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芝的研究報告
1. 靈芝對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
在日本培植的靈芝(Ling Zhi,LZ,Ganoderma Lucidum, Fr. Karst)的熱水萃取物對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測定靈芝單獨及聯合Con A或Lps對小鼠細胞攝取3H-TdR的作用。靈芝口服300mg/kg qd.×10或在試管內10~500μg/ml對淋巴細胞增殖有直接刺激作用,更高濃度(1,000μg/ml)則產生抑制效應。凍融部份較水溶部份的作用為強。靈芝對Con A誘導的淋巴細胞增殖具有雙向調節作用,這主要與靈芝和Con A的濃度有關。一般而言,靈芝對於由亞適劑量Con A (0.625μg/ml)引起的淋巴細胞增殖起促進作用,且作用與藥物濃度呈依賴關係。
對於由環磷醯胺引起免疫抑制的小鼠,靈芝可使被抑制的淋巴細胞增殖速度加快。但是靈芝在整體及試管內對於Lps誘導的淋巴細胞增殖並無刺激作用。這說明靈芝對B細胞的作用可能與對T細胞的作用機理不盡相同。
無論試管內或整體研究均證明適量的靈芝可以直接刺激淋巴細胞增殖,高濃度則產生抑制。靈芝對T細胞的增殖作用決定於兩個主要因素,一是細胞的狀態,另一是所用靈芝的濃度。靜止的T細胞,或為次適當劑量Con A輕度激活的細胞,靈芝可以增強Con A的作用而促進淋巴細胞增殖。但是如果T細胞受適量Con A刺激而高度激活時,則靈芝抑制淋巴細胞增殖。Lps是一致裂原,主要刺激B細胞,對正常小鼠的整體研究以及試管內研究均證明由Lps誘導的淋巴細胞增殖,靈芝主要呈現抑制效應。己知環磷醯胺是一種免疫抑制劑,能抑制體液或細胞介導的免疫功能,抑制由Con A或Lps誘導的淋巴細胞增殖。靈芝則能對抗環磷醯胺的免疫抑制作用而促進淋巴細胞增殖。根據上述實驗研究結果,提示靈芝具有免疫調節作用,也許對於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會有幫助,但應考慮所用劑量的問題。
日本靈芝整體給藥(125mg/kg和250mg/kg)8d,可明顯抑制正常昆明種小鼠的溶血空斑形成細胞(PFC)形成,亦使血清溶血素(HC50)和Con A誘導的T細胞增殖作用受到抑制,但這種抑制作用較腹腔注射200mg/kg環磷醯胺者為弱。靈芝對正常鼠TH和TS細胞亞群無明顯作用。提示靈芝所引起的T、B細胞功能抑制,與其直接影響T、B淋巴細胞功能有關。
本實驗表明,靈芝125和250mg/kg兩個劑量組,持續灌胃給藥8d,對小鼠的PFC,HC50及Con A誘導的淋巴細胞增殖作用均有明顯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較環磷醯胺者弱,提示在一定的條件下,靈芝可抑制正常小鼠的T細胞和B細胞功能。
該實驗室曾報導靈芝整體灌胃500mg/kg可明顯抑制小鼠脾藏中抗體形成細胞數。本實驗中,靈芝對PFC及血清溶血素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與上述報導一致。該實驗室也曾證明,靈芝整體給藥,對Con A誘導的T細胞增殖作用,受Con A濃度和T細胞功能狀態的影響。當Con A濃度由小變大,靈芝的作用由刺激變為抑制。當應用環磷醯胺使小鼠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後,靈芝可使免疫抑制鼠Con A誘導的T細胞增殖作用明顯增強。結果表明靈芝對致裂原的反應有雙向調節作用,致裂原的濃度及藥物濃度均影響細胞的增殖作用。在本實驗條件下,Con A濃度(5μg/ml)較高,靈芝顯示有明顯抑制作用。提示靈芝對高度激活的T細胞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進一步證實了以往的結果。
實驗發現靈芝對正常小鼠TH和TS細胞亞群無明顯作用,同時亦證明靈芝對高濃度Con A誘導的T細胞激活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這種抑制作用與靈芝直接改變T、B淋巴細胞的功能有關
靈芝對白介素-2(IL-2)產生的影響
本研究主要研究日本產靈芝對小鼠脾細胞產生IL-2的影響。結果表明在試管內氫化考的松(HC)和環胞霉素(CsA)可抑制脾細胞產生IL-2,靈芝10~100μg/ml(可對抗其抑制作用,使IL-2產生增加。整體研究表明靈芝300mg/kg 。促進脾細胞產生IL-2,即使在有氫化考的松或環胞霉素A存在條件下,靈芝的作用依然明顯。
1976年Morgen報導在致分裂原刺激淋巴細胞培養上清液中存在一種因子,能維持激活後的T細胞在體外長期生長,該因子被稱為T細胞生長因子(TCGF),於1979年國際淋巴因子專題會議上被統一命名為IL-2。鑑於IL-2在免疫調節中的重要地位,包括上調多種功能,提高NK細胞的活力、激活T殺傷細胞、介導B細胞與巨噬細胞的活化,因此出現了新的假設以說明T細胞的活化過程,進而導致治療腫瘤新思維、新措施的產生。由此考慮免疫調節劑間接通過影響IL-2的產生而發揮作用是很自然的。該作者已報導靈芝能作用於免疫系統影響多種功能。本研判目的主要是觀察靈芝對小鼠脾細胞產生IL-2的影響。研究表明靈芝無論在試管內及整體均可刺激脾細胞產生IL-2,它能對抗免疫抑制劑HC、CsA及CYA的作用恢復受抑制的淋巴細胞產生IL-2的能力。臨床報導T細胞功能受抑制病人如晚期腫瘤,老年人,原發性或獲得性免疫缺陷病人的淋巴細胞產生IL-2的能力低下,給這種病人以促進IL-2生成的藥物,理應是有益的。靈芝的上述作用能否有助於說明臨床應用的效果,值得進一步探討
靈芝護肝作用的實驗研究
靈芝的熱水萃取物250或500mg/kg口服可以明顯降低因D-氨基半乳糖和內毒素合用導致中毒的小鼠血清谷丙轉氮脢的活力升高。靈芝在試管內能減少大鼠原代培養肝細胞受四氯化碳中毒時釋放的乳酸脫氫脢及谷丙轉氨脢。靈芝也降低口服四氯化碳導致肝中毒的小鼠血清谷丙轉氨脢活力。由此証明靈芝對於受損的動物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早在1,000多年前,中國古代醫藥學者已經注意到靈芝對肝臟的作用,故有靈芝“補肝氣”之說。當然在《本草》中所指的“肝臟”具有更廣泛的含義,其所指靈芝具有補肝氣作用的確切含義亦待研究。 本研究重點是靈芝對肝臟受損病理模型的影響。GPT和GOT均為反映肝細胞變性壞死的脢類,當肝細胞因中毒等發生變性壞死時脢類會釋放出來,使血清中該類脢水平升高。由於GOT尚分布於心臟、腎臟與骨骼肌,而GPT則主要分布於肝臟,故血清GPT水平反映肝臟受損較GOT更特異,更敏感,在臨床急性肝炎時持續升高時間也最長。靈芝能明顯降低兩種整體病理模型及中毒離體肝細胞釋放的GPT,表明靈芝有一定的護肝作用。
乳酸脫氫脢廣泛分布於體內各組織,催化乳酸轉變為丙酮酸。肝炎的發病早期血清中該脢升高,亦反映肝細胞的受損。本文原代培養的大鼠肝細胞在CCI4中毒時LDH釋放顯著升高,靈芝能使之降低,亦提示靈芝的護肝用。
IL-1是一種重要的單核細胞因子,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參與主要的免疫反應過程,其重要作用之一是刺激T細胞產生IL-2,既能調節免疫應答的水平,又有效應作用。在肝臟中毒時有關血清IL-1的水平未見報導,本研究用D-Galn和內毒素造成肝臟中毒,結果發現這種聯合中毒致肝損傷的小鼠,血清中IL-1水平較正常動物的水平為低,提示肝臟中毒時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服用靈芝後IL-1水平有上升趨勢,這與該室其他研究結果相符,說明靈芝具有一定的免疫調節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