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究的辩证,其实是即使同样的病,不同的人可能是不同的执法。同病可以异治,异病可以同治。中药中的一个方,可以治的病,按西医的病名,可以上百种之多。中药是用药的偏性来调整人的偏性,所以只要用的不对,别说治不好病,更可能加重病情。
想服用的话,自己多看看对不对自己的症,自己最了解自己。不用匆忙。也可以网上论坛资讯,真正讨论中医中药的。现在骗子太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辨别。
说到防风通圣散,它是个很大的方子,力量巨大,以泻为主。古方就是散剂,前面很多聪明的朋友有介绍可以用水,蜜搓成小丸。现在很多的现成的药丸。
再说,1,治症,这张方子,应该是偏于实证的,中医实则泻之,大黄(酒蒸)、芒硝 谷道之药,风热在肠胃者,得之由谷道而解 ,这就是为什么会拉肚子。
2,荆芥、薄荷 清上药也,风邪在巅顶者得此而除 ,头上有风是怎么样的?正常的头像是空壳,很硬,按之不下,有风的头皮很厚,可以按下去,大家可以自己按按。我自己用针灸,扎完后留针20分钟。
3,麻黄 宣肺解表 以防风佐麻黄使风邪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解,很多人很多方法都说到了汗的好处。注:中医治大的,肺咳喘,都要麻黄,特别是寒症。
4,黑山栀、滑石 水道之药,风热在决渎者,得之由水道而解, 就是利尿的,很多人不是吃维生素有效吗,效果就是排尿多了
中医讲究加减,在以下就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减
1石膏、黄芩、桔梗、连翘 清解肺胃之热,肺热,肺火,舌尖两侧有红点或紫点。有黄痰或黄鼻涕。
2,当归、白芍、川芎 和血祛风(风之为患,肝木主之,当归、白芍、川芎,和肝血也。). 中医医生的水平怎么样,就看如何调肝。大多数人都应该是乱来的。
3,白术、甘草 健脾燥湿,和中缓急(用白术者以强太阴脾土,“太阴脾土独当厥阴风木”,生姜三片 以正胃气,这里是增强抵抗力的营养剂,脾胃(中土)不好,什么病也好不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2 13:44:4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