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牌的命运
寂寞的旅途中,我和几个旅伴打扑克牌。上一把牌太散,我输了。输家要进贡,我把唯一的一张大牌贡了出去。心想:这回又完了,恐怕永远也翻不过身来了。可就在此时,奇迹出现了——对方还给我一张红桃10,显然,这是一张他不需要的牌,而我刚好需要。我出牌,从3到K一把甩出,没人管的起。接着,又将仅剩的一对5出手,居然一下子赢了。
真是太幸运了,吃我贡的那个家伙连红桃10都不要了,这把牌一定十分了得。如果打消耗战,我必死无疑。命运的转机就是这样出人意料,占据绝对优势的人不一定成为最后的赢家,而一时处于劣势的人也不一定最终败北。
二战期间,美国有一个小镇的征兵工作进展缓慢,因为许多年轻人对伤亡充满了恐惧。不久,征兵站贴出一张海报 :参军有两种可能,不上前线或上前线;不上前线不要紧,上前线有两种可能,不负伤或负伤;不负伤不要紧,负伤有两种情况,负轻伤或负重伤;负轻伤不要紧,负重伤有两种结果,痊愈或伤重不治;痊愈不要紧,伤重不治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死亡。既然已经死亡,还有什么可恐惧的呢?小镇上的年轻人被海报的推理所折服,打消了顾虑,纷纷报名参军。
现在,我们来套用一下这个推理模式。人生一副牌,抓到手里的牌有两种可能,好牌或者坏牌;好牌不要紧,抓到坏牌有两种选择,干脆认输或者努力拼一把;认输就算了,拼一把有两种结果,仍然是输或意外赢了。既然有“输”做底线,你还怕什么呢?(摘自《北京日报》作者岳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1 17:14:17编辑过] |