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往事之-荷尔蒙之舞

[复制链接] 22
回复
743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成都张波 发表于 2007-6-4 15: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奔四的人了,偶尔回想起年轻时的一些事感觉很好笑,有人有同感吗?


<>  八十年代后期有一句全国相当流行的话叫“十亿人民九亿舞”,可想而知那时候舞厅经济在中国有多么的繁荣昌盛。当时的人们业余生活远没有现在丰富多彩,特别是夜生活,除了蹲在家看电视基本上也就只有出入舞厅这一种娱乐方式了。我们这些小青年当然也不能免俗,自从去过一次舞厅后就再也离不了那里。成都当年的舞厅最有名的大概是银河、东方、红星、玉沙、帝都、红旗等等,里面汇聚了当时全成都几乎所有时髦男女,正如现在紫荆和九眼桥的各色酒吧。我和一帮哥们儿每天下午和晚上都固定在其中一、两家出入,行话叫“蹲点”,有时候也换换其他热闹场子,乐此不疲。舞厅每日分早上、下午和晚上三场,甚至后来还演变出了深夜场,就是从晚上11点到半夜1点。早场一般都是所谓“跳正规舞的”,即是以国标、三步等节奏较快的穿花的舞曲为主,而后面几场就是广受超哥超妹欢迎的以“勾兑”为主要目的的暧昧时光,绝大部分都是慢四步曲子。男士们学着西方人故做优雅的一只手背在背后,一只手伸向早已瞄好的目标,嘴里则道“小姐,请你跳曲舞嘛”,坐着的女士则抬头打量一番,如果对方看起来还过的去便一声不吭的站起来往舞池走,男人就会窃喜着跟过去揽住其细腰。若是男人不合女人眼缘,女人要么不吭一声要么一直摇头,男人就尴尬的灰溜溜走开,如果心有不甘面皮又够厚则会一直站在女人身边不停的“渊”她:“来嘛,跳一曲有啥子嘛...”或是其他类似的话,总之就是死磨。假如不是你的穿着长相实在不济,这样的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当然如果你的腰侧有个黑黑的小匣子不时的闪着红光(BB机),那么你在请女人跳舞的时候甚至可以“昆起”不用说话,直接把手伸过去就行了,成功率高的吓人。倘若女人半天打死依旧不愿起身,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男人往往会匆匆来一句“那我们一会儿跳嘛”然后灰头土脸的溜走。若是舞厅里出现一个身姿绰约的漂亮女子,那就好似引爆了蜂巢,身边立即会聚拢一堆恶狼垂涎三尺。这时候就要看谁眼快身快手快了,往往在舞曲开始的一刹那间她的面前就会争先恐后涌现无数只手,仿如骤然出现在居士面前的乞讨者,这时候的女子要么手足无措,要么不停的对所有人都甩着拨浪鼓,要么高傲的从众多手的主人中挑选一个中意的随他步入舞池。舞厅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倘若某个女人身边坐着一个正在勾兑她的男人,那么无论这个女人有多诱惑其他人也会自觉的不去请她跳舞,除非等她身边的人离开后。当然,总有一些无视这个“规矩”的人,于是流血事件也层出不穷。每场舞的时间过半时会有一个中场休息时间,放着当时最流行的迪斯科舞曲,灯光也会打的更亮,群魔开始乱舞。这时就是所有人相互审察的绝好时机,此前处于幽暗光影中的“夜光杯”们无所遁形,勾兑已经初具成果的人儿们趁热打铁,还没有找到果实的男人们瞪着探照灯一样的目光扫瞄着全场,暗自比对挑选那个最能勾起自己情欲的某个女人并作好准备蓄势待发。因为中场迪斯科一完紧接着就将开始一曲被大家戏称为“三块钱门票这曲就要值两块”的“砂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曲舞比其他任何曲子时间都长了近一倍,而且节奏十分舒缓,灯光也会在数十秒钟后几乎全部关闭变为一片黑暗。那时候所有绅士淑女都旁若无人的在舞池里紧紧搂抱打着“站桩”,只有身体或前后或左右的随着乐曲节奏摩擦、摇晃,成都人管这叫做“砂”,也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砂轮场(洞洞舞厅)”的由来。此时,舞厅里的暧昧气氛达至高潮,倘若眼力够好,会看到里面众黑影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双手上下摩挲,有的相互亲吻,有的闭目享受,欲望如潮泛滥,要是当场出现一片床铺,你会相信所有人都会义无返顾倒将上去。四周,则矗立一圈出手慢了一拍的男人眼巴巴盯着以及还想拣漏的人满场不停转悠。散场后,男女们相约着下次见面的时间,那叫“打点”,而勾兑成功商量好“伙食”的则会结伴而去,去做那爱做的事。男的带走女的叫“提货”,女的带走男的那叫“反提”。男人能不用再花一分钱就直接把女人带走,女人也可以不为了半点物质利益跟半小时前的陌生人去开房间,那可真是一个成都人性欲空前绽放的黄金时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4 22:28:33编辑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毛茸茸 发表于 2007-6-5 10:33:00 | 只看该作者
<>荷尔蒙之舞——————风月场打拼出来的男人荷尔蒙没有不过剩的。波哥不是特例,更不是个例。嘿嘿。


<>


<>传呼机——————男人需要虚荣来加强自信,不虚荣的男人没有可爱的。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5 10:34:46编辑过]
3#
当时已惘然 发表于 2007-6-5 17:30:00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当一个人开始回忆起往事的时候,通常只能说明一件事——他老了。哈,波哥不管从哪方面看都不像啊。
4#
仗剑天涯 发表于 2007-6-5 09:52:00 | 只看该作者
<>波哥,您老有没有过“提货”或是“反提”的经历?给大家晒晒嘛!


<>精彩之处您别总是一提而过,重点重点处得解释一下。

5#
 楼主| 成都张波 发表于 2007-6-4 22:48:00 | 只看该作者
身在其中,其乐无穷.[em01]
6#
 楼主| 成都张波 发表于 2007-6-4 22:50:00 | 只看该作者
往事之-传呼机
  传呼机在当时成都的出现引起了轰动,就好比后来大哥大的出现一样是一种时尚和身份的象征,当然拥有它也就成了所有“超哥”的梦想。我也不例外,在看到身边已经有两个哥们佩上这玩意儿后也不甘落后厚着脸皮找老爹要了两千块钱,买下了那个我早就相好的神往以久的传呼机。我还记得那是星光台的日本大井机子,花了1950块。从此我也可以满脸傲气的和哥们一起别着BB机游荡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了。可笑的是,刚用上它的那几天由于还很少有人知道我的传呼号码,往往一整天没人呼我,又非常渴望听到那迷人的声音,于是就在家时不时自己给自己“盅”个传呼,听到天籁一般的“哔哔”声从心爱的机子上传出来相当满足。那时候传呼机的佩带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人将它端端正正的别在皮带扣的旁边,有的人将它别在西服上面的左边口袋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它,这跟后来普及以后很多人这样佩带是为了方便查看信息不同。我们是很鄙视那种佩带方式的,认为只有土老肥瓜娃子才那样。我们都是将它别在腰侧的皮带上,再拴上一条精致的细细的金属链,看起来比较含蓄,但其实别人从任何角度都能一眼就看见这个奢侈的黑黑的小方盒子。再脚蹬一双油光锃亮的老人头皮鞋,并从薄薄的衬衫口袋里隐隐约约透出翻盖红塔山的烟盒,走在街上那是任何人都不敢小视。而在公交车上当BB机响起时候的万众瞩目和跟朋友分手的时候随意来上一句“有啥子事给我打传呼哈”绝对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7#
青魔手 发表于 2007-6-4 22:52:00 | 只看该作者
记得那几年经常出差到成都,老是听成都的朋友说起,但是一直没机会去,看张波说得眉飞色舞,那时候真该去见识一下。
8#
当时已惘然 发表于 2007-6-4 15:37:00 | 只看该作者
<>哈,没看出来波哥也曾是其中一分子。

[em01][em01]
9#
 楼主| 成都张波 发表于 2008-2-5 11:42:00 | 只看该作者

没事翻出来看看,想想还是觉得好笑.

10#
完全 发表于 2008-2-5 18:28:00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当一个人开始回忆起往事的时候,通常只能说明一件事——他老了。 是我说的[em07]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