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请下载《名医谈百病{ 银屑病}之10》

[复制链接] 0
回复
145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zhonggege 发表于 2006-6-3 22: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九十一、何谓银屑病的免疫学研究?
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证明,银屑病是一种免疫反应的皮肤病。上世纪起就不断有医生报道,细菌感染(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如猩红热、丹毒、扁桃体炎、肠道感染等)和真菌感染促发或加重银屑病,用抗生素后皮损减轻甚至消退,但银屑病皮损中没有这些细菌和真菌。因此,推论是人体对细菌或真菌的免疫反应表现在皮肤上。自本世纪50年代起,治疗银屑病先后应用了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剂,都有很迅速的疗效。这样从临床的角度支持银屑病为免疫性疾病。近30年来基础免疫学的突飞猛进,推动了银屑病的免疫学研究。目前实验室研究已先后证实,银屑病发生是由于免疫反应细胞——淋巴细胞的激活,并首先进入表皮产生细胞因子,与表皮细胞相互作用,最后导致表皮增生;链球菌壁与表皮角蛋白有部分结构相同的蛋白质,因此能引起淋巴细胞的交*反应;患者的某些免疫细胞功能有缺陷,使没能完全清除的病原体积聚,激发淋巴细胞,引起多米诺骨牌样的连锁的免疫反应;某些银屑病易感基因与免疫功能有关,免疫学的研究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从而指导有针对性的银屑病防治。
九十二、何谓银屑病的微循环研究?
微循环是指人体血管系统中微小血管内的血液循环,由最末端的毛细血管组成,也是血液和人体器官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使得新鲜的血液能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组织,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能进入血管被带走。体内所有的毛细血管连接起来总共有10万公里长,可见血液与组织的物质交换有着巨大的接触面积。皮肤毛细血管的终末为一个直立的毛细血管襻,呈发夹形。用50~~100倍的光池显微镜观察皮肤,可见点状或弧形的红色襻顶。在甲根部,皮肤匪薄并折叠成皱襞,此处直立的血管襻也随之平卧,成为一个独特的微循环观察部位。与正常人比较,银屑病的皮损中毛细血管扩张、增生、扭曲,平时点状的红色襻顶变成了线团状。甲皱处即便无银屑病皮疹,也可见管襻顶扩张、弯曲畸形、襻顶淤血、血流缓慢、渗出明显。这些表现提示,银屑病皮损中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结合临床上“肌肤甲错”的症状,符合中医学中的血瘀证;甲皱微循环的异常反映了全身微循环异常的倾向。因此,在银屑病的治疗中,活血化瘀的治则是中医的重要部分。
九十三、何谓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治病观念?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要科技进步,就能消除任何疾病,但是,事与愿违,科技进步的同时,医疗费急剧上升,而疾病不仅未被消灭,反而更多了。银屑病医疗的状况就有这种现象。1984年我国银屑病大规模的调查中发现,虽然农村的医疗条件比城市差,但是城市的银屑病患病率是农村的2倍。近年来,银屑病的治疗药物不断增多,疾病机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然而银屑病的发病却有增无减,严重的寻常型银屑病、非寻常型银屑病也似科比以前增加。这说明单纯以科技为中心的医疗是不成功的。对此,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国家的医学界和哲学界参与的探讨认为其根源在于不正确的“医学目的”,并提出新的医学目的:“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痛苦;照料和治愈有病的人,照料那些不能治愈的人;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新的健康概念:“健康就是指没有显著的疾病,能让人去寻求他或她的基本目标,并执行寻常的社会活动和工作职责。”对于银屑病治疗的新医学模式是,不仅要治疗,而且要指导患者自我保健;不仅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治疗,而且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共同防治银屑病。
九十四、国内外对银屑病遗传因素的研究有哪些进展?
国内外学者对银屑病的遗传因素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里包括临床流行病调查和实验室遗传基因的研究。早在50年代,对发病率为2.8%的丹麦法罗群岛作了近2万人的调查,发现90%的患者至少有1个亲属患银屑病,提示银屑病有家族遗传倾向。以后对双胞胎银屑病的发病率调查,也说明银屑病有遗传的基础。世界各国的许多调查结果相同。关于遗传的方式,大多数研究认为是多因子遗传,也就是说,不是单独的一个基因,而是多个基因并和互不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没有性别特征、没有绝对的父母患病史。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患者的父母没有银屑病,为什么同胞兄弟姐妹患银屑病无性别规律,为什么有的患者因环境改变而发生或不复发银屑病,为什么同一胎盘的双胞胎只有一个患病。国内外有关实验室遗传因素的研究至今未发现银屑病患者独有的基因,但是,找到多个与银屑病有关系的基因,而且发现各人种、地区的患者基因状态不尽相同。随着遗传基因研究的技术发展,银屑病的遗传基因及其作用将会逐步弄清,从而在根本上防治银屑病的发生。
九十五、对银屑病遗传基因的研究有哪些进展?
基因是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决定了人体的不同性状和疾病。遗传性疾病和许多不治之症都是由于遗传基因发生变化引起的。如果能确定疾病的易感基因,那么就可以弄清其发病原因,并进一步设法控制和治疗疾病。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而染色体的化学结构为DNA,基因是DNA的片段。人类有46条染色体,总共约有10万多个基因。那么,银屑病有遗传倾向,它受哪个基因的控制呢?为此研究人员作了广泛的研究,包括患者、患者直系亲属的基因检测。至今为止的研究结果绝大多数与临床流行病调查的结果一致,多个基因与银屑病有关,尚未发现一个与所有银屑病患者都有关系的基因。在银屑病患者中表现型明显增多的基因有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A13、B13、B17、CW6、DR7,第1对染色体长臂21区基因、第17对染色体长臂远端上的基因片段、第8对染色体缓慢乙酰化表型基因等。而且发现不同地区、人种的有关基因表现存在着差别。如HLA-CW6在50%~~80%的白人银屑病中表现,而日本的银屑病中仅占26%。这些都说明银屑病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控制和影响。随着分子遗传学的日益发展,银屑病的基因研究将不断深入。
九十六、我国银屑病的流行情况如何?
银屑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但是地区和人种的差别很大。许多国家都进行过银屑病在当地人群中的流行调查,总的来说,在白种人中较常见,黄种人次之,黑种人、阿拉伯人、印度尼西亚人及美国印地安人中罕见;国外的银屑病患病率波动在0.1%~0.3%之间。我国在1984年有组织地、规范地调查了23个省、市、自治区,49个点,574万人,发现银屑病患者近万例。统计患病率为0.167%,标准化患病率0.123%,按1984年10亿人口计算,全国有银屑病患者123万。我国幅员辽阔,南端的南沙群岛至北端的漠河纬度相距40度,因此银屑病流行的南北差异明显。以北纬35度为界,北方12个城市的患病度为0.20%,而南方14个城市为0.14%;北方农村的患病率为0.18%,而南方为0.065%。这里还可以看出城市的银屑病患病率高于农村。根据这样的流行分布,探讨银屑病的病因和影响因素,推测南北差异可能与气温、日照及生活饮食习惯有关,城乡差别可能与污染、生活节奏紧张、医源性影响有关,说明了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
九十七、为什么近年来我国银屑病患者有增多趋势?
要知道我国银屑病患者是否越来越多,最精确的方法是作流行病调查,就像1984年的大规模调查一样,然后进行历年比较。但是这样的调查受人口流动等许多因素的限制而难以进行。国内的有关权威认为,由于银屑病的发病有遗传北景,而影响发病的主要是环境因素,因此患病率和发病率在近10多年内变化不会太大。我国人口的特点是低增长率高增长量,10多年来由10亿增至12亿。1984年的调查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银屑病的分布,按0.123%的比例计算,银屑病患者由123万增长达147万。若按1984年的年发病率0.01%计算,银屑病患者数增加可达200多万。上海地区自1973年至1984年曾经进行过3次银屑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其中1973年的调查和1984年的调查方法一致,可以进行比较。1973年调查45.4万人,银屑病患病率为0.217%,标准化处理的患病率为0.200%;1984年调查15.9万人,患病率为0.267%,标准化处理的患病率为0.251%。经统计证明,上海地区在这10年中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九十八、为什么当前社会性防治工作是教育患者不要滥治银屑病?
银屑病皮疹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的皮肤,影响美容,有碍观瞻,同时皮肤疹干燥脱屑、瘙痒不适、令人烦躁、精神压抑、自尊心受到很大挫伤,求医心切可以理解。但是,“银屑病是什么病?会不会传染?能不能根治?什么药最好?怎么用?”等这些一直萦绕在患者心头的问题,大多数没有清楚的认识。因此,对社会上自栩为“专治银屑病的专家”“根治银屑开门见山的祖传秘方”趋之若骛,不惜经济代价,只求能够“根治”。结果患者得到的治疗有的是激素,有的是抗癌药,有的是含有轻粉(汞剂)或砒霜(砷剂)重金属的中药制剂,一时的银屑病消退后,再出现复发的银屑病比以前还严重难治。更有甚者,因此而患上了恶性肿瘤。而让那些游医、所谓的“专家”淘了金满载而归。总之,患者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由此可见,银屑病的防治要有患者和医生的配合,通过宣教使患者对于银屑病及其防治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追求安全无毒、长期缓解的的治疗效果,杜绝为了眼前的短期疗效而滥治银屑病的现象。
九十九、上海市银屑病俱乐部的医学模式有哪些具体表现?
我们已经知道,银屑病的治疗需要药物,更需要心理上的疏导,这样才能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此同时,还需要营造一个防治银屑病的社会环境。为此,在上海医学会的倡导下,成立了上海市银屑病俱乐部,它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具体表现之一。上海皮肤科学会主任委员郑茂荣教授为俱乐部的主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五位医生为副主任。俱乐部的宗旨是为了向银屑病患者及家属、向社会普及有关银屑病的医学知识,加强银屑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密切医生与患者及患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流,及时介绍有关银屑病防治的经验和信息,减少因误导而致使银屑病加重和转型,延长治愈后的缓解期;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进行全方位的银屑病防治,推动银屑病的研究,促进新药的开发,提高银屑病综合防治水平。俱乐部成立至今已经1年有余,已开展过4次讲座和咨询活动。先后向患者介绍了银屑病的病因、银屑病的心理疗法、银屑病的抗菌疗法、国外银屑病患者组织的现状等。今后还将根据俱乐部的宗旨,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