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我心无畏 - 

☆☆☆我的一点点的经验。(重要修改每天的用药次数)☆☆☆

[复制链接] 202
回复
4903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1#
dalong 发表于 2006-10-9 20:17: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药方

效果怎么样啊,有吃过了吗?
112#
haoqi 发表于 2006-10-9 19:38:00 | 只看该作者
<>严重关注

113#
玲珑 发表于 2006-10-9 21:14:00 | 只看该作者
<>TO:12333


<>关注你的情况,祝愿你成功!从此回归健康人的行列。

114#
木瓜1 发表于 2006-10-10 00:04:00 | 只看该作者
<>顶起来!我是大连的,以后多交流!

115#
木瓜1 发表于 2006-10-10 00:35:00 | 只看该作者
麻黄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用法用量】 2~9g 。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备注】

(1)麻黄性温辛散,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风透疹。用治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无汗等症,常与桂枝相须为用,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如治麻疹透发不畅,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可在辛凉透疹药中酌加麻黄,因肺主皮毛,本品既能宣肺,又能发散,可收透疹、平喘的效果。至于用治风疹身痒,可与薄荷、蝉衣等药配伍应用。麻黄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故临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袭、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胸闷、气喘等症。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外有寒邪,内有痰饮,常配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同用;至于肺热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利尿,故适用于水肿而伴有表症者,常与白朮、生姜等同用。

(2)麻黄一药,始载于《本经》。自从汉代《伤寒论》中收载麻黄汤一方后,后世医家都认为麻黄是一味发汗解表、止咳平喘的要药。本品的作用以发散与宣肺为主,如配桂枝则发汗解表,配杏仁则止咳平喘,配干姜则宣肺散寒,配石膏则宣肺泄热,在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配附子则温经发表,在阳和汤中配肉桂则温散寒邪、宣通气血。综上所述,麻黄的临床应用主要是取它宣、散两个方面的功效。

【摘录】《中国药典》

薏仁
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

成分:薏仁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维生素B1、B2有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效,长期饮用,能治疗褐斑、雀斑、面疱,使斑点消失并滋润肌肤。而且它能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也被当作节食用品。



疗效:薏仁油有兴奋、解热、止的作用,还具有消炎排脓的效用,对于癌细胞还可以抑制成长。



1.用于头发:它具有营养头发、防止脱发,并使头发光滑柔软的作用。



2.用于皮肤: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另外,它还对紫外线有吸收能力,其提炼物加入化妆品中还可达到防晒和防紫外线的效果。



此外,薏仁算是榖物的一种,以水煮软或炒熟,比较有利于肠胃的吸收,身体常觉疲倦没力气的人,可以多吃。薏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分解酵素,能使皮肤角质软化,对皮肤赘疣、粗糙不光滑者,长期服用也有疗效。



食疗DIY



作法:最简单的,是将炒过的薏仁当作茶泡来喝,或是将炒熟后的薏仁磨碎,每天服薏仁粉。薏仁茶或薏仁茶或薏仁粉市面上都有贩售。也可以和绿豆一起煮,煮成绿豆薏米粥(在煮之前把薏仁浸在水中泡软,煮起来会比较快)。



桂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用法用量】 3~9g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备注】

(1)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不论有汗、无汗都可应用。如风寒表症,身不出汗,配麻黄同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如风寒表症,慎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协调营卫的作用。桂枝能温通经脉,对寒湿性风湿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风等同;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经等症,常配合当归、芍药、桃仁等同用。桂枝性温,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痰饮的病症,常与茯苓、白朮等配伍应用:如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以通阳化气,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常配合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1)桂枝与麻黄虽都能发汗,但麻黄辛苦开泄,能开腠理而透毛窍,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肿;桂枝辛甘温熙,主要功能是温通经脉,能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较为缓弱。故治风寒表症,风寒无汗,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治风寒表症、自汗恶风则不用麻黄,多配芍药同用,以协调营卫、发表散寒。桂枝性温助热,如应用不当则有伤阴、动血之虞,故在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不宜应用。


甘草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 1.5~9g。

【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甘草性味甘,平。人心、肺、脾、胃经。本品生者(生甘草、粉甘草)入药,能泻火解毒、润肺祛痰止咳,用于治疗咽喉肿痛,以及药物、食物中毒,咳嗽哮喘等症;炙后入药,能益气补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用于治疗心气不足、心悸怔忡、脉结代、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以及腹中痉挛急疼痛等症。甘草的药性缓和,可升、可降,可以与补药、泻药、寒药、温药、凉药等各类药物配合使用,并有调和药性的作用。  


白术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应用】1、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的饮食减少,脘腹虚胀,倦怠乏力等。常与党参、茯苓等同用。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腹泻,则与党参、干姜配伍,如理中汤。
2、用于痰饮和水肿。痰饮停滞,常与桂枝、茯苓配伍;水湿肿满,常与茯苓、泽泻配伍。
3、用于表虚自汗。可与黄芪、浮小麦同用。
此外,还可用于胎热而胎动不安者,常与黄芩同用。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3—12克。
经研究:
有促进肠胃分泌的作用。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且能促进电解质特别是纳的排出。有降低血糖、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能促进体重增加及肌力增强。


【用法用量】 6 ~12g。


香附
【性味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用法用量】 6~9g 。


木香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用法用量】 1.5~6g。


槟榔
②《纲目》:苦辛,温,涩,无毒。

【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功用主治】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癥结
②《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

治心痛,风血积聚。
【宜忌】气虚下陷慎服①《食疗本草》:多食发热


独活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用法用量】 3~9g 。

【备注】(1)祛风胜湿,通痹止痛,凡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尤以下部之痹痛、腰膝酸痛、两足痿痹、屈伸不利等症为适宜,常与桑寄生、秦艽、牛膝等同用。用于风寒表证,兼有湿邪者,常与羌活同用。



以上是我在网上收集到的资料!提供给大家鉴别!
116#
njsto 发表于 2006-10-10 12:15:00 | 只看该作者
[em17][em17][em17][em17]
117#
故乡的云 发表于 2006-10-10 06:28:00 | 只看该作者
[em01][em01][em01][em17][em17][em17]
118#
 楼主| 我心无畏 发表于 2006-10-10 08:34:0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木瓜 给大家 的总结。


<>我想这个方子主要是利用发汗调节身体来治疗的,所以问一下有经验的中医,在什么季节发汗最好,并且问一下发汗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尤其是身体要是湿透了,内衣如何换最好。


<>至于哪个季节治疗最好,我想最好也问一下有经验的中医。


<>不过冬天跟署夏肯定不行。太冷跟太热都不好。

119#
 楼主| 我心无畏 发表于 2006-10-8 20:48: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让用时间长了的,不过给药方的那位说治疗2~3周就可以了。
所以我也不能瞎说了,不过冒冒汗确实好啊。尤其是以前用那个激素的药膏跟牛皮癣,全给冒出来了,白白的一层呢。
自己冒冒就知道了,俺也没有说100%根治,但是我敢说100%有效,也是我这10几年最好的治疗方法了,什么迪银片,血毒清,雷公藤,等等我都用了,目前千万不要再吃西药了,关键是吃西药害身体啊。
吃点中药,或者不治疗,自己调整我想还是最好,总之一定不要吃西药跟摸药膏。

以下是引用[I]12333[/I]在2006-10-8 19:13:53的发言:[BR]<>楼主,说没效果只是中医店的大夫,我对他的理论也不是很赞同,因为我认为病的起因不一样,用药也不应该都是前篇一律的,如果他的青热解毒药那么好使的话,皮肤病也不会这么难制了.我以前用过三个多月清热解毒的中药,没效果,还浑身发冷,所以我多希望你的方子能有用.去问中医大夫是想了解这个药对身体是否有害,因为您说这个药不能用时间长了,我想了解为什么.不是去问他效果的.上面的帖子没说清楚,你误会了.

[em01]
120#
玲珑 发表于 2006-10-8 20:40:0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