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随风游侠在2005-10-31 20:51:16的发言:
<  >海钓完全不一样。因为在海上你如果不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你最容易碰到的事就是你掉海里了,而且可能再也上不来了。因为我们在离陆地很远的外海钓,风浪很大。
以下是引用青魔手在2005-10-31 20:36:53的发言:
<  >钓鱼对我来说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等鱼上钩太被动了,完全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二位且慢先打住,我来纠正两位的概念,以正对我们钓鱼人的视听。
< >钓鱼是个小系统工程,先说钓者六具耳乃:竿也、线也、坠也、浮也、钩也、饵也。
< >此六具的搭配与组合要根据鱼的种类、鱼进饵状态、季节、水中情况等等不断的变换调整。
< >此外,真正的钓鱼人,要熟悉天文、地理甚至人文与鱼情的关系,要了解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在钓鱼中的运用。。。。。。
< >无论海钓、陆钓,要想有鱼获,都无时无地不体现钓鱼人的智慧与学识。
< >——————————————————
< >俗话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强烈要求两位正式向我们起早贪黑还一无所获的钓鱼人道歉!
为便于两位提高认识、改造思想,兹将《钓赋》摘录于下以利两位及对钓鱼有不正确认识的同学学习:
钓 赋
宋玉与登徒子偕受钓于元洲,止而并见于楚襄王,登徒子曰:“夫元洲天下之善钓者也,愿王观焉。”王曰:“其善奈何?”登徒子对曰:“夫元洲钓也,以三寻之竿,八丝之线,铒若蛆蚓,钓如细针,以出三赤之鱼于数仞之水中,岂可谓无术乎?夫元洲芳水饵,挂缴钩,其意不可得,退而牵行,下触清泥,上则波飏,元洲因水势而施之:颉之颃之,委纵收敛,与鱼沉浮。及其解弛,因而获之。”襄王曰:“善。”宋玉进曰:“今察元洲之钓,未可谓能持竿也,又焉足为大王言乎?”王曰:“子之所谓善钓者何?”玉曰:“臣所谓善钓者,其竿非竹,其纶非丝,其钩非针,其饵非蚓也。”王曰:“愿遂闻之。”宋玉对曰:“昔尧、舜、禹、汤之钓也,以贤圣为竿,道德为纶,仁义为钩,禄利为饵,四海为池,万民为鱼。钓道微矣,非圣人其孰能察之?”王曰:“迅哉说乎!其钓不可见也。”宋玉对曰:“其钓易见,王不可察尔,昔殷汤以七十里、周文王以百里,兴利除害,天下归之,其饵可谓芳矣;南面以掌天下,历载数百,到今不废,其纶可谓纫矣;群生浸其泽,民氓畏其罚,其钩可谓均矣;功成而不隳,名立而不改,其竿可谓强矣。若夫竿折纶绝,饵坠钩决,波涌鱼失,是则夏桀、商纣不通夫钓术也。今察元洲之钓也,左挟鱼罶,右执槁竿,立乎潢汙之涯,倚乎杨柳之间,精不离乎鱼喙,思不出乎鲋鳊,形容枯槁,神色憔悴,乐不役勤,获不当费,斯乃水滨之役夫也已,君王又何称焉?王若见尧、舜之洪竿,摅禹、汤之修纶,投之于渎,沉之于海,漫漫群生,孰非吾有?其为大王之钓,不亦乐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 8:57:4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