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 > 人类科学发现的一刹间总是伴随着“灵感”。但“灵感”的出现总是基于科学家对未知事物长期观察与学习后苦苦思索、探寻。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灵感”还是与情感无关,更多的倒是与理性思考有关。< > 感情是你探讨P问题的起点,我绝对同意,在我看来更是你探讨P问题的动因。但P问题本身与情感却是无关的。我一直喜欢你对P的探索精神,但“情感化”的、推测性的结论多了些,所以我要出来出你争辩。好多论坛里的人反对我与你争辩,正是出于对你的那份难得的情感的珍惜。有版主甚至私下言:“要是不是你的帖子,我早屏了。” < > 而我却始终认为,这个论坛里的帖子一旦发将出来就不是给那一个人看的了,而是给全国乃至全球所有懂中文的银屑病患者们看的。正是这样一个思想理念,驱使着我总要回你的帖。 < > “非典”的出现与人类基因无关,你把两类本质上完全不同疾病混淆了。至于在“非典”那样的紧急疫情出现时,该不该采取“激素与抗生素”这样有些极端的、而且留下“遗憾的终生后遗症的痛苦”的医疗手段,我建议你看一下《公共卫生医学》方面的书籍和论文,再回顾一下人类曾经在面临如鼠疫、天花、麻风等传染性疫情灾难时所采用过的手段,你就会觉得国家和象钟南山这样的医学家们当时所用的方法是如何的正确与必要了。这一点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的。< > 论P而将有病源体存在的传染性疾病作佐证,实在有些相去甚远。这说明了什么呢?< > 祖国传统医学曾经给人民带来过福祉,这一点无须置疑。传统的中国医学所散发出来的思想光辉给迷惘中寻找出路的医学科学家们带来启迪。祖国传统医学产生于现代文明之前近5000年,近代又遭受“坚船利炮”带来的现代文明几尽毁灭性的冲击。看看历史:第一个跳出来否定中医的竟是梁启超,接着是孙中山、胡适之、孙中山、陈独秀、鲁迅这些对中国现代文明作出过巨大影响的思想贤哲们,这些人无一不是中医的反对或否定者,为什么会是这样?在那样一个历史时代,积贫积弱而又亟需变革的中国所发生的社会剧变使得那些先贤们来不急做更进一步的思考。< > 以博大精深的哲学观而著称的祖国传统医学,在那样一个社会的“剧变”中存活了下来。为什么?集中医、西医和医学发展史学家于一身的陆广莘先生曾在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坛》上作了一个题为《中医的传统与出路》的演说,我曾将演说记录转贴到本栏目的信息资料区,不知还在不在。历史造成祖国传统医学的窘境是要在传承精华的同时寻找出路了。< > 如同银屑病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众多疾病之一这个不争的事实一样,祖国传统医学也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更愿意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它--即历史的、客观地去考量。产生于整个人类还处于荒蛮时代的5000年前、而过后又少有发展和变革、可怜的是在近代又受到现代文明摧残的中医,是难免带有那个时代“神密色彩”的特征的。“去糟粕,取精华,不迷信”这是我对祖国医学的态度。< > 写下这一堆的东西,我从内心还是感觉到不是写给你一个人看的,而是要说予每一个看帖的人的。 一边写一边看你的帖,我发觉我之所以你的文字所述内容难以苟同之处在于:“感性与理性地去认知实物”这一点上。你相信“灵感和领悟”,而我坚持“理性与观察”。 从感性到理性说说容易,而现实的过程却非“历练”贰字所及。 “学,然后知不足”正是我橄榄所缺的。这是你前一帖中给我的警示,这正是我在人生中犯下无数次错误的根本原因所在,再次真诚地感谢你的警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0 13:59:1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