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我心依旧 - 

这是我患病九年来治疗最为满意的一个冬季!

[复制链接] 415
回复
19812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91#
奇奇的茶水 发表于 2010-5-28 19:39: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分享  祝你永远幸福 没有P
392#
李明 发表于 2011-2-26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每每看到这的时候,P友们都会发出一声感叹!哦,终于看完了!我也不例外。也许在我的后面也会有无数个P友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我唯一想看到的就是楼主。楼主你在哪里呀?现在怎么样了呢?盼回复。。。
393#
你牛我也牛! 发表于 2011-2-27 23:29:0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不吃中药~
394#
3964477 发表于 2011-3-13 21:05:00 | 只看该作者
我终于看完了我行几天就去买药先谢谢你俩。
395#
风语者 发表于 2011-3-13 21:52:00 | 只看该作者
祝福你,羡慕中
396#
flx 发表于 2011-3-13 22:16:00 | 只看该作者
祝你幸福
397#
3964477 发表于 2011-4-21 20:15:00 | 只看该作者
我吃了一个月没多大变化
398#
iwgwtw 发表于 2011-8-4 12:39:00 | 只看该作者
留个记号
399#
windspread 发表于 2011-9-22 12:05:00 | 只看该作者
转到这里,看着方便,
〖方源〗《宣明论方》共15卷,首载《内经》所记各病,次列诸风热杂病17门,每门各有总论,治法多用凉剂。
〖组成〗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叶 麻黄 连翘 芒硝 各半两 [各6g] 甘草 二两 [10g]
     石膏 黄芩 桔梗 各一两 [各12g]  滑石 三两 [20g]  荆芥 白术 栀子 各二钱半 [各3g]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6g),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防风通圣丸,除滑石外,余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另将滑石粉碎成极细粉包衣,打光、干燥)

〖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憎寒壮热无汗,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舌干,咽喉不利,涕唾稠粘,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数有力。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等证。[病机分析]
〖功用〗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君 防风 辛甘温,入膀胱、肺、脾经,通治一切风邪。《本经》以“主大风”三字为提纲

   ┌ 荆芥、薄荷 清上药也,风邪在巅顶者得此而除
   │
   │ 麻黄 宣肺解表 以防风佐麻黄使风邪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解
   │
   │ 大黄(酒蒸)、芒硝 谷道之药,风热在肠胃者,得之由谷道而解
   │
 臣 ┤ 黑山栀、滑石 水道之药,风热在决渎者,得之由水道而解
   │
   │      四药相配,使里热从二便而解
   │
   │ 石膏、黄芩、桔梗、连翘 清解肺胃之热
   │
   └      君臣药相配,上下分消,表里并治

   ┌ 当归、白芍、川芎 和血祛风(风之为患,肝木主之,当归、白芍、川芎,和肝血也。)
 佐 ┤
   └ 白术、甘草 健脾燥湿,和中缓急(用白术者以强太阴脾土,“太阴脾土独当厥阴风木”)

 使 生姜三片 以正胃气


  1.本方主治表里俱实证。以憎寒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舌苔黄腻,脉数为证治要点。
  2.若表证较轻,可酌减解表药之量,或去麻黄;内热不甚者,去石膏;无便秘者,可去芒硝。
  3.感冒、头面部疖肿、急性结膜炎、高血压、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等,属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者,均可治之。


  虚人及孕妇慎用。


 《医方考》:“风热壅盛,表里三焦皆实者,此方主之。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巅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之在肠胃者,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之在决渎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连翹、黄芩,又所以祛诸湿之游火。风之为患,肝木主之,川芎、归、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术,又所以和胃气而健脾。刘守真氏长于治火,此方之旨,详且悉哉。”
400#
windspread 发表于 2011-9-22 12:59:00 | 只看该作者

解读中药,防风通圣散

中医讲究的辩证,其实是即使同样的病,不同的人可能是不同的执法。同病可以异治,异病可以同治。中药中的一个方,可以治的病,按西医的病名,可以上百种之多。中药是用药的偏性来调整人的偏性,所以只要用的不对,别说治不好病,更可能加重病情。
想服用的话,自己多看看对不对自己的症,自己最了解自己。不用匆忙。也可以网上论坛资讯,真正讨论中医中药的。现在骗子太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辨别。

说到防风通圣散,它是个很大的方子,力量巨大,以泻为主。古方就是散剂,前面很多聪明的朋友有介绍可以用水,蜜搓成小丸。现在很多的现成的药丸。
再说,1,治症,这张方子,应该是偏于实证的,中医实则泻之,大黄(酒蒸)、芒硝 谷道之药,风热在肠胃者,得之由谷道而解 ,这就是为什么会拉肚子。
2,荆芥、薄荷 清上药也,风邪在巅顶者得此而除 ,头上有风是怎么样的?正常的头像是空壳,很硬,按之不下,有风的头皮很厚,可以按下去,大家可以自己按按。我自己用针灸,扎完后留针20分钟。
3,麻黄 宣肺解表 以防风佐麻黄使风邪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解,很多人很多方法都说到了汗的好处。注:中医治大的,肺咳喘,都要麻黄,特别是寒症。
4,黑山栀、滑石 水道之药,风热在决渎者,得之由水道而解, 就是利尿的,很多人不是吃维生素有效吗,效果就是排尿多了
中医讲究加减,在以下就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减
1石膏、黄芩、桔梗、连翘 清解肺胃之热,肺热,肺火,舌尖两侧有红点或紫点。有黄痰或黄鼻涕。
2,当归、白芍、川芎 和血祛风(风之为患,肝木主之,当归、白芍、川芎,和肝血也。). 中医医生的水平怎么样,就看如何调肝。大多数人都应该是乱来的。
3,白术、甘草 健脾燥湿,和中缓急(用白术者以强太阴脾土,“太阴脾土独当厥阴风木”,生姜三片 以正胃气,这里是增强抵抗力的营养剂,脾胃(中土)不好,什么病也好不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2 13:44:46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