骗其上当。


药费昂贵,邮购为主。一个疗程几百上千元,几个疗程下来,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其制假成本却非常低。这些不法分子无一例外都开有银行账户,有汇款地址,以骗取钱财。


居无定所,地点隐蔽。通过媒体发布广告,或在网上开通网站,是行骗者的一贯做法。他们大多没有固定住所,或地点非常隐蔽,常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大都承诺“无疗效全额退款”,其实你根本找不着他。


任局长还说,不法分子常常打着纯中药、无副作用的旗号,有的患者吃了发现血压或血糖降了下来,就接着购买。其实是在中药里加了西药成分。专业内的人都知道,有些药品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这样盲目用药非常危险。


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局局长李清杰说,在高额利润驱动下,不法分子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移动通讯、电子银行等高科技手段从事违法活动。他们居无定所,遥控指挥,为有效打击增加了难度。为此,必须加强军地协作,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地方药监、卫生、工商、公安等部门的优势,畅通联查联动渠道,不给违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总后勤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邮政管理局,多方联手,重拳出击


为严厉打击盗用军队名义非法行医制售假药的违法犯罪行为,2005年9月,总后勤部卫生部专门致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邮政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地方部门迅速做出反应,表示积极配合军队开展整治工作。去年3月,总后勤部卫生部又将有关情况向国务院领导、国家部委领导进行反映,公安部领导立即做出批示,指派专人负责,与部队建立联系,联合开展工作。


早在1998年10月6日,总后勤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署就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以军队名义发布医疗广告的通知》。2004年12月9日,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办法》第18条又做出明文规定:“严禁以军队单位或者军队人员的名义、形象或者利用军队装备、设施等从事药品广告宣传。”2005年10月14日,总后勤部卫生部致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邮政管理局,商请对冒充军队登载非法药品广告的行为加大监管力度。


根据上述规定,2006年,总后勤部卫生部又积极协调公安部,通过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中国联通通信公司等单位,向手机用户发布短信。于是,2006年4月,许多手机用户收到了这样的短信:“公安部提醒您:警惕不法分子冒充军队医疗单位发布虚假医疗广告骗取钱财。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不允许军队医疗单位在社会媒体发布医疗广告。”


2006年4月21日,国家邮政局和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军队邮寄药品管理的通知》,要求军队卫生单位开展医疗服务,原则上不允许开设(租用)邮政信箱;军队药材供应保障机构因业务需要寄送药品的,应持介绍信和办事人员有效证件到指定邮局办理手续等,从而阻断了假冒军队名义非法邮寄药品的渠道。


2006年7月10日,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对打击冒充军队单位非法行医和制售假药做出批示,要求长期开展,加大力度。


2006年9月6日,总后勤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军队医药卫生监督管理的意见》,明确要“协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假冒军队名义非法行医的行为。”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李建华说,作为全国打击非法行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总后勤部卫生部指定了联络员,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行动。他强调,要通过加强立法、依法办事、健全机制,加大打击力度。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假军医的狐狸尾巴终究要露出来,也终将被斩掉。我们相信并期待着。

(来源:解放军报,记者:李学勇 丁继东)

http://news.qq.com/a/20070116/001055.ht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4 21:14:21编辑过]
3#
快乐每一天 发表于 2007-1-18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这外要顶,极具震撼力!明白的人会越来越多。
4#
港區自由行 发表于 2007-1-18 19:26:00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了,了解了。


<>【以军队单位形象从事药品广告都是假广告】


<>支持一下,回貼!!

5#
蓝蜗牛 发表于 2007-1-18 22:49:00 | 只看该作者
顶~
6#
卡西莫多 发表于 2007-1-22 00:37:00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别相信假网站的宣传,值得某些人注意的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假网站.

7#
人生无悔 发表于 2013-5-4 18:08:00 | 只看该作者
知道了,提高警惕;谢谢版主
8#
 楼主| 饕餮 发表于 2013-5-4 21:18:00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是2007年的新闻,但结合现今社会环境,还会发现有些问题依然存在。
9#
xiaoyu031006 发表于 2013-5-5 11:11:00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求医心切,就不免上了骗子的当。大家都要擦亮眼睛,才少受身体和钱财的损失。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