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可人儿 - 

武汉印象-----美食篇!

[复制链接] 24
回复
544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饕餮 发表于 2006-1-15 05:35: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可人儿的一篇美食引来了无数吃客,“食色性也”这句话一定没有错。
12#
打火机 发表于 2006-1-28 01:21:00 | 只看该作者
我家附近有家“九头鸟”餐厅,味道已经不正宗了,但从菜的外型能看出湖北人对吃很在行。
13#
丑妞 发表于 2006-1-28 00:36: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谈到吃,我是最喜欢外出游行一路上的各种风味小吃了,


<>虽然不一定什么都合自己的口味,但就是喜欢那种人潮涌动的气氛。


<>但在家里我更喜欢自己买一些东西回来下厨亲手烹饪一些菜肴,


<>在召集我那一伙死党“狐朋狗友”们一起不醉不罢休的氛围啦,嘿嘿[em04]

14#
丑妞 发表于 2006-1-28 00:36: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谈到吃,我是最喜欢外出游行一路上的各种风味小吃了,


<>虽然不一定什么都合自己的口味,但就是喜欢那种人潮涌动的气氛。


<>但在家里我更喜欢自己买一些东西回来下厨亲手烹饪一些菜肴,


<>在召集我那一伙死党“狐朋狗友”们一起不醉不罢休的氛围啦,嘿嘿[em04]

15#
无牵无挂 发表于 2006-1-27 17:50:00 | 只看该作者
<>可人儿回来了,我也回来了。


<>看的我流口水,好想吃。

16#
Heather 发表于 2006-1-30 15:59:00 | 只看该作者
<>"丝娃娃",“折尔根”是什么?我竟然都没听说过呢。[em05]

17#
天使笑 发表于 2006-1-30 22:37:00 | 只看该作者
<>热干面不错,稀饭啊!那些鸟头什么的没有吃过,呵呵不太喜欢吃肉。咸宁虽然是个小城吧,但是那里的自然风景不错,空气也好,心情更好,呵呵,还想去。

18#
饕餮 发表于 2006-1-31 03: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eather在2006-1-30 15:59:03的发言:

<>"丝娃娃",“折尔根”是什么?我竟然都没听说过呢。[em05]


<>
<>"丝娃娃"
<>原 料:
  精面粉250克,绿豆芽50克,海带丝25克,酸萝卜丝25克,大头菜丝25克,折耳根节25克,芹菜节25克,蕨菜节25克,凉面25克,窝笋丝25克,酥黄豆20克。

调 料:
  盐、麻油、酱油、醋、味精、姜沫、葱花等适量。

制作方法:
  烙。面粉加水,盐少许揉匀挪透(水与面粉比例为1:6),平锅烧热刷油、擦干,然后左手抓起面团甩圆并向锅底杵一下成为直径为9厘米的圆薄皮时,右手立即把圆形面皮揭起,这样制作数十张春卷皮,放入蒸笼稍蒸一下使其回软,便于包食。再将绿豆芽、海带丝、芹菜节、蕨菜节用开水氽过,分别装入小盘中,小碗内放入酱油、醋、味精、麻油、姜沫、葱花、煳辣椒兑成汁。春卷皮中放入各种素菜丝包成上大下小的兜形,放入酥黄豆,浇淋兑好的辣椒汁即成。

<>“折尔根”好象是种野菜,没吃过,还是让楼主介绍吧。
19#
天涯倦客 发表于 2006-1-31 15:45:00 | 只看该作者
<>折尔根”就是鱼腥草,在云贵川一带非常多,把它洗干净,切成寸断,放上点辣椒面、盐、味精等凉拌着吃。现在,在大的超市里经常有买的,不过,鱼腥草有股特殊的味道,一般可能吃不惯,经常吃吃对身体有好处。


<>[em05]


<>小菜菜,又名鱼腥草、蕺(ji)菜、蕺儿根、摘儿根、侧耳根、实猪草、紫蕺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鱼腥草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及西藏也有分布,常生长在背阴山坡、村边田埂、河畔溪边及湿地草丛中。


<>[类  别] 全草类
  
[药  名] 鱼腥草


<>[释    名] 鱼腥草原名蕺菜, 揉碎叶子有鱼腥味,但是干燥之后气味芳香,鲜品可以煮来当菜吃。


<>[拉丁名称] Houttuynia cordata Thuhb.  


<>[别  名] 狗贴耳。  


<>[故   事]唐本草说江左人好生食,我闻过揉碎的鱼腥草叶子,有刺激的鱼腥味,那真是有逐臭之夫喔。会稽赋说凶年民断其根食之,会稽志也说越王曾采蕺于蕺山。可能不大好吃,平常是不当蔬菜上桌的,但是什么收成都没有的时候,就只好将就吃啰。越王不止卧薪尝胆,还亲自采集没有人要吃的菜来吃,宣示作用吧。


<>[来  源]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全草。  


<>[产  地] 生于沟边、溪旁或林下湿润地。广布于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均产。
  
[特  性] 蕺菜为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匍匐,节上轮生小根。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基部心形,全缘,背面常紫红色;掌状叶脉5~7条;叶柄长1~3.5厘米,无毛;托叶膜质长1~2.5厘米,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花小,夏季开,无花被,排成与叶对生、长约2厘米的穗状花序;总苞片4片,生于总花梗之顶,白色,花瓣状,长1~2厘米;雄蕊3枚,花丝长,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合生心皮所组成。蒴果近球形,直径2~3毫米,顶端开裂。  


[采收加工] 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拔取全草,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全长15~40余厘米。茎扁圆柱形,稍扭曲,直径约0.2~0.3厘米,红棕色,有直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断面黄棕色,叶互生,叶片常皱卷。展开后心形,长3~7厘米或过之,宽3~6厘米或过之,全缘,上面暗黄绿色至暗红棕色,密生腺点,下面灰绿色或灰棕色,质脆易碎;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以叶多、色灰绿、有花穗、鱼腥气浓者为佳。  


[性味功用] 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用于肺脓肿,痰热咳嗽,肾炎水肿,白带,尿路感染,痈疖。常用量15~25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捣拦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


2.利尿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及尿液分泌,所以也用于尿路感染的频尿涩痛。


3.增强免疫系统作用,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血球的吞噬作用。


4.抗肿瘤作用,提高癌细胞中的CAMP而抑制艾氏腹水癌。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因本品含有挥发油,故不宜久煎。外用适量。


[临床应用]


1.用于肺痈,痰热壅滞,咳吐脓血,以及百日咳等病症。鱼腥草清热解毒的作用颇佳。


2.用于各种实热性的痈毒肿痛等症。可单味煎汤内服,也可捣烂外敷。所以有化妆品采用为主要成份,算是有根有据,理应有效。


  


我们常吃的是白色的根的部分,多吃对治疗P有好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31 16:04:30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20#
过路人 发表于 2006-1-31 13:24:00 | 只看该作者
<>   哈哈咱们地道的武汉人居然也不知道"丝娃娃",“折尔根”看来小妹比我们还熟。好像不是叫这两个名字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