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功夫在2005-9-13 2:16:04的发言:
<  >《巴马修道院》?司汤达的?世界名著呀!真了不得。
<  >
<  >批判现实主义引用到一个病友的论坛上来了?倒是有点像黑色幽默了。
<  >
<  >
<  >说到司汤达,我到是想起了司汤达的另一部更伟大的作品中的一个可悲又可怜的人物来,他就是于连,经典的文学评论上是这样说的:“于连曾经是“一棵美好的植物”,是具有 “惊人的意志力 ”和非凡聪明的青年,但他出身贫贱,在复辟时期才能无从发挥,理想不能实现,作者一方面写出社会对他的敌意和打击,但同时于连为了出人头地向上爬,竟不惜采用卑鄙恶劣的手法,始终戴着一副虚伪的面罩,他把背诵拉丁文《圣经》作为踏入上流社会的敲门砖,用自己的才能和意志去征服女性,并不断改换政治信仰,走自己所鄙视的教会道路,在与上流社会的抗争中自己也走入堕落的深渊,从这两方面来看,于连的悲剧既是社会迫害一代青年的悲剧,也是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小私有者个人的悲剧。”
<  >
<  >
<  >真的是幽默,而且是黑色的。
<  >
只是P不至于让你或大家都感到这个世界回到了1830年的法国吧?
(注:13楼的贴中原本说的是《巴马修道院》的,不知为何改了?看来楼上的对删贴,改贴有瘾呀。)
` 改掉“巴马”二字,是在没有看到你这个帖子之前,“巴马”是误写,本意不想写这二字。
好严肃哇,你这么些文字就为了我一句话嘛?你慌什么,急急用了一个压箱底的一个新名字?可见有特殊权利之人,这里的“设计师”们每个人有多少马甲呀?哈哈,不用担心,我今天回几个帖子是很偶然的,写着玩儿,没什么目的。我不会在这里发很多帖子,抢一些人的风头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3 6:44:2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