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首页 文献资料 查看内容

著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专家-----张志礼临床心得及医案选析

2015-6-7 11:18|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4692| 评论: 0

摘要: 张志礼简介: 张志礼,男,1930年生,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我国著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专家。 1955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1957年在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研修1年,1959年参加北京首届西医 ...

张志礼简介:

       张志礼,男,1930年生,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我国著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专家。
       1955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1957年在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研修1年,1959年参加北京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系统学习中医药学3年,毕业后师从著名中医赵炳南教授。曾在北京市第三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1963年调至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先后任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皮肤科外科副主任、皮肤性病科主任等职务,1981年5月晋升为中西医结台主任医师、研究员,并担任研究生导师,1987年任北京市赵炳南皮肤病医疗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1996年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皮科医疗中心主任,1998年任聘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张志礼教授从事皮肤性病科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45年,并曾长期跟随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临床应诊,作赵炳南的助手,学术上深得赵氏真传。他精通本专业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科有较深的造诣,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科的首创者和开拓者之一,对中西医结台治疗红斑性狼疮、贝赫切特(白塞)综台征、天疱疮、皮肌炎等疑难皮肤病及银屑病、湿疹、皮炎等常见皮肤病,都总结出一整套中医和中西医结台的治疗规律,在继承发扬传统中医药和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上作出了突出贡献,1989年被评为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临床教学先进工作者,1991年被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评选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享受GWY颁发的**特殊津贴。
       他在学术上颇有成就,曾整理出版《赵炳南临床经验集)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主编(实用皮肤科学》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还主编出版了《简明中医皮肤病学》、(中医性病学》、《中西医结合老年皮肤病防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等多本专著,45年来,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有12篇获国家、市、局的科技成果奖,对我国皮肤科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多年来,他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实践中,对各种皮肤病总结出一整套成功的辨证治疗经验,特别擅长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免疫性皮肤疾患,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天疱疮、贝赫切特综台征等疑难杂症,在这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对于银屑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皮肤病疗效卓著;在用药方面,他认为中药方剂固然是前人治病经验的总结,但我们在使用过程要切记不能拘泥古方,必须在精确的中医辨证基础上,结合中药药理药效的现代研究,辨证与辨药相结合,不断创新,才能开拓进取。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皮肤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主编,以及《北京中医》杂志,(中国医刊》、《临床皮肤科杂志》等9个专业杂志的编委。在皮肤科学界享誉海内外,曾多次应邀出国讲学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94年曾应台湾中国医药学院邀请赴台讲学,并被该学院聘为客座教授。199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国家级著名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专家,并被确定为学术经验继承导师。

张志礼临床心
银屑病的辩证论治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中医称之为“白疪”,是一种常见的红斑磷屑性皮肤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严重。多年来,我对本病一直在进行研究,1974年我曾在《中华医学杂志》(国内版、海外版)发表《200例银屑病中医辨证论治》,受到国外重视,近年来又对211例进行期银屑病的中医治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一、辩证分型
本病临床上共分为8型:
(一)一血热型
主症:此型多见于进行期皮疹发生及发展迅速,局部潮红,新
生皮疹不断出现,鳞屑不能掩盖红斑,自觉瘙痒,常伴有心慌易怒,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象弦滑或数。
辨证:毒热蕴结,郁于血分。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药:凉血活血汤加减。
生槐花30克,白茅根30克,生地30克,紫草根15克,茜草根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1 .5剂。’
加减:病变以身体上部为主者可加红花10克,凌霄花10克; 病变以身体下部为主者可加板蓝根30克,瓜蒌根15克,风盛痒甚者加白鲜皮30克,刺蒺藜30克;若挟杂湿邪,舌质淡苔白腻,皮损浸润较深者加薏米30克,防已10克,茵陈30克;大便燥结者可加大黄10克,桅子10克;热盛者加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 丹皮15克;因咽炎、扁桃腺炎诱发者加大青叶30克,山豆根6克,玄参15克;血瘀舌质暗或有瘀斑,皮疹深红者加莪术10克,红花10克。
分析:方中生槐花、白茅根、生地清热凉血,其中槐花苦微寒,入肝、大肠经,《药品化义》中说:“此凉血之功独在大肠也。大肠与肺为表里,能疏皮肤风热,是泄肺金之气也”;紫草根、茜草根、丹参、赤芍,鸡血膝凉血活血养血。
(二)血燥型
主症:此型多见于消退期病程较久,皮疹色淡,很少有新鲜皮疹出现;原有皮损部分消退,部分呈钱币状或大片融合,有明显浸润,表面鳞屑少,附着较紧,与红斑大小相当,银屑病急性期的四大特征已不明显;全身症状多不明显;舌质淡红或舌质淡舌尖红,苔少,脉缓或沉细。
辨证:血虚血燥,肌肤失养。
治法:养血活血润肤,健脾除湿。
方药:养血解毒汤。
当归10克,鸡血藤30克,丹参15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生地30克,土伏苓30克,白术10克,积壳10克,薏米30克。
加减:脾虚湿盛者症见大便泄、下肢浮肿、舌淡舌体胖有齿者,可加伏苓I5克、扁豆10克、猪苓10克,若兼阴虚血热,舌红少苔者可加知母10克、地骨皮15克、槐花30克;风盛痒重者加白鲜皮30克、刺蒺藜30克、苦参15克,血虚面色白脉沉细者可加熟地15克、白芍15克。
分析:方中当归、鸡血藤、丹参养血活血;天冬、麦冬、生地滋阴润燥;土伏苓、白术、积壳、薏米健脾除湿。
(三)血瘀型
主症:此型多见于静止期,皮损肥厚,颜色暗红,经久不退,舌质紫暗或见瘀点或瘀斑,脉涩细缓。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除湿解毒。
方药:活血散瘀汤。
三棱15克,莪术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鬼箭羽30克,土伏苓30克,薏米30克,陈皮10克,重楼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加减:月经量少或有血块者加益母草;兼见肝郁气滞,情志不舒者加柴胡、积壳;阴阳失调者加当归、熟地、首乌藤、钩藤等。
分析:方中莪术活血行气;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鬼箭羽活血化瘀软坚土伏苓、薏米、重楼、白花蛇舌草除湿解毒;佐以陈皮行气调中。
(四)湿热型
主症:此型相当于渗出型银屑病,患者皮损有糜烂渗出如湿疹样改变,多发于腋窝、下会阴等处,鳞屑较薄,呈污褐粘腻状,痒重。可伴胸腹胀满,口苦咽干,食少纳呆,白带量多、清稀或黄臭,大便干或先干后溏,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辨证:湿热内蕴,郁久化火。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祛风。
方药:生白术10克,生积壳10克,生薏米30克,生芡实10克,川草解15克,赤石脂10克,车前子15克,车前草15克,泽泻15克,生黄柏10克,白鲜皮30克,苦参15克,土伏苓30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六一散30克等。
分析:方中生白术、生积壳、生薏米、生芡实清脾除湿;萆解、赤石脂、黄柏、土伏苓解毒除湿;苦参、白鲜皮、六一散清利湿热;车前子、草和泽泻除湿利水;生地、丹皮清热凉血。
(五)热毒型
主症:急性发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扁桃腺炎病史,常伴发热咽痛、全身不适,口千口苦,便秘溲赤,皮损呈泛发性点滴状或融合成片。
辨证:内有蕴热,外感毒邪。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斑。
方药:银翘散加减。
方药:双花15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锦灯笼10克,山豆根1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白茅根30克,紫草15克,茜草根15克、元参10克,重楼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加减:咽部红肿较著者可加牛劳子15克,金莲花10克金果榄10克,赤小豆30克;发热加黄芩、知母、生石膏;有红皮症倾向加羚羊角粉0.6克冲服。
分析:方中重楼、银花、连翘、玄参;山豆根、白花蛇舌草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除杭炎作用,还有杭肿瘤的细胞毒作用,对抑制银屑病表皮细胞过度增殖有治疗效果。
(六)寒湿型
主症:此型相当于关节病型,常伴急性进行期甚至红皮病样银屑病皮损,关节症状与皮肤表现常同时加重或减轻,指趾末端关节受累最为常见,x线检查受累关节边缘肥大呈帽状改变而无普遍脱钙和尺侧半脱位,血清类风湿因子检查阴性,可资鉴别。中医辨证本型多系风、寒、湿毒三气杂至.痹阻经络。
1.急性期
主症:关节红肿疼病,活动受限,皮损泛发,潮红,侵润肿胀,弥漫脱屑,舌红苔黄,脉滑数。
辨证:风湿毒热侵袭肌肤。
治法:凉血解毒为主。
方药:羚羊角粉0.6克(或生玳瑁面3克)(分冲),生地15克,丹皮15克,赤芍巧克,紫草15克,白茅根30克,秦艽15克,木瓜10克,双花15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30克,土伏苓30克,重楼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分析:羚羊角粉或生玳瑁、生地、丹皮、赤芍、紫草、白茅根以清营凉血;秦艽、木瓜通利关节;双花、大青叶、板蓝根、土伏苓、重楼、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2.健解期
主症:泛发的银屑病皮损或红皮样损害及关节红肿缓解,但关节疼痛较重,筋脉拘紧,活动受限。皮损干燥脱屑白屑迭起,痒甚,常伴头昏,乏力,腰酸背痛,面色萎黄,舌红苔少,脉细数.
辨证:肝肾阴虚,寒湿痹阻。
治法:滋补肝肾,温经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与地黄汤加减。
秦艽15克,乌梢蛇10克,全蝎10克,天仙藤15克,鸡血藤30克,络石藤10克,木瓜10克,桂枝10克,桑枝10克,独活10克,羌活10克,桑寄生15克,生熟地各10克,麦冬15克,黄茂15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
分析:秦艽、乌梢蛇、全蝎、鸡血藤、天仙藤,络石藤、木瓜、桂枝、桑枝、独活、羌活、桑寄生等温经活络,通利关节,生熟地、麦冬、黄芪、丹参、红花滋阴养血。(注意此方通络破瘀止痛疗效虽好,但可加重银屑病皮损,故血热之象未除时不宜服用)。
加减:皮屑多时可加重养血药如当归、赤白芍、首乌藤等以润肤止痒也可配合秦艽丸内服。
(七)脓毒型
主症:此型相当于脓疱型,在银屑病基本损害上出现密集的栗粒状脓疱,部分融合呈脓糊状。病情多呈周期性复发,皮肤潮红掀热,脓疙聚集,伴发热,心烦急,口干口渴,大便秘结,小使短赤,舌红苔黄或少苔呈沟状纹舌,脉弦滑数。
辨证:湿热蕴久,兼感毒邪,郁火流窜,入于营血,燕灼肌肤而致毒热炽盛,气血两燔。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除湿。

方药:解毒凉血汤加减。
羚羊角粉0.6克(冲服),生地15克,丹皮15克,白茅根30克,紫草15克,板蓝根30克,土获等30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大青叶30克,薏米30克,苦参15克,白鲜皮30克,生石膏15克(先煎)。若病程迁延,病久伤阴,出现口干舌操、便干尿黄,舌红无苔或沟纹舌,镜面舌,应注意凉血护阴,养阴益气,清解余毒。方用解毒养阴汤加减:南北沙参、石解、元参、黄芪、生地、银花、蒲公英、赤芍、薏米、土伏苓、板蓝根、重楼、白花蛇舌草。
(八)毒热型
主症:此型相当于红皮病型,急性期症见全身皮肤潮红锨热、肿胀、大量脱屑、毛发爪甲也可脱落,常伴发热烦躁、形寒身热、口干口渴、便秘溲赤。
辨证:毒热炽盛,郁火流窜,入于营血,以致蒸灼肌肤,血热血燥,皮红脱屑。
治法:清营解毒,凉血护阴。
方药:生玳瑁10克或羚羊角粉0.6克(冲服),生扼子10克,川连面6克(冲服),银花30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紫草根15克,板蓝根30克,白茅根30克,生地30克,丹皮15克,车前草30克,生石膏30克,石解15克,麦冬15克。
分析:紫草根、白茅根、生地、丹皮清热凉血;桅子、川连、生石膏清三焦实火;双花、连翘、蒲公英、败酱草、板蓝根清热解毒;车前草清利湿热;因热入营血,故用羚羊角粉、生玳瑁加强清热镇惊之功。

后期热势渐退,阴液亏耗,气阴两伤,肌肤失养,以致肌肤甲错层层剥落。治宜养血滋阴润操,清解余毒。投以当归10克,白芍10克,首乌藤30克,生地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以滋阴凉血养血润肤,活血润燥,以收全功。
二、临床疗效
1.疗效判定标准
为了客观地评定疗效,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下述标准。
(1)临床痊愈症状与皮损全部消失,仅残留色素沉着斑或色素脱失斑,无新生皮疹发生。
(2)基本痊愈症状与皮损基本消失,或残留个别顽固皮损仍有轻度浸润。
(3)显效治疗满2个月,皮损消退在80%以上。
(4)无效治疗满2个月皮损消退不足50%者。
2.治疗结果
 (1)1974年总结200例,本组病例中,男146例(73.0%),女54例(27.0%)。年龄最小9岁,最大65岁。20-50岁166例(83.0%)。病程最短10天,最长30年,10年以上83例(41.5%)0住院治疗177例。200例中除25例在发病后未经任何治疗外,其余175例均经多次及多种疗法,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例从发病以来未曾治愈过。
治疗结果:根据上述疗效评定标准,本组有126例(63.0%)临床痊愈,71例(35.5%)塞本痊愈,3例(1.5%)显效,未发现无效病例。其中治疗12日者78例(39%),30日者50例(25%),40日者37例(18.5%),50日者19例(9.5%),60日以上者16例(8%)。最长者83日,平均为38.5日。对临床治愈的42例患者进行了4-18个月的随访观察,有21例在半年内复发,其中在2个月以内复发的5例,3个月复发的2例,4-6个月复发的14例。平均复发时间为135天。较内服白血宁及外用牛皮癣素疗法的复发率低,复发时间亦有所延长。
(2)1999年又总结进行期银屑病211例。用凉血活血汤治疗者,全部为住院患者,男135例,女76例;年龄11-75岁,平均39.19岁;病程5-47天,小于1年者71例(33.65%),1一10年者68例(32.23%),大于10年者72例(34.12%)。
治疗结果:211例中痊血114例(54.03%),显效69例(32.70%),有效23例(10.90%),无效5例(2.37%),总显效率为86.73%,总有效率为97.63%0
(3) 1998年总结红皮病型113例,其中男91例,女22例;年龄13-84岁,平均46.06岁。病程25天至26年,其中复发69例.既往有皮质类固醇激索(简称激索)或免皮抑制剂用药史者82例。
治疗结果:113例中,痊愈81例(71.68%),好转32例(28.32%)0
三、体会
       我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对急性泛发型点滴状银屑病,特别是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病史者,采用清热解毒药疗效很好,单纯服药即可消退皮损;对大面积斑块状肥厚授润型银屑病,使用活血化痕药效果好;对皮损色淡、基底浸润较薄者以散风养血润肤药效果好;对皮损基底淡红,舌淡体胖嫩有齿痕,或妇女白带多者,以除湿健脾药治疗效果好;对有红皮症倾向,皮损潮红,舌质红绛者,则以凉血活血解毒为主。总之,还是辩证论治效果好,而单方验方疗效低且不稳定。实践证明,单纯西药治疗虽然近期疗效尚可,但药物毒副作用严重,容易复发.而且复发后再治更加困难。而中医中药治愈者,复发时间明显延迟,有的可巩固多年不复发。

张志礼医案选析
银屑病(6例)
例1  李某,女,豁辜禁蓝年10月7日初疹。
病史: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身起皮疹,瘙起白屑,逐渐加重曾于外院予以激素类药膏疗效不明显。现身起皮疹自觉瘙痒.咽部不适,纳可.二便可。
诊查:躯干、四肢散在高粱米大红色丘疹,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舌红苔白,脉数。
西医诊断:银屑病(进行期)
中医诊断:白疕(血热型)。
治法: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处方:紫草15克,茜草15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土茯苓30克,槐花30克,山豆根10克,元参15克,锦灯笼10克,天花粉15克,自鲜皮30克,干生地15克,赤芍15克,双花15克,生苡米30克,羚羊角粉0.6克(分冲)。
二诊:上方连服21剂,皮损全部消退.遗留色素减退斑.无咽部不适,续服14剂巩固疗效。
       按语:银屑病又称牛皮癣.与中医学文献记载的“白疕”相类似。该病治疗困难,容易反复,西医学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总结数十年临床经验所创制的凉血活血汤在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并经实验证实有抑制银屑病患者淋巴细胞促角朊细胞增生的作用,且能降低银屑病患者异常增高的血清白介素一8水平。
       本例治疗即为凉血活血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获显效的案例。患者新起皮疹,咽部不适,自觉瘙痒,舌红脉数均为血热内盛之象。治疗当以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为法。方以紫草、茜草、生地、赤芍凉血活血,板蓝根、大育叶、槐花、山豆根、锦灯笼、双花清热解毒;元参、天花粉利咽解毒;土茯苓、生苡米除湿解毒,配以羚羊角粉凉血安神。诸药配合,功专力宏,故而收到良好效果。
例2  阮某,男,17岁,1998年3月10日初诊。
病史:3年前患者身起皮疹,搔起白屑,屡治不愈,皮疹逐渐增多。咽部不适,容易感冒, 纳可.二便可。
诊查:躯干、四肢散在淡红色钱币状侵润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背部、臂部、双大褪皮疹较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
西医诊断:银屑病(静止期)。
中医诊断:白疕(血燥型)。
治法:养血活血,清热解毒。
处方:生熟地各15克,赤白芍各15克.当归10克,川芍10克,红花1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紫草根15克,茜草根15克,山豆根10克元参15克.天花粉15克,土茯苓30克.薏米30克,首乌藤30克。外用普连膏。
二诊:连服14剂,无自觉不适,少许皮损出现中心消退趋势。原方续服42剂,皮疹全部消退,遗留色索减退斑。
按语:血澡型白疕多见于静止期或级解期银屑病, 病程迁延难治。皮报色多淡红,瘙痒不剧烈,舌淡苔白脉沉均为血燥之象。我治疗此型白疕多以养血活血,洽热解毒为法。在本例治疗中以四物汤配合红花、紫草、茜草、首乌麟养血活血;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山豆根、元参、天花粉为治疗咽部不适的要药.对于反复感冒、咽痛、咽干的白疕患者;用之每获良效。再配合土伏苓、薏米除湿解毒,使邪有出路。首诊见效之后,守方不变,连续服用.终使顽疾得愈。
例3  胡某,49岁,女,1999年,月22日初诊。
病史:18年前患者头部起疹,上覆银白色鳞屑,曾诊为“银屑病,经治未效,皮疹逐渐增多.渐及全身,自觉瘙痒。遂来求诊。
诊查:头部银白色鳞屑,腰背部,双大腿大片肥厚斑块,色暗红。舌紫暗,苔白,脉沉缓。
西医诊断:银屑病。
中医诊断:白疕(血瘀型)。
治法:活血化瘀,除湿解毒。
处方:桃仁10克,红花10克,三梭10克,莪术10克,紫草15克,茜草巧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土伏苓30克,槐花30克.生地15克,白鲜皮30克,苦参15克。外用5%水杨酸软膏。
二诊:服药28剂后,皮损较前变薄,部分肥厚斑块内出现“钉突”状丘疹,鳞屑较前减少。上方加苡米30克、积壳10克。
 三诊:再服药28剂,大片皮损消退,遗留炎症后色素沉着斑,继续服药,巩固治疗。
       按语:血瘀型白疕多见于顽固性银屑病病例。本例患者病史长达18年,皮损肥厚浸润,舌质紫暗。肥厚性皮损多由湿聚,血瘀引起。故治疗当以活血化瘀,除湿解毒为法。在本例治疗中以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紫草、茜草、生地、槐花活血凉血化瘀;土获等、白鲜皮、苦参除湿;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连服药4周后,皮损散开变薄。再加苡米、积壳除湿和胃,使药祛邪而不伤正。也体现了笔者在治疗顽固难治性疾患中保胃气的治疗原则。诸药配合,使十余年顽疾基本治愈。说明活血祛瘀,除湿解毒这一治疗法则在对血瘀型白疕的治疗中确实有好的疗效。
例4  杨某,女,31岁,1990年4月21日初诊。
病史:近半年头皮、躯干、四肢先后起红疹,上覆白色鳞屑,曾诊为“银屑病”。平素月经不调,每逢经期有新疹且自觉瘙痒,口苦咽干,食少纳呆,四肢无力,白带多而清稀,食生冷时尤重。
诊查:头皮、躯干、四肢散在粟粒至黄豆大红色斑丘疹,表面覆银白色鳞屑。头皮发际皮疹密集,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西医诊断:银屑病。
中医诊断:白疕。
辨证:湿热内蕴,冲任不调
治法:健脾除湿,调和冲任。
处方:丹参15克,赤芍15克,当归10克,香附10克.坤草10克,生白术10克,生积壳10克,生苡米30克,赤石脂30克,厚朴10克,土伏苓30克,紫草15克,板蓝根30克。外用侧柏叶100克,苦参80克,褚实子50克,皂角25克煎汤沐浴后以5%黑豆馏油膏与5%水杨酸软膏交替外用。
二诊:服药14剂,白带明显减少,未起新疹,瘙痒减轻。再服14剂,皮疹色变淡,浸润变薄,鳞屑消失。白带少,月经来潮较前规律食纳改替,腹胀乏力缓解。去赤石脂,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首乌藤30克,鸡血藤15克。

 三诊:服上方1个月,皮疹全消。
        按语:本例湿热型白疕,相当于渗出型银屑病。皮损糜烂渗出如湿疹样改变,多发于皱摺部位,鳞屑较薄,痒重。此型患者可伴有脚腹胀满,口苦咽干.食少纳呆,白带量多清稀或黄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方中生白术、生积壳、生改米、土伏苓、赤石脂清脾除银解毒;紫草、板蓝根凉血解毒,因本患者皮损常于月经期更甚,故方中又用当归、香附、坤草、丹参、赤芍等调理经血。收到良好疗效。
例5  李某,男,42岁,1987年9月6日初诊。
       病史,患者11年前双肘、膝散在出现皮疹,表面白屑,于外院诊为“银屑病“间断治疗无好转,皮疹渐多,波及头皮躯干。3年前又出现关节痛.以指趾关节为重。曾服用双酮嗪、布洛芬等药物,1月前又因肝功异常、白细胞减少停用。2天后出现高热,体温39.7℃,全身皮肤潮红肿胀,大量脱屑,关节红肿疼痛加重,不能端碗持物,口干舌操,不思饮食,大便干操小溲黄赤,又加服双酮嗪仍无好转.来我院收入治疗。
诊查:全身情况差,急性重病容。体温38.9C,脉搏120次/分。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肿胀,表面大t污垢脱屑。双手、足、小腿高度肿胀,远端指趾关节肿胀崎形屈曲困难。双腋下、腹股沟琳巴结肿大伴压痛。舌红绛,无苔,脉弦滑数。化验血沉94毫米/小时,肝功异常,关节X线拍片示双指趾远端关节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可见相状改变及远端骨质侵蚀。
西医诊断:关节型红皮病型银屑病。
辨证:寒湿瘀阻经络,郁久化热,毒热炽盛。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活血通络。
 处方:羚羊角粉0.6克(冲),生地30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紫草15克,白茅根30克,忍冬藤3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重楼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天仙藤15克。外用普连膏。继续维持入院前巳服的双酮嗪每日0.4克。体温高于38.5℃时给消炎痛栓50毫克纳人肛内。其他采用对症处理。
二诊:服药5剂后体温正常,精神食纳好转,大便正常,关节疼疼痛减轻。皮疹转暗,潮红肿胀减轻,自觉瘙痒。前方去忍冬藤、天仙藤,加车前子15克,白鲜皮30克。
三诊:服药21剂,皮肤潮红肿胀基本消退,但关节疼痛较重,尤以展起受凉时为著。诊查见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此为毒热已解,寒湿之.邢盛,经脉阻隔,气血瘀滞之象。治当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佐以除湿解毒。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